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商贸交流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古以来,由于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地缘上的接近、两地居民间的迁徙及互往带动了彼此间的商贸交流与文化传播,滇印商贸交流关系也因此成为中印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历史上滇印商贸交流的发展状况为线索,在对20世纪史学界相关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云南与印度间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商贸交流的不同特征,同时也大致勾勒出了20世纪史学界对该问题的基本研究现状,以期完善中印交流史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云南与印度是近邻,在中国对东南亚、南亚的对外开放中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印度是云南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国,滇印贸易的增长十分迅速,贸易的互补性非常强.在当今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联系进一步紧密的情况下,滇印贸易的前景十分广阔.云南省要重视发展与印度的贸易合作,实现把云南建成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它的社会变迁历程,在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近代滇西北地区涌现出了汉、白、纳西、藏等多个本土民族商人构成的商人群体.这些不同民族商人群体的崛起,其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经济领域.商人的商贸活动和社会活动,对地方民俗生活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这一地区经商习尚的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近代商业浪潮冲击下的具体状况作了一番纵向的梳理和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印度有着数千年的经贸交往史。云南与印度从古至今沿着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把滇印民间贸易延续下来。进入21世纪,中印关系不断改善,尤其是经贸关系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云南与印度的合作也频频出现亮点,经贸关系发展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香港是近代云南对外贸易的重要市场,也是近代云南最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滇港经贸关系在清末即已发生。滇港大锡贸易是近代滇港贸易的主要内容。滇港贸易对近代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腾冲,这个不大的小城,恬静而安详,纯朴且悠然自得。因为这里地处滇缅边界,是云南连通缅甸、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的商贸口岸,既是元明以来的边关重镇,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23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而充满神秘色彩。腾冲是滇西缅北抗战的主战场,发生了最为惨烈的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全民抗战"的典范,这段历史也让这里充满了正义与责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不但“蜀身毒道”属于西南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而且“蜀安南道”、“安南通天竺道”、“茶马古道”等所有当时中国西南地区对外交通、贸易的通道皆应属于西南丝绸之路的范围。回族是一个擅于商业贸易的民族,长期往来于云南和泰国之间,为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回族马帮商人的活动范围非常广泛,在云南、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的活动带动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发展,对西南丝绸之路北连“北方丝绸之路”和南接“海上丝绸之路”,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网络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1):5-14
在近代东亚地区的俄罗斯、朝鲜和日本,鲁商和粤商是侨商中极为活跃的两大商帮。两大商帮的海外经营与华人的海外移民互为表里,在地缘、乡缘关系的基础上,其跨国商贸经营活动构筑起一南一北两大区域贸易网络。鲁粤商人在东亚三国商贸活动中的角色和功能有所不同,其经营方式既有若干共性,又因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资本和经验的积累,鲁粤商人在异国市场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他们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商业网络,在若干商贸领域取得了优势,并对近代东亚贸易圈的构筑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志勇 《社会科学》2007,(5):114-121
本文通过对后冷战时期印度发展与俄罗斯双边关系的分析,论证了建立在互需、互利基础上的印、俄关系的特点,分析了印、俄关系的有利与不利方面。指出印、俄关系的发展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分析了印、俄关系的发展对中国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季中国已开各类通商口岸数十个,但地理分布偏向中东部沿海及沿江地区,存在严重的布局缺陷。西南、东北相对孤立,未能与中东部地区有效连接,其中西南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四川与云南之间缺乏顺畅的商贸通道,贵州完全没有开放口岸,而云南已开口岸均在边境市镇,与经济相对发展的滇中及滇东地区相距甚远。滇越铁路开通后,云南省城主动开埠,不设租界,自主管理,权自我操,成为中国西南第一个省会级通商口岸。省城开埠不仅促进了云南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通商口岸的既有格局,优化了西南地区的商贸网络,是中国早期“西部开发”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与印度的交往具有悠久的历史,云南是中国与印度两大市场之间少有的一个主要通道。每当这两大市场的一方或双方进入兴盛发展时期,都会激发这条通道趋于活跃。这条通道使云南与印度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展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方式在这里建成一条国际大通道,继续扩大和发展云南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是目前局势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时代性命题。云南与印度之间现在就应当做好贸易、旅游、信息、交通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晓粉 《天府新论》2015,(6):155-160
自“蜀身毒道”开辟以来,云南就与缅甸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8至20世纪初,滇商积极活跃在这条商道上,并在缅甸伊洛瓦底江沿线多个城镇建立起商人组织——云南会馆,以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互助性在缅甸开展商业活动。这使得滇商整体实力增强,贸易迅速拓展;促进了滇缅贸易的繁荣,密切了中缅国际区域市场的联系;带动了缅甸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云南边疆、缅甸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历史重新呼唤古老的滇越通道──从唐代安南通天竺道到滇越铁路的未来周中坚中国大西南深居内陆,距海遥远。自古以来,大西南出海或经国内,或取道国外。对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和毗邻云南的川黔两省的部分地区来说,经越南出北部湾的滇越道,是距海最近的通道。滇越道历史...  相似文献   

14.
滇案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案议郭大松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马嘉理事件”,1875年初发生于云南边界,故亦称“滇案”。“滇案”引起中英交涉长达一年半之久,导致《烟台条约》量签订。关于“滇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结果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史学界已备述详尽,但对其直接原因和围绕此...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云南,滇西民族商业资本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成为云南民族商业资本中的代表.本文从滇西民族商业资本的转化着手,研究了滇西民族商业资本和近代云南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近代滇西民族商业资本虽然有向产业资本转化的一面,对近代云南社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当时云南社会的内在限制和外部条件却使近代滇西民族商业资本更多地滞留在流通领域,走上了商人支配生产、商业资本主义和封建土地制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近代广府地区中英文报刊的创办和发展是当时中国与西方文化接触、交流的缩影.国内学者对近代广府地区的重要中英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探究,但仍有待拓展的学术空间:一些近代广府地区的报刊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多学科间的交叉运用尚显薄弱,缺乏中西文化交流的宏观视野,因而难以揭示近代广府地区中英文报刊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与表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变迁主导着教育的变迁是一大主流,教育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商人则是传统教育贬抑的对象,社会地位很低.三者关系在近代发生剧变.近代中国内外交困,教育变革成为社会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变迁引发社会变迁,商人在近代经济力量增强、社会地位上升,成为连接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中介.由此,近代商人推动了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成为社会改革的先声,教育变迁推动了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8.
2003年、2004年在曲靖市,2006年在昆明市分别发现了侵华日军绘制的云南地形图,这些地图佐证了日本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即日军1942年5月占领云南滇西地区后,欲趁势扩大战果,谋图继续进攻滇中、滇东北,再从滇东北攻占重庆、成都,从而形成从西南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由于日军兵力不足、太平洋战争失利等诸多原因导致其进攻中国的第二条战线战略破产。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 ,由于种种原因 ,缅中关系在得到进一步增进的同时 ,开始出现疏远的迹象 ,而缅印关系则明显增强。这对我国西南周边安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缅中边境毒品走私依然形势严峻。云南出现边民外流缅甸现象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在云南置郡县,忽必烈平大理国建云南行省,是千年滇史的两大跨越。滇史两大跨越发展中有相互依存的三个特征:宏观跨越,外因关键性,边疆中国化。滇史特征中的两个学理问题是:宏观跨越与微观跨越的关系微妙,跨越发展的定义是个性级差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