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小区的"遛娃"地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孩子哭得稀里哗啦,爸妈怎么哄都没用,但孩子一见到小狗就破涕为笑。这一幕让不少家长感慨如今独生子女生活的孤单。但对于家里养宠物,家长的意见则两极分化,有的支持养宠物给孩子一个玩伴,有的则因为卫生、安全、麻烦等因素而坚决反对。对此,记者调查了50名家长,结果只有三成受访者愿意为宝贝养宠物。养:因孩子太孤单白领张小姐说:"等女儿长到3岁,想养一只小狗陪伴她,到时候女儿已经懂得保护自己,相对会安全  相似文献   

2.
侯永刚 《兰州学刊》2005,4(5):72-74,77
在柏拉图主义的传统中,纯粹思维构造了一个超越现实、超越感性的自在自为的真理世界.思维成为绝对的行规定者,感性世界的存在,是由思维规定出来的.理性愈是超越感性,愈是远离现实、远离人的生命本身.费尔巴哈试图用他的感性原则突破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把哲学关注的目光从纯粹的精神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的感性世界,拉回到具体的、真实的人的世界当中.感性存在是实在性和真实性的确证,它是思维实在性的根据,承认思维的真理性,必须承认感性的真理性.费尔巴哈感性原则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把感性看做是人的类存在,揭示了感性的社会性本质.但是,费尔巴哈巴感性仅仅看做是感性直观,没有看到感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他无法解释感性的异化.于是,在他最需要超出形而上学传统的地方,又重新返回到旧哲学的基地.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感性看做是感性活动,是人建构世界和自身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媒介变革中的文化转向与审美位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振城 《中州学刊》2005,(6):234-238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的媒介形态由印刷媒介转变为影像媒介,当代媒介形态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文化的转向.转向后的当代文化主要是一种"非线性文本"文化,它又是一种以电子媒介为主导的影像文化.文化的转型也带来了文化主体审美活动的嬗变,当代审美活动正发生着由美感超越的深度模式到视听快感的身体模式的位移.美感模式的位移为日益理性化的美学学科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本性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身体感性肆意泛滥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数字媒介文化语境中,一种不同于传统纸媒文学的新兴文学形态——数字文学在迅速崛起.当代文艺学要获得与时俱进的品格必须"越界"和"扩容",但不是把各种流行文化、日常审美形态、泛艺术统统纳入文艺学研究范围,使文艺学演变为文化研究和泛化的艺术研究;而是突破仅以纸媒文学为研究范围的传统边界,把数字文学也正式接纳为文艺学研究对象,从纸媒文学与数字文学叠加共生的当代现实出发,重新设定文艺学的相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乐天逸诗     
王彦国,字献臣,昭信(今湖北均县)人.住在县城的近郊.南宋建炎初年(1127—),金兵南下.王献臣坐在家中的小楼上,望见一位年老仕官模样的人,在阡陌间徘徊.身后跟随一个小仆,背着一个小匣子.最后,他们把这个匣子埋在一个空旷的地方,便走了.王献臣暗暗记住了那个地方.兵息之后,他便去掘开那个地方,匣子竟安然无恙.打开来看,原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诉诸感性直观,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结果使人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抽象;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实践,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最终找到了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理解的革命性变革,即在理解人的逻辑前提上从"抽象的意识"转向"现实的个人"、在把握人的思维方式上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在考察人的理论态度上从直观态度转向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区分了"真实的集体"和"虚假的集体",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可以看到,集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展开其感性活动的空间,是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空间,集体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从感性经验到感性知识、从感性知识到感性现实的线索潜在地表征了形而上之"形"的历史逻辑演进过程。形而上的"形"是有限的、有形的,但是"形"不是"东西",更不是"物质",因为形而上学的本质是要与"形"分离的。然而,形而上学在"祛形"的追求里总是要被"形"缠绕,马克思则立足于现实的生活根基,完成了形而上学从抽象的"概念"世界到现实的"感性"世界的一次复归。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认识世界,更是要改变世界.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不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不断变化和生成的.通过"感性世界"的确立,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性转换,表现为从"理论世界"到"现实世界"、从"哲学"到"非哲学"、从"观念批判"到"资本批判"的三重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0.
"数字文学"(Digital Literature)是近年来数字科技、数字媒介催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文学媒介构成文学存在性要素的相关研究构成了数字文学命名的学理依据,而当代数字文学的生产现实则是数字文学研究的现实依据.数字文学在所指范围上大于一般而言的网络文学,"数字"而非"网络"才是此类文学的最终媒介决定力量.较之于网络文学,数字文学的提法更具涵盖力,更能揭示这种文学的根本性质.按传播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网络文学和非网络数字文学;按文本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平面文本文学和立体超文本文学;按符号形态,数字文学可分为文字符号文学和复合符号文学.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的,感性不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感性,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感性存在,是人的感性存在,所以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与人本主义是统一的.但是,费尔巴哈所谓的感性和人依然是"哲学家眼中"的感性和人,依然是抽象的.他的感性本体论并没有贯彻到底,感性与人仅仅在观念中获得了统一,在现实中是分离的.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在于把感性存在进一步发展为感性活动,使感性确证了人的主体性,感性成为了现实历史中的人本身,这就是马克思的感性生存论.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听说一所小学三年级的考试题很有现实意义——爸爸妈妈想要第二个宝贝,你会对爸爸妈妈说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异常精彩。让我似乎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在苦思冥想后奋笔疾书的模样。也许你会对孩子的童言稚语一笑了之,也许你会对孩子的另类想法心存忧虑……其实,孩子世界就是大人世界的映射,在孩子的个体表现里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家长的影子。所有孩子极端、另类的想法与做  相似文献   

13.
《优雅》2022,(3):24-29
Laura Zalenga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90后"女摄影师,擅长拍摄人像,对于如何表达人像作品的情绪十分熟练.这位年轻且天赋异禀的摄影师将她的人像作品置于万花筒镜头之下,令作品呈现出梦幻般的迷人场景,并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些作品时,只能看到它的花样,只有再细看,你才能发现其中的原始图案,然后沉...  相似文献   

14.
正薇薇老师:您好。想和您咨询个事儿。我有一个儿子,今年5岁,特别活泼可爱。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我特别骄傲,同时也很失落,因为每次看到朋友新出生的宝贝就特别羡慕,真的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儿子太孤单了,我想给他找个伴儿,我和他爸爸早晚会老去,不能永远陪伴、保护他,两个孩子再怎么说也能够相互帮衬,共同面对人生。我跟老公说了我的想法,他不同意,说再要个孩子经济压力太大。他说现在养孩子不比以  相似文献   

15.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感性活动"的新视角,将人看作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并深入到"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中去考察人的异化,从而揭示人的异化产生的根源,即强制分工。马克思恩格斯还分析了异化的两种主要表现,即物质交往中的异化和精神交往中的异化,并最终指出人类扬弃异化的现实途径,即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1903年的一天,俄国沙皇散步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克里姆林宫空地的中央,有一个哨兵笔直地站在那里.沙皇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究竞有什么理由要在那个地方设置一个岗哨.于是,将警卫队队长召来.问他:"为何要在这里安排一个岗哨?"队长回答: "上任队长就是这样安排的."沙皇很不满意地说:"你务必搞清楚这样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假如你的腕表上可以同时看到两个时间,其中一个一定是你当下的时间,另一个会是什么呢?家乡亲人们所处的白天?还是天各一方的爱人所在的夜晚?又或者,你宁愿选择让指针停留在你一直向往的国度,那个你曾经停留或者试图竭力靠拢的地方? 一直坚信人是个向往自由的物种,当我们在地上时,渴望飞上蓝天,到我们触摸到蓝天时,又开始憧憬宇宙.这就是人,永远不会在原地停留,总是想探索更多的未知.很久以前听过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背起行囊城市已在远方,对你挥挥手,不用说再见……",这分明是一幅杰克·凯鲁亚克式的"在路上"的典型景观.作者曾经借书中迪安之口对萨尔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我们的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安分守己,开始上路,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有的人甚至开始过一种漫游的生活,开始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和过去告别.漫游虽然没有安全感,但是随时随处都会有惊喜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不愿看见你     
我家乡大奶奶命很苦,20岁就失去了丈夫,千辛万苦把遗腹子——我堂叔拉扯大,娶了儿媳,有了孙子、孙女。1965年秋,一夜之间,刚满40岁的堂叔急病猝死,撇下大奶奶和堂婶以及4个未成年的孩子。在那个全靠工分吃饭的年代,大奶奶把做饭、拾柴、带孩子等家务活全包了,让儿媳去干活挣工分。七八年后,孩子们都大了,能下地干活挣工分了,堂婶就嫌弃大奶奶多余了,教唆孩子们不理奶奶。一天午后,大孙女说:"奶奶,我给你说个事。""啥事呀?""奶奶,我妈妈说她不能看见你。"奶奶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孩子,我都六七十岁了,你妈妈不能看见我,那是叫我死还是另嫁人哪?"孙女也哭了,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统治论掩盖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需要构建理性交往解决公众被"非政治化"的问题。然而,交往理性在现实中遭遇了知识差异、信息鸿沟、意识障碍、强权政治等阻碍,要突破这些阻碍,需要以新媒体为媒介构建交流平台,并进行有效的规制,从而实现理性交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由对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的几篇批评文章谈起,在澄清了对海德格尔的某些误解之后,将问题引向"作品中的世界"与"作品的世界"的矛盾关系.本文认为,海德格尔的最大失误,在于他没有放弃将个别审美行为视为孤立的启示性事件的模式,他眼中只看到单个作品,一方面阐发对艺术普遍本质的理解,一方面赋予眼前的作品以杰作的地位,把这当成是原初真理自行显现的超越性时刻,中间不需要经过作为整体的艺术世界.事实上,在作品中可以看到的只是作为"形式之意味"的"真理",这种"真理"可能出错,对它的阐释也可能出错,只有那个与艺术作品的整体相关的真理并不出错,因为艺术正是以其整体参与到澄明与遮蔽的永恒争执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