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葛亮是东汉法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他不仅承袭了先秦法家的基本思想,而且在当时的儒法斗争中,也反映出他的法家思想特点和实践精神。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字孔明,东汉徐州琅讶郡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人。他出生于小官僚地主家庭。他父亲诸葛珪做过东汉太山郡丞。父母早死,由他叔父诸葛玄把他养大。以后诸葛玄做豫章(江西南昌)太守,把他带到南方去。诸葛玄死后,诸葛亮  相似文献   

2.
论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人,父母早亡,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袁术征玄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把他带到南方,不久,东汉王朝以朱皓取代诸葛玄,他又跟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玄死,诸葛亮就寄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属南阳郡邓县),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相友善,常自比于管仲、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政治家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年青时随叔父从山东琅琊(今山东沂水县)避乱荆州,隐居在湖北襄阳县西的隆中山。汉献帝刘协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计谋。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向刘备提出了建立根据地、进一步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和路线。诸葛亮对刘备的回答就是这篇《隆中对》(又名《草庐对》)。“对”,古时特指对上级的答话。“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诸葛亮在治蜀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法家代表人物。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推行了一条反对分裂、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其具体策略是:以荆、益二州作为根据地,整顿好内政,同东吴孙权结成联盟,安抚西南各少数民族,等到曹操统治地区发生变故,就分兵两路,打垮曹操,进而统一全中国①。要认识诸葛亮提出的这条法家路线,必须把这条路线放到当时的阶级斗争和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环境中去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是我国三国时期的一位法家人物。他从二十七岁起佐助刘备,为消灭分裂割据,实行国家统一奔走二十余年,政治、经济、军事上推行了一条法家路线。他为统一大业所制订的战略战术,是他军事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军事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今天,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对正确评价法家人物的历史作用,批判儒家的军事思想和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蜀汉政权,史学界似乎形成一种公论,即值得称道的只是诸葛亮治蜀。至于诸葛亮死后的蜀汉,则往往轻描淡写,并给予了不太公正的评价。 这是值得商榷的。诸葛亮死于公元234年,此前的蜀汉仅存十三年(从刘备称帝算起),此后的蜀汉却达三十年之久。试想;如果诸葛亮死后的蜀汉继承者皆是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政权要维持三十  相似文献   

7.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客居荆州的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向他阐明了一整套关于建立霸业、复兴汉室的方针和战略——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隆中对》(又称《草庐对》)。关于《隆中对》,古今学者早有许多精辟论述。本文试就《隆中对》的形成与信息的关系以及信息在汉末魏晋政治军事中的作用等同题作一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幼年丧父,由其在袁术帐下供职的叔父诸葛玄辅养成人。诸葛玄被汉帝罢黜后,携眷投奔到其故交荆州牧刘表处。不久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即隐居山林,默然躬耕,据今所知,以后刘表亦未再照顾年轻的诸葛亮。失去父亲、叔父和保护人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9.
曹操诗二首【作者介绍】曹操(公元一五五——二二○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法家政治路线的积极推行者。他二十多岁开始担任地方官吏,后因平定北方割据势力,官至大将军及丞相,封魏王。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东汉末,豪强地主大搞分裂割据,形成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在政治上主张统一,反对分裂;坚持革新,反对倒退。为了实践法家的政治路线,他首先加强法治,对豪强地主势力采取限制、压抑的政策;并实行屯田,奖励耕战,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唯才是举”,尽量网罗有用的人才。这些措施,使他得以先后消灭吕  相似文献   

10.
东汉末年,荆州这个重要地区,为曹操、孙权、刘备三大军事集团所争夺,以至于公元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盟,而最后取得荆州的是孙权。刘备的失败,是由于诸葛亮战略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1.
【说明】公元二○七年,刘备兵败退至新野,然壮志犹存,不肯就此罢休,仍“欲信大义于天下”。为此,极力搜求人才,经徐庶介绍,曾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在见刘备时所提出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诸葛亮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指出曹操强大,难与为敌;孙权国险民附,人才辈出,政权巩固,“可与援,不可图”;建议刘备先消灭刘表、刘璋两股汉王室地方割据势力,“跨有荆益”二  相似文献   

12.
前言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字孔明,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处在这一时代的诸葛亮对当时分裂混战的局面,十分不满。他积极主张实现国家统一,并为此斗争了二十多年。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从十七岁列二十七岁在荆州襄阳城郊隆中居住了十年。在此期间他酝酿并提出了一项深刻影响当世,并博得后世赞叹的重大战略: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他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隆中对》对刘备集团的发展壮大和蜀汉政权的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的形势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破坏了国家统一。诸葛亮、曹操,都是法家,都有一条统一、改革的路线,各自都想用自己的武装力量进行统一战争。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北伐,是在公元228年的春天。他从汉中地区出发,浩浩荡荡地向祁山地带进发。  相似文献   

15.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áo瞧) (安徽亳[bó博]县)人。生于东汉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出身于大官僚地主家庭。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因而为世族豪门所轻视。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法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推行了一套法家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治理蜀汉的成功实践,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中,是别具一格的。本文从诸葛亮思想形成、政治运作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其经世治国之方略与《管子》一书多有契合。诸葛亮与刘备、刘禅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特殊的君臣关系,以及他坚持“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法治原则,建立注重民生的法律框架,采用抑制君权的行政措施等,都能在战国齐法家的主张中找到依据。诸葛亮以《管子》作为自己政治运作的指导,是他治理蜀汉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这位青年时代栖身于山林的“村夫”,竟能在刘备拜访他的短暂时刻里筹划出一个统一中国的战略决策“隆中对”,不但倾倒了刘备,激发了这位汉室苗嫡图谋霸业的雄心活力,就是在今天,我们还为这一对策的远见喝采不已。诸葛亮由此取得了刘备的信赖,成为主宰刘备集团的中坚人物,而刘备死后,他实际是蜀汉政权的最高驾驭者。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螂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县)人,在汉末战乱中辗转至荆州,定居襄阳隆中。刘备三顾茅庐,他出山为之运筹帷幄,竭忠尽智。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和221年的刘备称帝、蜀汉建国,这两件大事与诸葛亮都是分不开的。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提步卒数万慨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不仅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刘备死后,还长期主持蜀汉的军政大事,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诸葛亮的历史活动和事迹来看,戎马生涯占去他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刘备三顾茅庐时,牠在《草庐对》中所讲的是军事战略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以他为中郎将,入蜀改拜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禅时,诸葛亮既是主持蜀汉政务的丞相,又是负责军事的统帅。由于他建殊军功,“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因此逝世后赠谥为“忠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