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念一:把钱装进脑袋 小王退伍后,把工作的薪水全花在买书和参加各种培训上,后来他拿到MBA证书,跳槽去一家外商公司担任高级经理.薪水比原来高出数倍。看来,知识就是财富.此言不假,年轻时把钱花在名牌上,不如装进脑袋。  相似文献   

2.
张金刚 《社区》2013,(7):58
朋友喝高了,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将积攒的苦闷统统丢给我。什么薪水太低,福利太少;什么关系难处,升职无望;什么加班太多,难以顾家……公司里的种种琐事,让他想要跳槽。出于关心,我帮他分析:薪水低,至少有份固定收入来养家;福利少,至少逢年过节有袋米、有桶油;关系难处,至少还没撕破脸;升职无望,至少努力了,问心无愧;加班太多,至少说明你很重要;难以顾家,至少收获了家人的理解和支  相似文献   

3.
《法制晚报》上说,据该报与某招聘公司联合在5000多名在职者展开的调查中显示:超过70%的人有跳槽的意向。“没有前途”成为跳槽的首要原因.“对薪水待遇不满”紧随其后。调查中.有43%的被调查者表示,春节前就已确定要跳槽了。另外.还有30%的人经过春节和家人、朋友的聚会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感到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于是也萌发了跳槽的念头。  相似文献   

4.
时下,职场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跳槽选择难”,意为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结果因盲目跳槽而引起情绪障碍,导致职业心理受挫,继而失去了择业方向。常有些年轻人把跳槽当成一种时尚,似乎不跳槽就不足以显示他的水平。其实频繁跳槽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习惯:工作中遇到挫折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想跳槽,薪水未如愿想跳槽,升职遇瓶颈想跳槽,工作中出现倦怠情绪想跳槽……这些人总抱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  相似文献   

5.
身为技术工程师,如何走出“未老先衰”的怪圈?坐在职业咨询师的面前,李晓显得很沮丧。做了十年技术工程师的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能会被职场抛弃。两次跳槽,跳出万元薪水李晓计算机软件专业本科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迈入了软件编程这一行,一干就是10年。10年里,相比行业里的兴衰起伏,他的职业生涯一直都是在稳步上升中,这都要归结于他适时的两次跳槽。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职场就是最大的战场,而在这个战场里最诱入的资本就是薪酬,我国每年有1500多万大学生就业,而企业每年有超过100万的员工跳槽,随着这些数据应运而生,最多的问题就是谈薪水了.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人会反对工作是为了赚取报酬,但是往往"谈薪水"成为很多人求职面试时最难开口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因为大家觉得,在宝贵的面试机会中"谈薪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给了用人单位一个拒绝你的理由。但在有些面试中,即使你一再避免"谈薪水",面试官还是会要求你正面回答这些问题。这时如果你还一再推脱,恐怕就会使自己显得软弱了。在谈薪水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首先,要注意税前税后。求职者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说的月薪通常指税前收入,而求职者在谈及自己的薪资期望值时,通常指到手的收入。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薪酬越高,差距越大。因此在回答薪资期望值时,求职者有必要与面试官讲清楚这个  相似文献   

8.
假冒公主背景 假冒公主名叫田娇。24岁的她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每个月的薪水在2000元上下浮动。在沈阳,这已经很不错了。可每个月田娇都会把薪水花光.然后向家里求救。在田娇看来.自己可不是什么灰姑娘,自已是一个公主。就是向家里要钱的时候觉得有点丢人,那么就算一个落难公主好了!  相似文献   

9.
聚焦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四川某酒店的行政总厨带领全体厨政人员集体跳槽,当时酒店运营几近瘫痪,这给餐饮行业带来了不小的震惊,也使人们开始对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行政总厨与厨师长是一回事吗?他何德何能.竟然能率领全体厨政人员集体炒老板的鱿鱼?  相似文献   

11.
尽管薪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但面试时对于薪水又不得不谈。为了预防被考官“逼”着说出心理价位,一般来说,你可以先做两件事情:第一,从媒体发布的各类职位工资收入指导价中了解一下行情。第二,如果你是新手,那么可以找师兄师姐打听一下,他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2008,(5):29-29
即便李宋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李宋也应该反省一下——投资方数月不给员工发薪水,还拖欠物业和供应商的钱款.他本人自从来到公司7个月以来,老板给自己的许诺(股权、林肯汽车)就一直不曾兑现,他却还给自己的员工开空头支票,自己下了地狱还要连累所有员工。  相似文献   

13.
廖仕成 《老友》2011,(6):56-56
万凤和是抚州市临川区原社保局退休干部,于1940年11月19日出生。2000年初,他经医院检查患直肠癌,当年赴上海动了3次手术。一年内连开3刀,给他的身体带来很大损害。笔者听说他出院后没有按“照医嘱去做.而是每天坚持健步行锻炼(每天走15公可里以上,节假日、雨雪天都坚持),10年来健步行已达45000多公里.健康地活到今天。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老笔者走访了他,请他谈了谈10年的抗癌经验。  相似文献   

14.
忠诚的价值     
有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一直是行业内的精英。他恃才自傲,从来不与一家公司签定长期的工作合同。尽管每个公司都很器重他,并给他优厚的待遇,但他仍然不顾辞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和老板的盛情挽留,不停地跳槽寻找更丰厚的薪金和更高的职位……在他连续跳槽多家行业内最优秀的大公司之后,整个行业的老总都知道他是个很有才能但并不可靠的人。结果,大多数的公司都向他关上大  相似文献   

15.
杰斯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虽然父亲的薪水不低,但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都依赖于父亲,所以,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虽不至于挨饿,但也常常捉襟见肘:他至今都记得在他1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了句“杰斯,生日快乐”。所谓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钢笔。而在他生日来临的前一段日子,他有意无意地向父亲透露出想买条牛仔裤的愿望,并在各方面都尽力表现很好。  相似文献   

16.
《女人世界》2007,(7):81-81
见过这么一个女孩子,几乎把男朋友当孩子一样地宠着,担心他会饿着冻着,出差在外,念念惦记的是男朋友自己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吃饱穿暖。而且,男友目前的状况和收入远远不如女孩,但是她心甘情愿地拿自己的薪水贴补房租、给他买衣服。她的理由是:“我是不可能嫁给将军的,但我最起码可以找到一个将来有机会成为将军的人。”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我来到上海,在一家独资公司从事生产部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工作。虽然我工作上兢兢业业,但是总感觉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好像老是被别人牵着走似的。看见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地“跳槽”,而且薪水和职位都在升迁,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搞管理工作的朋友,最近跟我提起一件事情。他说:"很多人到企业干了一年,见过一些业务后就坐不住了,就要跳槽。我的一个手下干了一年就要走,他的理由是‘我都看过了’。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能再呆上两年的时间,你会有一个完成的过程。如果你能再呆五年左右,你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可是他去意已定。"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位推销员,专门负责上门推销公司的各类保险品种。一个月下来,他一无所获,仅仅拿到公司的保底薪水一百八十块钱。他很失望,部门经理鼓励他道,开始都这样,我们都是从你现在这个阶段过来的,别太着急,挺过去就好了。他继续努力地跑着业务,又是一个月过去了,他感到有些挺不住了,因为三个月的试用期一到,如果还没开张,就只能自动走人了,这可是有合同在先的。  相似文献   

20.
瑞典最近通过了一部新法—《父亲法》。该法将于1995年1月起正式生效。该法强迫父亲在新生婴儿出世后,必须请一个月假,以便自已能在家中帮助妻子照顾婴儿,若父亲不履行这一义务,他将不能享受政府所给予的一个月的薪水津贴。而那些只由父亲或母亲一人请假来照顾婴孩的夫妇。将只能得到11个月的政府津贴,即其中一个月为薪水的90%,另10个月为薪水的80%。如果父亲也请一个月假来照顾婴幼儿,他将能得到其薪水的90%的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