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谷城(1898—1997),湖南益阳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1932年秋至1942年,周谷城受聘于暨南大学,担任教授,并一度兼任历史地理学系主任。1913年周谷城进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917年考进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就读。在北京读书期间,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大学毕业后,周谷城回长沙担任湖南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英文和伦理课教员,与在该校小学部担任主事的毛泽东成为知交,他们相互交换、借阅马列主义和进步书籍。周谷城还参加湖南农民协会,参加湖南农民讲习所,并担任讲师。1927年周谷城受毛泽…  相似文献   

2.
孙大雨(1905-1997),原名铭传,笔名子潜。浙江诸暨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现代诗人。1937-1940年,孙大雨任暨南大学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系主任、教授,讲授《莎士比亚》、《英诗入门》、《英国短诗选》等课程。孙大雨教授在语言文字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在课堂上授课时,有时讲到苏格兰民歌,会当场浅唱低吟起来。孙大雨从小接受家庭私塾教育,1918年,就读于基督教会办的上海青年会中学附小。1922年秋,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校高等科,加入“清华文学社”,与朱湘(子沅)、饶孟侃(子离)、杨世恩(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后来都加入了新月社,所以又…  相似文献   

3.
4.
郑振铎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永嘉。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1935年,郑振铎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讲授《中国  相似文献   

5.
何炳松是本世纪上半叶风靡我国史坛几十年的“新史学派”代表人物,在史学研究中硕果累累。他对史学史提出过不少独到见解,并从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史料学等方面为中国史学史的草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曹聚仁曹聚仁(1900-1972),浙江浦江县蒋畈村(今属兰溪市)人。著名学者、作家、报人。1925年至1933年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主编过《涛声》等杂志,晚年移居香港。1913年曹聚仁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今金华一中),1915年,进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25年秋始,曹聚仁被  相似文献   

7.
许德珩许德珩(1890-1990),字楚生(楚僧),江西九江人。著名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1929年底,许德珩应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陈中凡之邀,就任暨南大学历史社会系教授兼系主任。许德珩在暨南大学任教期间,讲授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并聘请社会学家李达(鹤鸣)、邓初民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社会学的宣传。随着社会学会、社会学研究机构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相继建立、社会学科研、教学队伍的扩大,社会学的论文、调查报告已开始见报。但数量太少。所占版面不多。据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十一月近两年的统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报刊上登载的社会学论文、讲话、调查报告、社会学人物流派、国外社会学情况介绍等共计127篇,约70余万字。其中包括译作39篇,介绍国外社会学的13篇,两项合计是52篇,占总数的40.94%。中国社会学工作者自己写的只有七、八十篇。这与社会学这门大学科的地  相似文献   

9.
何廉(1895-1975),字淬廉,湖南邵阳人。美国耶鲁大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创始人,被后世学人称为“中国现代经济学教育的开山人、中国最早的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开创者、中国现代经济学史上很重要的人物”。1926年,何廉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受聘于南开大学。1927年创建南开大学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前身),是中国高校最早构建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该委员会建立伊始便以“研究社会经济,以促进本国学术的进步”为学术宗旨开展教研活动。1930年春,何廉负责筹建南开大…  相似文献   

10.
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百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初由鲁迅等人开创的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 ,筚路蓝缕 ,几经起伏 ,到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系列实绩。这主要体现在对宋代志怪传奇小说地位和性质认识的演进、小说史的分期、作家作品的研究、小说理论的探讨及文献资料的考辨等方面。但是 ,相对于宋代诗、词、文的研究 ,志怪传奇小说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各民族语言不同,而互相需要交通,于是乎有翻译,于是乎翻译以忠实(信)为基本的品格。 翻译之于近代中国,关系大矣:明清以降,西学东渐,欧风美雨;辛亥、五四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在当代改革开放政策下,西方科技、文艺、学术、商品和商品文化大量输入。凡此无不假“舌人”以“通  相似文献   

12.
已故史学家何炳棣先生认定《西铭》的宇宙本体论是宗法模式的,否定其有博爱或平等观念。何先生对《西铭》后半段的解释偏离了《西铭》的主旨与方向,把程朱理一分殊的诠释判定为否定博爱与平等,实属重大误解。张载在政治社会思想上主张宗法制,但不等于《西铭》的宇宙论也是宗法模式的,不能据此否定《西铭》具有博爱与平等观念。把博爱与差等之爱对立起来,对两种观念都极为有害。借助对若干博爱观念的讨论,重新肯定差等之爱之于博爱的重要性,突出差等之爱中厚薄之分的意义,具有较大理论价值。差等之爱是个人特殊义务的重要内容,否定特殊义务,对个人的道德生活与人生规划极为不利。当今应突出自由选择的特殊义务的重要性,而儒家传统所强调的血亲伦理,仍是特殊义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情感的“爱”不能成为命令的对象,却仍为“博爱”的核心。尽管不宜再把这种情感视作道德评价的对象,但这不意味着其是给定的。以《西铭》为代表的儒家工夫论,对培养真诚的一体之仁仍有其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崇文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从2004年初开始编辑《百年崇文图鉴》,历时3年,数易其稿,于2006年1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华语电影意味着以华语进行对话、运用华人思维拍摄的电影,它在语言上、思想上通过汉语(而不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别语言)进行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深层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中华民族特征.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选取了中国诗论中最古老最核心的概念"诗言志",运用言志诗学理论观照百年华语电影的审美倾向,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古典言志诗学时期、现代言志诗学时期与伪言志诗学时期,从而为华语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与未来发展之路寻找到它的传统之根.  相似文献   

15.
○何教授,我们注意到近五年来您连续独立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主题涉及到投资运行和理性选择等问题,您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术背景,谈一些对我们做学问有启迪作用的看法?●我们在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大体有相仿的经历,早期教育受“文革”影响,继之,下放农村或进工厂,直至高考制度改革才拼搏成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做学问尤其是做社会科学的学问,的确与一个人的经历有一定的联系,社会经历厚实会教导一个学者思考或审视社会现象。具体地说,在学生时代,他的思维不会完全被教科书束缚;在研究阶段,不会全然由…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0,(6):F0002-F0002
崔万田,1973年5月出生,辽宁海城人。汉族,2002年获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2004年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出站。现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讲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7.
《船山学刊》2008,(4):F0003-F0003
邹进,1963年10月出生于武昌,籍贯湖南湘潭。现供职于中铁建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湖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结业,湖南省美协、省书协会员、中铁建大路美协会员。山水画师承邓辉楚老师,2007年出席了湖北省文联第八界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09,(3):F0002-F0002
王利民,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专业学位教育学院副院长,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1959年7月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至2002年2月在东北财经大学工作,首任法律系副主任,法学副院长(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16-221
传统人物观关注人物的性格塑造、思想内涵,以及人物所属社会类型、道德价值和社会意义等,强调"叙述为人物服务"。而叙事学认为只有"人物"参与的事件才构成"叙述",所以强调"人物为叙述服务"。人物作为叙事的基本要素,具有两大基本特性:虚拟性和行动性。人物的行动是叙述的内在动力,推动着叙述往前发展,并且促进人物的生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物在叙述中的意义,并且从叙事学角度拓展对人物的研究:从人物的行动性出发去探寻人物在叙述中的各种功能性作用及其叙事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添阳 《船山学刊》2023,(4):121-128
面对世界风云变幻,重思中国历史变局,考察过往经验,一方面可为中国理解自身当前面对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世界贡献思想资源,从而令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本文综述了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主办的“历史变局与中国思想”论坛十位学者的发言,并从时代背景、思考主题与思想成果三个方面加以整理。就时代背景而言,本次论坛的发言由古及今,立足过去,展望未来;就思考主题而言,与会发言广涉古今中西;就思想成果而言,对于中国和世界发展问题,与会学者们立足自身专业,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