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文本,具有广阔的诠释空间,为义理诠释提供了可能性,而经典的传承发展又使义理诠释具备了必要性。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学者在考据学盛行的背景下开始重视《论语》义理诠释,针对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与讹误尝试重新诠释,成果较为丰富。其义理诠释的内容特点为探寻原意与阐发己意相结合,方法特点则为循家法之轨,无门户之见。他们在义理诠释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治学理念对当时学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柳宏教授所著《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一书,通过对清代不同地域学派《论语》诠释路径的挖掘,采用哲理总结与文献考辨相结合的学术史研究方式,试图多角度揭示清代不同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的特点及其学术史价值,有助于充分激活清代《论语》诠释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经典的语言特征,往往可以从解释的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论语》的词义结构、句法修辞具有召唤特征,是创造性解释的语言根据,它能激发诱导解释者进行创造性填充和想象性连接。  相似文献   

6.
《论语》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由孔子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少数弟子言行的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今天我们了解孔子的思想和学说的基本文献,它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语》去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创新的理念,然后分析推动教育创新的社会背景和条件,为今天我们主动适用社会环境的变迁,迎击挑战进行教育创新,努力做好培养人的工作而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的解释方法在《物权法》颁行之后深具意义,"法律非经解释不得适用"。在各种解释方法中,《物权法》的狭义解释方法应当得到优先运用,法官应尽可能地按照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当然解释、历史解释、合宪解释、比较法解释等方法来进行法律适用。在承认法律漏洞的前提下,应当允许法官借助一定的解释方法弥补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苏珊·S.兰瑟和伊·安·卡普兰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把原本属于形式主义的叙事学融入自己的研究之中,使女性主义研究从单纯的内容分析、定性研究走向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整体性研究,以避免女性主义研究中过于印象化和片面性的弱点,从而打破了西方文学研究中形式主义与反形式主义的长期对立,不仅推进了女性主义学科的发展,也丰富了叙事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对孔子的认识,历代各有不同,同一时代亦因人而异;这种情况自孔子死后即已出现(见《韩非子·显学》:“孔、墨之后,儒分为八”云云),迄于近世始终如此。即使同一个人,由于自身思想变化或出于功利需要,对孔子的认识前后发生180度的变化,以至翻来覆去,这种情况也是有的。这位沉默的老人,两千多年来曾不断地被当成工具加以利用。然而,他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孔子与学生商讨问题和回答学生及他人提问时所说的话 ,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的学生集中他的学生们各自流传下来的部分记录 ,且不分时间先后和问题的性质汇集而成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书籍。目前虽有一些翻译版本 ,但翻开新近由贾顺先教授、潘大德副教授、唐平副教授编撰的《论语新编注译》一书 ,仍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的明显特点有几方面。  一、编排注译新颖《论语》汇集的语录 ,既不按问题性质分类 ,又显示不出孔子思想的全貌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使全书杂乱无章 ,条理不清 ,甚至有的前后重复 ,不便记忆和查阅。而该本译著…  相似文献   

12.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对“仁”所反映的思想,历来为专家学者所注意,对它的论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似乎大可不必再论来论去了。但是,今天看来,过去对这一问题所持的某些观点,并非没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如何正确估价孔子这一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也并非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所以本文想就《论语》所反映的“仁”的思想,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要弄清楚“仁”所包含的思想及其意  相似文献   

13.
《管子》一书,托名齐相管仲,实际上反映了战国时齐国稷下学派思想家们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哲学问题的思想见解。此书虽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且前后内容不无驳杂牴牾之处,但其思想倾向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本文仅就《管子》的认识论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法象无地、天人合一的认识论框架 天人关系问题是先秦政治思想领域的中心议题之一。对于“天”的认识和理解,是这一历史时期思想家、哲学家们进行政治、  相似文献   

14.
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见《子罕》篇)一句,到底应做如何解释,历来意见不一。最常见的解释是: 孔子偶尔(或很少)议论利、命和仁(的问题)——杨伯峻 从字面上看,如果不联系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全部言论,似乎如上做解,不无道理。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从孔子的思想主张及这句话的语言结构诸方面去考虑,就觉得如是解句很欠妥当。 我们知道:孔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而儒家的主要思想倾向,就是提倡“仁”。此亦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主张。在“论语”中,一个“仁”字贯于全册。如:  相似文献   

15.
钱穆《论语新解》对于《论语》学习的意义在于 ,不但初学者可以从中了解常识 ,帮助扫清文字障碍 ,懂得《论语》读法 ;一般研究者亦可从中明白读书当先知人 ,学习《论语》当先学习孔子之人品、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6.
17.
<论语>文本编定之后,最早为之作注的是汉儒,因而汉儒的<论语>注在论语学史上居于首要和重要的地位.但囿于时代和学术思潮的影响,汉儒<论语>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阐释方法简单;思想认识片面;征引文献错误等.  相似文献   

18.
虞洽卿是中国近代史上很出名而又值得研究的人物,其研究状况长期不尽如人意。《虞洽卿简论》一文发表后,研究状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与该文所具有的批判性、影响性、导引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论语》释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书名中的"论"字作"伦理"解、"讨论"解、"杂陈"解、"选择"解都是不正确的,只有"编纂"义是正解.这牵涉到词汇上的本义后见现象:即引申义使用在前,本义大量使用在后.《论语》的"语"字取对话义.此外,《论语》的定名时间在西汉,属于书名的定名在后,成书在前.  相似文献   

20.
《论语》小札陈兴伟[自经于沟渎]《论语·宪问》里有则对话,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的回答出乎意料:"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区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区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读而莫之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