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銮铃是先秦时期最常见的青铜车马器之一.本文对銮铃器用制度的分析,涉及用銮墓的墓葬等级、銮铃在墓葬中的空间位置、用銮数量及其他相关礼制因素等多个方面.并认为西周至春秋时期,銮铃的器用制度大致经历了产生、兴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其中,西周早中期是用銮制度的初始形成阶段,西周晚期是用銮制度的兴盛阶段,而春秋时期是用銮制度走向衰落的阶段.与此同时,也说明了銮铃在周王朝的墓葬制度中,是代表礼制意义的重要随葬器物.  相似文献   

2.
有一句成语叫"唇亡齿寒",这句成语源自于"假途灭虢"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向虞国借路伐虢,然后顺路灭了虞国。这一段发生在两个诸侯国之间的故事,却给后来的人们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经验。春秋时期,在现今山西一带有三个相互毗邻的诸侯国,虢国、虞国和晋国。这三个邦国都是周王室的同姓封国,早在西周的时候, 由于血缘关系较近,这三个诸侯国之间也还和睦,可是到了春秋时期,随着血缘关系的疏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宗法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的远近区分嫡庶亲属的一种等级制度。它萌发于商周时期,成熟于西周、春秋时期。在商代,宗法制出现了以子继父为主,并有了直系旁系、嫡庶、大宗、小宗之分。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于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但是"以人为本"理念却由来已久,三千年前的西周,三龙相拥一人,是我国最早的以实物形式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文字体现则是由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提出。文章详细分析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以及在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5.
德治思想源远流长,最初始于西周。春秋时期,孔子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德治策略,战国时期在孟子那里,德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集中体现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孟子所提倡的"仁政",并不仅仅是一种笼统的德治理念,而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有所体现的一种值得深思和发掘的理论形态。因此,鉴于当今中国提出以德治国的治国策略,明确和探讨孔孟的德治思想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起征婚,不少人都自然地想到报刊电视上的征婚广告。殊不知,此举我国已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春秋时期,齐宣王面向全国征求正富,无盐邑40多岁的丑女钟离春应征入宫。她人生得虽丑陋,但有胆有识,才华出众,她力陈齐国弊政,提出兴齐之道。齐宣王闻言大喜,他重才不重貌,决定选钟离春为正宫。结果,在钟离春的辅佑下,齐国大治,迅速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之一。东晋太尉都鉴派门客持信找丞相王导家,征招女婿,王家子弟趋之若骛,独有王益之依然敞开怀在东床上躺着。都览闻报后高兴地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把女儿都游嫁给了差之,…  相似文献   

7.
贞浩 《职业》2014,(31):40-40
宋襄公,春秋时期宋国国君。这位饱受贬低的历史人物,几乎成为“迂腐”的代名词。他的迂腐,主要由两个历史事件构成。 其一,以卵击石。 公元前643年,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去世。齐桓公生前担心自己死后,六个儿子争夺王位自相残杀,就将继承人公子昭托付给了讲情重义的宋襄公,希望他在危急时刻主持公道。  相似文献   

8.
祁建 《老人世界》2008,(12):12-14
一、青年时期游历欧洲在齐如山著作的《齐如山随笔》中有自传一篇。他把自己的生平分成四个阶段:一是读经书作八股时代,二是学洋文科学时代,三是经商做买卖时代,最后是研究戏剧时代。齐如山于1877年生于书香世代的家庭,原籍河北省高阳县,祖父及父亲均是进士。齐如山兄弟三人,大哥齐竺山曾与蔡元培等留学法国,在法国开过中国豆腐公司,专管家中的实业。  相似文献   

9.
阳光 《老年世界》2007,(16):39-39
从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墓葬里发现的铜镜可以将我国铜镜的历史追溯到距今四千年以前。  相似文献   

10.
张相鹏 《国学学刊》2022,(2):50-57+138-139
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分别于1976年、1990年和2005年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其中,1976年和1990年主要是对四坝文化墓葬的发掘,2005年的发掘除了极少量属于四坝文化的墓葬外,其余遗存均属于骟马文化,其绝对年代距今2700~2400年。从骟马文化遗存出土的遗物来看,该地人群的经济活动主要有畜牧业、手工业和小范围的种植业,这对于研究这一时段河西走廊西端人群的经济活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士人的流动性很普遍。春秋时期的士人流动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他族士人直接为诸侯国君服务,二是一部分士人脱离了自己的家族,而入他族为臣,三是大量的士混入国人中。春秋时期士人的流动是指一部分士人从原有的家族中走出来,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士不再单纯地作为贵族的最低级,稳定地存在于家族之中,由于家族的分化乃至解体,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万众瞩目的海上阅兵式如期在中国青岛举行。 阅兵式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春秋时期最盛,史料中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阅兵时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以示威严,然后开始检阅部队。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称作“观兵”或“观师”。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交战双方自发举行的阅兵式,意在威慑对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虽各朝不同,但都立足于选贤任能,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古代选官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据《周礼》记载,西周举才选官采取“乡举里选”的办法。乡和里都是西周社会的基层行政单位,里设“里正”一人,乡设“乡老”(族长)一人。乡老负责选拔本地区的贤能之士,选拔活动每三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11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犯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的犯罪嫌疑人马坤丽无期徒刑。马坤丽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售后服务部经理,被杀死的是她的"准新郎"齐连平,而齐连平不过  相似文献   

15.
顺云 《职业》2015,(1):36
三千年以前,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苦饿而死。三千年来,人们对其价值取向的疑惑从未消解。到了近现代,争论又有增多之势。为了仁义的信念,伯夷、叔齐做出了苦涩而坚定选择。  相似文献   

16.
历经一年两个月的发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境内一处古城遗迹内取得了包括贵族墓葬、铭文青铜器、古代祭台等一系列重大发现。这些,都为中国西周时期齐国考古提供了众多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7.
周琴 《老人天地》2014,(4):32-33
4月5日,农历三月初六,这一天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传说与历史之间:介子推并非被烧死
  关于清明节,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春秋时期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公子重耳流亡,介子推忠心护主19年。后来重耳回晋国当了国君,介子推不肯受赏而隐居。晋文公重耳搜绵山找不到他,便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不肯出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就在每年清明之前几天不生火,只吃冷食,谓之“寒食”,寒食第三日即为清明,这便是清明节的起源了。  相似文献   

18.
问:齐女士与丈夫王某2001年9月结婚,婚后生有一子。2001年8月,齐女士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并在外租房与第三者同居。齐女士知道后,与王某大吵了一架,王某见事情败露,便要求与齐女士离婚,齐女士未同意。元旦过后,王某到北京市海  相似文献   

19.
《齐人物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的诞生源自现代传媒,具体说,是《书屋》杂志的精心策划。这一点有些类似于人工授精的试管婴儿,其基因的暖昧、肺活量的可疑一望可知。第一次在《书屋》杂志捧读《齐人物论》首篇,我便大吃一惊。让我惊  相似文献   

20.
浅谈虎子     
虎子是汉晋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器,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溺器,也有部分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文中对虎子的用途、来源及发展特征略作介绍,并认为对其的研究更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