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展源  郭燕 《现代交际》2023,(2):1-9+121
马克思自然观坚持实践、科学、历史和革命的基本立场,在揭示人类与自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然异化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并设想建立共产主义来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梳理马克思自然观的发展轨迹、核心内容以及当代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系统整理出马克思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思维和逻辑结构,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自然领域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世界观"新突破的重要体现。马克思正是在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外,马克思在表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伟大理论。从而形成了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唯物史观,实现了马克思"世界观"的又一次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文中通过分析费尔巴哈宗教观的特点和局限,阐明了马克思在《提纲》中从人的本质和实践的角度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批判,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批判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反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常常作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的视角,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忽视了自然维度,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针对这一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关怀,他从生态角度重构了马克思生态理论体系。本文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思想,并以福斯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契机,促进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社会中,青年马克思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产生了"苦恼的疑问",青年马克思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初步确立了不同于黑格尔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本文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基础,思考青年马克思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和唯物主义方法论后如何实现对黑格尔进行批判的,同时试图厘清青年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关系,以探讨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思想继承及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思想,在分析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决裂。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意义的标志,因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实践对认识论、历史观、人的本质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分析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这个命题,以期提供一些理解这个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的发现使唯物主义成为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完整理论,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在于现实的个人,研究与现实的个人相统一的物质生活生产。在形成系统的理论之前,唯物史观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萌芽于对唯心史观的驳斥,发展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入理解,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同时,对于唯物史观思想形成过程的探究也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解读表面上来看大相径庭,实则具有相同的内核,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观念论切入,排斥现实进入自身体系,正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批判的"解释世界"。马克思用"现实的人"代替"抽象的人",对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现实的、历史的、实践的解答,以社会为方法论切入,为改变世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准备系统批判费尔巴哈所列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可以发掘,同时有助于进一步精准把握马克思的思想。通过解析提纲的内容,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将重点对第二部分进行解析,以探索实践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寻;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的阐释。马克思实际是通过超越以往哲学的视域来呈现真实的人类历史;并且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对人的真实理解基础上把历史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我们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把握要全面,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伟大著作,而自然观是其中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历程中的革命性变革,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性。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之一,马克思早期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有一个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思想过程,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转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具体体现,揭示了马克思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宋娟 《现代交际》2010,(9):151-152
异化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之一,在马克思思想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来源于费尔巴哈人的本质异化理论。马克思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先后研究了政治异化和经济异化,后来深入发展到了劳动异化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立足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补充和深化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异化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陶廷昌 《现代交际》2023,(8):35-45+122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的实践观之前,诸多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及赫斯都对“实践”概念做出不同的理解与解释。马克思立足于这些对“实践”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了自己的科学实践观。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科学解释的意义在于消解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走出内在性的思辨理论以及开出“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从根本上突破并超越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观,深刻表征出马克思科学理解实践概念的至高哲学境界。  相似文献   

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进行了反思,用"劳动"取代了"绝对精神"的概念,摒弃了唯心主义,发扬了辩证法。对于费尔巴哈,黑格尔在其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从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异化劳动"理论概念,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著作中,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异化思想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进行了批判,并在此过程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并没有过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站在马克思《资本论》的视角下,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使其研究在横向上超越了危机本身,在纵向上开拓了研究视野。而由于未把握住马克思《资本论》的本质,其研究深入的程度陷于停滞,其研究所持的立场趋于偏离。  相似文献   

19.
与对早期的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的黑格尔、费尔巴哈、甚至鲍威尔等人相比,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似乎也并非微乎其微。但是,与前者相比,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则几乎与上述的诸位哲学家的影响几成完全相反的评价:要么认为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基本没有,要么甚至完全否定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随着赫斯著作的相继问世,尤其是《赫斯文集》的发表,赫斯对马克思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20.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光辉论断是马克思于一八四五年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来的。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观察社会历史得出的重要结论。本文着重从实践入手,得出实践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实践也决定着人类的意识的发展等论断。同时,探讨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强国过程中也应该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