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实践表明,图书馆服务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的新潮流,移动图书馆也以迅猛的势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移动互联网服务在图书馆中应用,会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2.
移动图书馆是互联网与计算机发展的产物,其诞生与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本文简述了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并且详细指出当今我国移动图书馆有哪些特点,重点探讨了移动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移动图书馆建设能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便捷,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指出当前我国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针对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管理、推广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因特网的发展和应用给传统旅游业带来的巨大改变与目共睹,但现今的电子移动网络时代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发展结合移动网络以其独特的方便性、高科技性,不断受到广大旅游业客户、旅游景点以及旅游业企业的钟情,如我国3G、4G移动网络速率的不断提升更加方便了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参与到旅游中,这也使得"智慧旅游"应运而生,被广泛认同。本文阐述了电子移动网络时代在旅游业中的巨大价值,分析了大数据及其挖掘在"智慧旅游"中的必要性,总结出了电子移动网络、大数据及其挖掘相结合发展"智慧旅游",为促进"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
李伟 《现代交际》2011,(10):124-125
在"家电下乡"之后,"互联网下乡"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农村图书馆正在"破产"的边缘徘徊。互联网下乡给农村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合理利用互联网将为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的变革开创新之门,为农村电子图书馆的建设铺垫了道路。本文介绍了农村图书馆不景气的现状和原因,阐述了"互联网下乡"这一惠农政策对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互联网与图书馆的结合是农村电子图书馆的初级形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回顾整理和归纳分析,梳理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并在此基础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移动搜索领域的创新与图书馆服务的变化等,这些无疑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又加快了服务创新的步伐。高校图书服务与社会网络服务、教育科研服务等的有效融合是服务创新的正确方向,但在具体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网络条件下高校图书的服务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相比,"移动图书馆"可以丰富党校学员使用的文献资源和提高使用电子文献资源的便利程度。当前,移动图书馆在党校阅读推广应用中具备了一定的条件:高校图书馆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典案例,党校学员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党校学员片段式阅读习惯。基于现实依据,要从深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和推广的力度等方面来加强移动图书馆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海灵 《职业时空》2008,4(10):70-70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生共存的一种图书馆存在形式,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新模式。未来图书馆模式,不是数字图书馆完全取代了传统图书馆,而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共存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新模式。随着我国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图书馆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诞生并发展起来,并以其存储密度大、占用空间小、资源更新及时、形式灵活多变等优势博得了业内人士的青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复合图书馆将是图书馆的主体形态,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前进。考虑到国情和世界图书馆发展的进程,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移动梦网"计划的开展标志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在经历了短短6年时间后,我国移动互联网进入了稳健发展时期。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了移动互联网上的节点,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建立一种亲密互动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下,人们的工作方式、沟通方式、消费方式、娱乐方式、教育方式都向着信息化、移动化、碎片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文章立足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梳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移动图书馆服务概念及特征入手,对当前移动图书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性地提出了一些创新服务举措。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工作形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始于传统的形式,在互联网技术的参与下,必然也将出现新的改变。通过探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应对问题的措施,供相关行业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图书作为公众的"精神食粮",在各类信息媒介出现之前是公众知识信息的唯一来源,但多元媒介去中心化的发展对于图书阅读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经营与竞争压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并非机械地堆砌现代信息技术或设备,而是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与数据思维、与图书馆信息服务全流程结合为有机整体,提升图书馆信息流通率,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基于此,图书馆应强化服务意识,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深入分析用户需求,跨界合作促进信息服务泛在化,加强馆员培训。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的效率优势,创造行业发展新生态的局面正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在各行各业展开。在这场结合行业特点,利用新型的高能效的生产工具的社会实践中,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融合并不断优化"互联网+"服务模式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迎接挑战、开拓进取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对其构建和优化"互联网+"服务模式的问题予以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传统教室虽然进行了数字化教学互动改革,但只是固定场所、固定位置、固定方式,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不理想,师生的互动也不够灵活、简单、方便。从现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前沿方向分析出发,着重于研究如何利用移动技术,实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马鸿雁 《现代妇女》2014,(10):155-156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IOS和android的智能化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针对这样的背景,探讨移动互联网在高校教育中的移动教学、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移动校园和移动社区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建设移动应用需要首先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运维系统和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而在2010年开始建设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诸多教学资源多是基于PC的传统互联网模式设计,由此,教学资源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出现了脱节,造成了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率较低的现状。本文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平台设计出发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复合型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体。高校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是未来图书馆的一种新模式,它能有效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能更好地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领导力量,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发挥互联网在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模式,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开展服务,提高图书馆管理、资源共享和服务协作水平是图书馆面临的重要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优质的信息资源,克服融合理念缺失、创新思维不够、传播队伍式微等瓶颈,是推动移动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必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点,建立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途径,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