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陆游,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享年85岁。陆游少年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陆游不但是南宋时期的伟大诗人,今存诗歌9000余首,他还精通养生之道,堪称养生大家,特别是他将养生与诗融为一体,写了许多"养生诗",被世人所传颂。体力劳动以筋骨肌肉活动为主,有利于身体锻炼。陆游垂暮之年,仍然忘不了每日坚持劳动,还作了一首《冬日斋中即事》:"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  相似文献   

2.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 ,活到85岁 ,写诗逾万首 ,素有“寿星诗翁”之美誉。分析其长寿之道 ,坚持运动是其秘诀之一。有诗为证。陆游青壮年时投身抗金斗争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战书”。骑马围猎一直是他坚持的体育锻炼项目。他耻笑城里那些寻花问柳的纨绔子弟 ,“寄语长安众年少 ,妓围不似猎围豪”。由于坚持锻炼 ,他越老越坚实 ,“八十老翁顽似铁 ,三更风雨彩云归”。看“足球”比赛和打马球是陆游的特殊爱好。其《晚春感事》诗写道 :“少年骑马入咸阳 ,鹘似身轻蝶似狂 ;蹴鞠场边万人看 ,秋千旗下一春忙。”蹴鞠 ,就是…  相似文献   

3.
最近两年时间里,稍微关注大众文化动向的人们,都明显感觉到了“学者说史”风气的形成,纷纷扬扬,声势浩大。且先不论哪些人在听在看在阅读,讲的人可都是“专家学者”。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描写当时乡间艺人说史情景的诗句:“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尽管那位讲说三国历史故事的负鼓盲翁纯粹是乡间的说书艺人,他并不读历史书,不是专家学者,但套用陆游的这首诗,可以说,当前的现象却正是“专家学者正作场,图书电视讲史忙”。  相似文献   

4.
日前,浙江省上虞市成立了首个家庭教育义工团。今年以来,上虞市妇联、市教育体育局和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广泛发动各乡镇(街道)妇联及中小学校、幼儿园,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义工申报推荐活动,经过个人申报、条件审核、意见征询、筛选录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成功组建这个由该市家庭教育工作者、离退休干部、中小学教师及热心家长组成的家庭教育义工团。  相似文献   

5.
舞龙灯     
张祉杰 《当代老年》2007,(1):43-43,17
一、陆游制谜考次子 爱国诗人陆游在王炎任四川宣抚使时,是王炎筹划北伐的智慧团成员之一。这期间,他经常深入川陕前线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可贵的意见。一天,陆游与将士考察途中,在离风县不远的一座山上休息。忽然一阵腥风吹过后,从树林中跳出一只吼叫着的猛虎。同行的将士惊得面色铁青,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登上皇位后疑心很重,任意曲解和胡乱剖析字词。"原来"这个词在明之前是不存在的。那时通用的是"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如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的"元"(后人将诗中的"元"改为"原")。陆诗中的"元"用得非常贴切准确,改为"原"后意义反而不明。为何改动?这还是朱元璋猜忌的结果。他一看到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不乏对陆游和唐婉的爱情的关注。本文将从《钗头凤》、陆游与沈园以及陆游的诗词观探究陆游至死不渝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正>"红酥手,黄滕酒,满满城城春春色色宫宫墙墙柳柳。"一首《钗头凤》描述了几百年前,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表亲婚姻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并不鲜见,远的如汉武帝与表姐阿娇,近的如李嘉诚与表妹庄月明。  相似文献   

9.
朱宗义 《现代交际》2014,(5):132-132
家庭好比一株大树的根,只有根深,才有枝繁叶茂、花簇果繁。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家庭教育是孩子最初的养成教育,他教会孩子最基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余川 《当代老年》2006,(5):46-46
陆游晚年幽居山阴(今浙江绍兴)鉴湖边,摆脱了私情杂念,心情格外舒畅,尤注重旷达和闲适。他常用的养生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五大心经。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出现过许多彪炳青史的清官廉吏,他们不仅自身淡泊清白,公正廉明,对妻儿也管教甚严,流传下来的几首“诫妻”诗—直为后人传诵和称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曾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等职。他新婚不久,写下《赠内》一诗,与妻杨氏共勉。诗中首先引用四位前朝高人黔娄、冀缺、陶潜和梁鸿的事迹为例,劝导杨氏要像他们的妻子那样,“贫贱不能移”,与他清贫相守地度过一生。诗中写道:“蔬菜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吃不要追求山珍海味,穿不要追求绫罗绸缎,布衣蔬食,温饱足矣。  相似文献   

12.
王国军 《职业》2010,(8):30-30
他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从男爵的女儿。作为贵族世家,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徐玲 《当代青年研究》2001,(4):21-23,48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为我们留下了三十余部著名的翻译作品.他更是以其独特的、严谨的家庭教育方式使子女走上成功的道路.这种家教既体现在傅聪和傅敏生活在傅雷身边时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傅聪出国后傅雷写给他的大量书信中.本文主要以这些家信为依据来探讨傅雷家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东风恶,欢情薄”,是豪放派词人陆游少有的、内心悲凉的喟叹。《钗头凤》追思他与表妹唐婉被母亲活活拆散的婚姻。现代男女不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怀愁绪,几回离索”,全是内心的那一点私念在惹祸。  相似文献   

15.
安子 《女性天地》2011,(1):48-49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他认为。现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特别是90后的独生子,以最“难教”著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过分宠溺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爱子之切,纵子成性,以至于孩子越来越叛逆。  相似文献   

16.
他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股票经纪人,母亲是一位从男爵的女儿.作为贵族世家,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7.
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本文意图从姓与氏发展演变的研究,剖析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晏红 《女性天地》2005,(1):50-50
广西南宁三中的学生张驰2004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就读,他的母亲莫欣萌是“全国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张驰入学前,爸爸妈妈给他写了一封意义深长的信,这封信对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具有启迪作用。儿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出发,提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并从家庭教育的预备作用、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家庭教育的拓展延伸三方面着手,陈述了如何更好地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集团荆门石油化工总厂84岁的离休干部于振江,虽然离开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多年了,但他没有在子孙的簇拥下颐养天年,而是用自己的人生积累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不停地探索,不停地琢磨,为社会的进步发着光和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