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交往、娱乐、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然而,越来越多的宿舍恶性事件的发生,使得高校和社会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加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如何处理与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要困惑。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并对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和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龙岩学院的200名大学生进行量化研究,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相关关系,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偏爱被试也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宿舍是最贴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场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亦是其最重要的人际交往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以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为导火索的宿舍伤人、投毒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促进、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使心理健康进入宿舍,意义重大。本文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围绕"促进宿舍和谐,共建心理之家"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以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互动的干预措施,以期探索出改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宿舍人际关系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其影响因素众多,因此真正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着多方面的表现形式,结合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表现为制度完善、环境优雅、宿舍成员交往动机端正、个性融合、相互尊重、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了近几年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女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主要受社会不良风气、个人主义、攀比心理等的影响,从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矛盾的频发。本文将对高校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良好转变,以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能够尽快的建立起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针对高校如何改善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进行分析,为高校大学新生宿舍建设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常性格、习惯、沟通等方面因素易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分析当代大学生经常发生的人际关系危机案例,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长期处于宿舍矛盾中会产生抑郁、焦虑、压抑、精神紧张等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成因进行对策研究,提出把人际关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着学生的心智健康。女大学生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更易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研究女大学生的宿舍矛盾,有利于女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基于此,对H大学的女生开展宿舍矛盾问卷调查,了解女生宿舍矛盾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影响大学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又包括个体因素。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构建大学宿舍和谐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宿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交流。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紧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大学生宿舍成员在生活琐事、人际竞争、小团体方面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问题与现象主要是由城乡大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以及集体意识强弱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的管理和对大学生的教育,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朋友与家长也要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度的开导,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学生一定能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卧谈会"作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有很大很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对"60后"到"90后"的"卧谈会"现象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曾经风靡大学校园的"卧谈会"在"90后"大学生宿舍里已经不那么普遍了,对此我们进行了解读和原因探究,并期盼"卧谈会"在新生代大学生宿舍里不要流失。  相似文献   

12.
宿舍人际关系成为了许多大学生认识、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在与舍友相处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以他人的需求为中心,缺乏明确的人际关系界限等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可以通过设立界限,建立稳定的自我形象;正视自己的优点,悦纳自己的不足;客观看待他人的评价;降低自己对人际关系完美的需求等方式增强自信心,培养自己全面、客观、稳定的自我意识,构建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使用温燕的友谊质量问卷和冯廷勇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某高校216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较好,且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状况较好,且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与学习适应状况呈正相关(r=0.239,p0.05),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解释学习适应39.8%的变异。结论:大学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和学习适应状况均良好,且宿舍人际关系对学习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普遍存在,并呈现明显的个体主义色彩和非正式化特征,而坚持合作主义和秉承共赢原则以化解冲突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以及冲突处理策略更多受网络支持、宿舍构成、个体性格等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建立以关系疏导和情感宣泄为主的宿舍人际关系机制,以制度化干预机制与分类管理模式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15.
宿舍,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家园,是大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学校对其实施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宿舍里存在着诸如人际关系不融洽、内务不整洁、学风不浓厚、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外在的宿舍问题反映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主人翁意识和团队意识不强、懒惰懒散、缺乏审美等内在的价值观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开展了"室歌室名"宿舍文化活动,该活动对培育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探讨宿舍人际关系与自杀态度的关系为目的,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的方法,对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对安乐死的态度上,经济水平富裕的家庭显著高于生活费学费不愁、生活费和学费发愁的家庭;男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显著高于女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t=0.987,P=0.004);大学生对自杀行为的认识与宿舍人际区域差异(r=-0.233,P=0.40)成显著负相关;对自杀者的态度与宿舍人际情感融洽(r=0.231,P=0.42)成显著正相关。从中得出结论:家庭经济水平高的学生对自杀更持有否定态度,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杀行为更持有否定态度,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区域差异越重,对自杀行为的认识越肯定;宿舍人际情感越融洽,对自杀者的态度越否定。  相似文献   

17.
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舍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这些小矛盾不能及时化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舍友间的误会和不和睦,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寝室关系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方面,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建立寝室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走向有着深刻的意义.目前,很多"90后"大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问题困扰,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名存在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个体的咨询与辅导,2个宿舍10人的共同训练与指导,探讨运用观察法、谈话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技术心理技术干预宿舍人际关系障碍,使之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建立良性人际关系体系。通过1~6个月的干预辅导,6个月的追踪调查,基本解决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宿舍氛围和谐健康,形成良好的舍风、学风,在相互帮助、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发展进步,完善自我,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0.
宿舍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高校宿舍是一个微型的"小社会",舍友之间的关系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是学生最为重要最为敏感的人际关系,也是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集中反映。在宿舍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人际交往能力更为突出,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寝室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解决高校寝室人际关系等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