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而"字在先秦文献中使用广泛且用法复杂。以《诗经》和《孟子》中"而"字用例作为研究材料,对"而"字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和定性、定量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诗经》和《孟子》中的"而"字用法的异同,并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对连词"而"的性质、"名而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而"的语法性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作为部首的"尸"字进行形义分析,然后探讨了《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注意分析了尸部所属字的意义并列举出处,通过结构分析分析展示字形隐含的意义,同时举例说明用法。最后把《说文》未归入"尸"部而今属尸部的字进行了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3.
“好”字作为一个同音多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共有十五种用法,本文选取“好久”着重讨论“好”在成都方言中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用法,得出“好”字作为程度副词在成都方言中带有强烈的感叹语气。  相似文献   

4.
《桃花扇》作为清初北方戏曲的代表作,其用语大致能反映出近古汉语尤其是清初时期北方话的语言特色。文中旨在分析《桃花扇》中人物在自述或对话场合下使用的“来”字的意义和用法,探求“来”字由近古汉语向现代汉语在意义和用法方面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说“白”     
近代汉语副词"白",从17世纪初到今天词义和用法有的改变了,有的还是没有改变。本文用几部明清小说里的例证来说明这个语言事实。1.《金瓶梅》里"白"修饰否定词语的用法,到了《红楼梦》里就起了变化,别的副词代替了"白"。2.《红楼梦》里"白"的用法,并不是从《红楼梦》才出现的,而是早在17世纪初《水浒传》里就有了。3."白"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复杂,在发展过程中,有些意义和用法被别的一些词分担了去;保留下来的意义和用法就是比较单纯的,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化的。"白"修饰否定词语,形式虽然没有变,但意义和用法现在却变了。  相似文献   

6.
凌星成 《职业》2016,(34):114-116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卦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释义是:刚柔交错成文,这是天象;社会制度、风俗教化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是社会人文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一生与写作为伴,写下了1400万字的科普著作、1500万字的纪实文学、500万字的行走文学。他是六十年代的"知乎大神",他的《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他是一代纪实文学大王,《红色的起点》《邓小平改变中国》《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蜚声文坛。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上海长海医院里,著名作家叶永烈病逝,享年80岁。他生前  相似文献   

8.
方字浅谈     
一、“方”字本义探求 我们知道,越是常见的字,它的用法可能就越多.作为一个古今习见的字,“方”也不例外。关于“方”的义项,新《辞源》列在fang音下面的义项有18个,新《辞海》列有25个,《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都列有36个,那么,在这众多的义项中,“方”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许慎《说文解字》:“方,饼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  相似文献   

9.
诗由怨生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意思是说,大凡优秀传世之作,都是作者在困顿潦倒时所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不也正是受宫刑之辱而遗《史记》,留下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彪炳千秋吗?“诗由怨生”这一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命题,在我国很早就被提出来了。孔子在《论语》中讲:“诗可以兴,…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字为例,它的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扩大规律,通常我们所认为"老"字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些"不仅历史悠久,在现代汉语中也比较常见。它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招魂》的末缀,意为语气词,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些"的用法也发生了改变,现多用作不定量词来表示事物或性状的不定数量或程度。本文以《汉语大词典》所查"些"的义项为依据,利用北大CCL语料库丰富的语料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语料对"些"的古今用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发现古代汉语中"些"的用法多样,不仅涵盖suò和xiē两种读音,而且读suò时有语气词、辞赋的代称、象声词的用法,读xiē时有表示细小貌、不定数量、轻微程度及语气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些"的读音只有xiē,用法也较为简单,主要是用作不定量词表示数量或者轻微程度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周芬 《现代交际》2011,(7):46-47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本文以这部小说为语料,分析书中“将”字的虚词用法。  相似文献   

13.
"壁咚"一词,曾在2014年作为提名,出现在U-CAN新语·流行语大赏上。并且从2014年秋季开始,以《今天不上班》《First Class》《对不起青春!》《Doctor X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近距离恋爱》等电视剧电影为题材,"壁咚"场景不断出现。"壁咚"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恋爱用语吗?并且作为流行语,是何时出现在我国的呢?本文将在对比其不同意思用法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不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骥 《现代交际》2015,(2):24-26
意为酬报、祭祀酬神的"赛"字,战国中期已出现。楚简所见"赛"字用例可为《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订补提供必要的参考。文章整理了战国楚简中表示祭祀酬神的"赛"字用例,并列举了该字在辞书中未见的个别义项,以便辞书修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史记》如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显著,而在两汉至唐朝,更多只是关注《史记》的史书性质,用史笔评论《史记》。但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就文学角度而言,也说明其文学手法上的高妙。所以本文总结《史记》的文学批评的发展,尤其关注此方面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先生的评点。  相似文献   

16.
文獻用例表明,"擲"字有"跳躍"用法。但從語言的角度講,"擲"這個詞没有"跳躍"義項。文獻用例中作"跳躍"講的"擲"字,都是"躑"字的混用或者誤用。  相似文献   

17.
世相写真     
《老年人》2012,(1):19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舍"字可以养福,"静"字可以养寿。——学会这四个字的用法◎男人忠孝令女人有安全感,女人柔顺令男人有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从左宗棠23岁时在新房门口贴的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到屈原《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郑板桥的《竹》"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到宋朝张载的座右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今天的各种民生工程……这一  相似文献   

19.
"其"是古代漢語中一個用法比較複雜的虛詞。本文以《左傳》中的"其"爲研究對象,從"其"最常見的詞性——代詞入手,對古漢語虛詞專著中所未談及或有所誤解的一些用法進行探討分析,以期有所補正。  相似文献   

20.
《周易·乾卦》的卦辞共四字:“元、享、利、贞”。这四个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竞争智慧,揭示了开拓创造者的四大原则,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元”,旧注“始也”。杭辛斋《易学笔谈》解为“以立乎天地之先者也”。“元”就是基元、根元。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发生、发展总有其内在的根元,先在的基元。后来的一切不过是逻辑展开。因此可以称之为“先在逻辑”或“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