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西在作品中努力的进行实验性的跨媒介叙述,其中电影与绘画两种艺术形式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学的创作。挖掘并梳理其有代表性的作品,探究语言话语与视觉叙述如何巧妙融合,共同叙述;探究文字文本如何引用并改写视觉叙述。这样做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西西的个人风格特征,理解西西独特的创作意旨。  相似文献   

2.
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方式,历来广受人们关注。然而最关心这些的还是学习舞蹈的学生们,在这一基础上,舞蹈作品是否能真正得到人们的推崇与喜爱,最关键的就是舞蹈编创人员是否优秀。优秀的编创人员就是从学生时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与掌握各种编舞技法要领,并且可以运用到各种舞蹈作品当中,进一步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从这点出发点分析编舞技法对学生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用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需要通过形式来表现,意象是主要的一点,这也是艺术家表达自己的一个途径。舞蹈艺术依靠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舞者在运动中不断出现的动作和姿态造型,构成舞蹈构图和舞蹈形象,这样意象的创造与呈现现在更成为创新和立意的用力所在,因此意象的意义和创造让我们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创作现代舞的同时,演员与编导关系紧密,而不少演员就是编导,很多时候编导也可以成为演员。尽管两者的关系紧密,但由于身份不同,看待作品的角度、立场还有一定差异。当前,作品能否创作需要编导把握作品,呈现高质量。此间没有编导创造好的作品,在演员舞台表演的时候就会缺乏生命力。编导当前需要重视演员的个性,发挥演员的特长,尊重演员理解作品。本文就作品的创作出发,探讨了如何在作品中结合编导的创作灵感,实现编剧与演员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舞蹈剧目表演是一种能在视觉和心理同样获得享受的艺术形式,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舞台形象的各种情感。因此可以说,表演者肢体动作的表现只是舞蹈剧目表演的一个特征,其更重要的是将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进行表达,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舞蹈。本文首先围绕着舞蹈剧目表演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之后在舞蹈剧目表演中怎样更好的对情感进行表达,进而使观众与舞蹈作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展开分析,希望能带来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用身体节奏的运动来表达感情和身体意识的行为艺术。当某种情感或仪式难以靠肢体完全表达的时候,艺术家们往往借助道具来帮助舞者更好的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道具的运用在许多舞蹈作品中对舞蹈主题的升华,形象的外化,氛围的渲染起了重要作用,充分的证明了它的重要艺术价值。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扇子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历来有很多成功的舞蹈作品编创者很好地运用了道具扇子。道具的存在和使用对舞蹈作品来说,可以大大的丰富和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可以看到道具运用得当的话,将会使舞者更快进入角色,使观众感同身受、如临其境。本文以具体作品为例,说明道具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舞蹈和其他的舞蹈形式相比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民族风貌。民族民间舞蹈按照生存现状来看可以分为非遗属性、自娱性、学院派和表演性四种,这四种类型的民族民间舞蹈在创作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而从创作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辛以璐 《现代交际》2013,(10):70-70
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舞者要对自己的作品有独特的认识。二度创作是在一度创作基础上进行的,舞者只有把握好二度创作与原创的关系,把握好再创作的尺度,才能令舞蹈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9.
舞蹈不是单纯的娱乐,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表现人复杂多变思想感情。舞蹈者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舞蹈作品的生命源于人体内部的精神情感的创作机制,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呈现内容,呈现复杂的内心和情感冲突,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创造出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从而获得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艺术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忠于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对演唱声音、音乐感觉、演唱情感、声乐表演艺术形象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呼吸是人体基本生理机能,与生命息息相关。呼吸也是舞蹈的灵魂,演员靠呼吸控制肢体动作,赋予舞蹈以生命力及艺术表现力,舞蹈因有了呼吸的运用而充满了生命力。在朝鲜族舞蹈中,协调的呼吸也使得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肢体语言的传达,而是内在情感的抒发和韵味、律动的展现。本文通过研究朝鲜族舞蹈的发展演变,分析其特点,探究如何在朝鲜族舞蹈中运用呼吸技巧。  相似文献   

12.
钢琴与舞蹈的组合,是视觉与听觉的交汇,让欣赏者在一种表演当中体会到两种美感。如何做到巧妙的组合,对钢琴演奏的特点需要有认知,这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就是对于舞蹈和钢琴的组合要能理解;再有就是根据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用心的编排,将能体现出舞蹈特色的钢琴音乐融入到演奏当中,这样才会让整个表演过程更加地具有张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这些都赋予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以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近年来,我国的舞蹈创作者们,把民间舞创作的视野扩大到更多的民族当中,在创作中努力追求表现各民族独有的传统风格和民族文化精神,不断强化作品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气息”.本文尝试归纳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的一些特点,并结合舞蹈《花腰花》做粗浅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丽 《现代交际》2010,(7):62-62
元代文人在史书和陶渊明自己作品的基础上,对一些故事情节进行加工,也就是虚构的部分,这样的艺术加工使得作品中的陶渊明形象更符合他们自身的精神需求。本文主要以元杂剧《陶渊明东篱赏菊》为例,指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对于一些故事情节的添加和改动,从中可以看出元代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塑造陶渊明这个形象来寄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5.
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人来说,提高个人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可以帮助表演者使音乐表演更丰满、更有内涵,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发挥演唱和演奏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提高个人修养对音乐表演的作用。希望表演者通过个人修养的提高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表演。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舞蹈以自身独特的魅力,从远古先民耕作的土地上一路繁茂至今。近几年业内叙事舞蹈优秀舞蹈作品层出不穷,研究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对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另一角度解读,也是对当代民族民间舞舞蹈创作的深入探讨。以往民族民间舞以自身浓郁的地域和民族风格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在舞蹈百花园中独树一帜,随着时代的发展,叙事舞蹈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结合日益成为舞蹈编创新趋势。本文从舞蹈内容、舞蹈形式、舞蹈主题三个方面入手探索叙事性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目前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基层文化的成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居民的生活标准以及文化发展现状。在基层群众文化当中的舞蹈创作也是极为关键的,只有不断加以创新,才能更好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基层群众文化当中舞蹈创作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8.
舞蹈和音乐它们两个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舞蹈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基础和组成内容,舞蹈音乐结构也因此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舞蹈表演。舞蹈音乐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舞蹈编导要具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本文将详细、有力的去论述两者究竟是如何实现统一,实现舞蹈的完美表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题材的重新审视,探讨以往舞蹈创作中无法进一步突破与创新的问题,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在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主体创作意识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一个新的角度上分析舞剧作品与舞剧创作,即重新解读个体、题材、舞剧作品三者的关系,阐释个体在艺术追求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及舞剧编创的不同样态呈现.  相似文献   

20.
"有乐而无舞,似盲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在古人看来,音乐和舞蹈之间是相互统一的和谐关系。在舞蹈作品当中,音乐的合理使用能够对舞蹈的背景进行交代,并且能够通过音乐推动舞蹈无情的发展,增强舞蹈作品的感染力;同时舞蹈在音乐中的运用,能够增强音乐的张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