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文富 《现代妇女》2013,(11):224-225,236
萧红和迟子建,一个现代作家,一个当代作家,虽然跨越几十年,两个人却在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不仅体现在小说的创作上,散文也是如此。而儿童视角是两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用到的写作手法,本文从儿童视角下的成人世界,儿童视角下的自然万物和儿童视角下的民俗风情来论述两人在描写上的相似之处以及两人对世界的情感体验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运用意识流手法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先锋式的表现技巧,它采用内心独白、梦幻以及自由联想等方式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意识流动进行展现。川端康成在其创作中大量的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早期创作是模仿阶段,中期创作是尝试阶段,后期创作对该手法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给该手法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其"东方意识流手法"。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是美国短篇小说的创始人。在欧亨利的作品中,《警察与赞美诗》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创作于二十世纪的小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欧亨利在小说中对于情节的构造非常的引人入胜,同时其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也让人回味无穷。欧亨利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协作技术表现手法,在语言上,他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对于事件进行变形处理,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出当时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的状态,对当时的社会关系进行了生动的描绘,揭示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黑白颠倒。本文对这位伟大的小说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当时社会环境对其写作风格的影响。本文以《警察与赞美诗》这一经典代表作为例,对于欧亨利的协作风格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从其题材的选取及语言特点等方面赏析了其写作风格。希望通过对欧亨利的写作风格的欣赏,可以对我们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对其写作风格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优雅的后面——赵玫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文学记者那里,天津女作家赵玫有着很好的口碑。她仪态优雅,为人真诚,与你的交谈如淙淙的溪流,自然而坦澈。赵玫是较早以女性主义意识写作的作家,因此在有些人的眼中她“很先锋”。80年代后期,她的短篇《巫和某某先生》、《无调性短歌》、中篇《展厅———一...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阿Q正传》为文本,通过对鲁迅作品横向对比手法,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文章写作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主题的现代性、写作手法的现代性和叙事的现代性。《阿Q正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语言运用白话文进行书写,写作手法采用了意识流、象征主义等写作手法,叙事上运用了全知视角多重视点转移叙事,这四个维度的编织,使得鲁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的写作指导应充分地立足于当前的语文教学角度,同时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时要充分的给予学生们创作的,尤其是自由的思路和想法,同时最好能够提供给学生们一些优秀的素材,教师还要教导学生们关于写作的技巧,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自如的完成写作,本文从初中语文的角度出发,就初中语文的写作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易婷  郭建军  王中伟 《公关世界》2022,(12):156-158
宣传是一个重要而不确切的概念,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之一。在宣传发展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两种不同的面相,即一体化宣传与科学式宣传。本文基于电影《霍顿与无名氏》中的两个世界,研究两种宣传技术所呈现出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宣传目标。发现一体化的宣传是在垄断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对群体进行“灌输”,科学式的宣传技术则是在承认受众选择自由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手法进行管理,而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按摩和推拿,这两个在生活中被普遍混淆概念的词,在医疗专业上到底有什么区别?推拿属中医外治范畴,推拿师通过“手法”所产生的外力,在患者身体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功”,严格说来,与“按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可这样理解:按摩是非医疗性的保健手法,偏放松;推拿则是医疗性的手法,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维和孟浩然是盛唐时代写作山水田园诗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文学史上并称“王孟”。历代综评和从他们留下的大量的诗作中,可知他们同属清淡型的山水田园诗人,创作出了许多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优美的诗歌,大大推动了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使它进入全盛时期。但由于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和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使他们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从题材内容、诗歌风格、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的不同,从而揭示其创作中的迥异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中是否应该加入文学手法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则表明支持在新闻写作用加入文学化的手法,并且重点讨论如何将文学化手法应用到新闻写作当中,并且论述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新闻写作的改革也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在欧美文坛具有较高影响力。在整部作品当中,作家运用了很多象似性的写手手法来体现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笔者将针对此作品,尝试运用象似性的手法进行解读。首先笔者会对小说的框架结构进行解读,然后分析小说主题和人物的隐喻象似性,最后再对文中数量象似性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它创作于19世纪初,作品以宗教、女性为主题,巧妙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刻画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经典形象。电影《浓情巧克力》改编自作家琼妮·哈里斯(Joanne Harris)的同名小说,创作于20世纪。同样是一部以宗教、女性为主题的电影,它与此类作品中的经典《红字》相对比,有相同之处,亦有反差与创新。本文拟就两部作品的相同与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结合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手法,为20世纪的钢琴技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一般创作手法新颖,创作特点极具个性,本文以其代表作《g小调前奏曲》为例,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永良 《现代妇女》2014,(2):229-229,228
正格里格《孤独的流浪者》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该首小品虽不大,但运用诸多作曲技术手法,如古代弗里吉亚调式的四音列、调性和材料的错位再现、曲式中分裂重复的规律化写法、k46属功能化等等,因此,该首小品却集中了多种核心音乐技法,既有曲式手法亦有和声技法,堪称小品中的精华。弗里吉亚四音列  相似文献   

16.
马元西 《公关世界》2016,(22):82-83
早在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专家们就在讨论迪伦和济慈之间的对比。人们在做甄选,迪伦将自己所创作歌曲进行的诗化的转变,确实非常不同于约翰·济慈写作那首怪异歌谣《无情的妖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时的手法。  相似文献   

17.
翻译如今已经进入了"创造性的转折"时期,翻译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源文本转化为目标文本的单一过程,而是需要在保持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关于英语分支的学科和教育学,正在进行针对写作和文学翻译的研究,即使翻译和创造性写作的教授职位已经开放,但是,翻译界还没有理论来阐明,用什么样的创造性写作方法和知识基础来丰富文学翻译的课堂。众所周知,翻译和创造曾是重叠的,创作性写作和作文最初是统一教授的,并未做区分。在东英吉利大学的文学、戏剧和创造性写作学院(英国)和洛瓦大学的洛瓦作家研讨会(美国)等写作项目中,创作性写作和翻译都是作为同一概念出现的。虽然如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对于翻译和创造性写作的定义,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分歧,但是我们必须揭示其中更多的教学联系点,因为我们不能在教授文学翻译的同时,却否定翻译能力是能够教授的。创造性写作和文学翻译是否可以通过教授而习得,已经成为翻译界的亘古不变的话题了,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英语文学翻译及研讨会的方法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交流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部分做出了改进,鼓励学生自由地写作与表达,更贴合写作心理学的要求。本文从三维建构的视角出发,对中小学写作理念与实践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自从伯林在《两种自由观概念》中对自由做了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上的区分,并趋向于消极意义上的自由,认为这种自由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捍卫的最低的不可侵犯的领域.西方理论界几乎全部赞同了这一界定。而本文首先对自由这个概念进行阐释,主要是叙述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里提出的对自由的两种区分。然后我将运用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里的某些观点,阐述共同体自由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20.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对绵延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当代文学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屈原对于当代文学创作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从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美人香草的意象运用及屈原的爱国精神三个方面来阐述屈原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