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双良  史瑞杰 《城市》2007,(2):24-2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总量虽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需求而言,这一供给还明显不足,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众所周知,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与配置的资源总是具有稀缺性.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都亟须政府的财政支出,财政压力明显过大,银根严重吃紧.因此,在既能保证效率又能兼顾公平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公共需求,缓解城市公共物品供需矛盾,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存在供给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回应农民需求等问题,服务型政府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示,例如建立服务型政府、民主行政、创新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等,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物品的界定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卫华 《城市》2003,(4):11-13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及界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畴。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和技术上的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方面,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另一方面,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原因在于生产者在技术上无法排斥那些不付费而享用该物品的人,或者排斥的成本高到使排他成为不经济。在理论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是绝对的(见右图),需要区分的是政府供应与政府生产的不同含义。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长期以行政供给机制来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然而其运行效果不良。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外行政改革示范,政府和社会各界逐步注意到了社会力量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和功能,而NGO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更是受到关注。本文探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定位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协作的,同时也对两者的协作供给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干预其合理配置的必要性。政府干预环境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微观控制和宏观政策影响两个方面。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程来看,宏观政策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需要从宏观政策上寻找出路。 一、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刘重 《城市》2009,(5):49-52
一、国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与做法 (一)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引导 世界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改造与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时代.除了提高农业自身的资本积累和投资能力外.其余巨额资金投入主要由财政来解决。提供农村公共物品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致使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之全球经济正面临下行压力,财政收入难以完全满足支出需求,而PPP项目不仅有效缓解财政支出压力,而且盘活社会闲散资本,实现公共产品与服务提质增效。但是,基于我国PPP模式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就PPP模式下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给予相应解决措施,以期规范项目公司财务行为,保障社会资本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地方政府创造最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进一步加强公共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性的一种制度选择.财政支出缋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政府配置财政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所得”与“所耗”进行考核评价.文中分析了财政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3月5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三农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有效地加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这就成了一个关键因素。所谓农村公共物品,是指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农村人民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惠民工程,它具备了部分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即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以及较强的正外部性,所以,市场对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有效供应会小于最优值,而且有可能出现"公地悲剧"的情况,因此,需要政府来直接提供或对提供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私人部门进行补偿、激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供给上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边界发生了偏移,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结合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如何破局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季宇欢 《现代妇女》2014,(3):78-78,84
医疗服务作为人类健康保障的必需品,其公共属性和体制改革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改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局面却收效甚微。全盘公医或是市场化?如何走出医疗改革困境,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保障"这一目标?我们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明确医疗服务的性质出发,在分析我国医改的基础上找出医疗改革市场化失灵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有效的探讨,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按照政府经济学的观点,政府(生产者)与公众(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政府要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此要向公众征税来筹集资金;而公众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中受益,但要付出纳税代价。如果政府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就会失去公众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民主财政的社会意义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胡德平 《城市》2007,(2):28-32
一、能力政府:特大城市视阈下的空间定位、目标模式与基本品质 所谓能力政府,就是指"能够有效运用公共权力与制度资源,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创造公共物品的政府".在特大城市的视阈下,由于城市经营和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城市政府行政的效率需求,能力政府显然是"能本"取向的政府,它要求的是政府能够以科学、民主、法治的行政方式和手段,有力、有效、有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公共福祉,促进城市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托幼服务供给本质上取决于人们对儿童属性的看法。如果儿童被视为私人物品,那么托幼服务的成本将由家庭承担。反之,如果儿童被视为准公共物品,那么单位或国家将分担家庭的托幼服务成本。从供给主体情况来看,家庭托幼、社区托幼和民办机构托幼是基于儿童属于私人物品的理念。单位托幼和公办机构托幼则是基于儿童属于准公共物品的理念。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让妇女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托幼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由单位/集体提供。20世纪80年代以后,托幼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将托幼成本转给家庭,主要是为了让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普惠性托幼服务改革成为鼓励生育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简单地说,所谓公共财政,即普通国民让渡一部分自己的劳动所得而积累起来的货币价值,并以这部分价值用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使用。因而,公共财政的性质首先在于它的“公”性质。在谈到公共财政时,人们常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很少有人理解“取”和“用”这两个过程的“公”方面的重要性,即民主化问题。那么,政府要投资什么项目、进行什么建设、购买何种物品和劳务、向公众提供何类服务等等情况,普通公民可以参与讨论和决策吗?他们的意见能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按照普通公民的意见来决定财政支出,会不会导致混乱局面?所有这些问题,都事关…  相似文献   

16.
调节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当然是政府征税的一项目的,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目的。但并非税之根本。税之本义.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之间一种特殊的交易.政府向公众提供教育、医疗、安全等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众向政府纳税购买。公民纳税以后有权监督政府对税款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石薇 《科学发展》2011,(5):108-112
在美国住房保障政策从单一政府投入到多元化社会资金参与、从直接供应到间接住房租金补贴的演变过程中,以下经验值得借鉴:采用利息补贴、税制优惠等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提供租赁房;通过多种措施有效解决公共住房"种族隔离"和"贫民窟"等社会问题,提高社会效率;政府在住房保障方式的调整中不断强化市场的作用。当前上海市的公共租赁房政策类似于美国早期的公共住房政策,即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低收入家庭租赁房。从长期来看,美国公共住房政策的经验教训表明,单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公共住房是不可持续的,公共租赁房应建立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相似文献   

18.
李豪 《公关世界》2008,(11):56-57
近年来,我国已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我国政府正面临着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严峻考验。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机往往是巨大的,灾害性和破坏性往往是严重的,而政府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预警机制,则可从源头上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管理和防御能力,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来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大多采用“事后补救行为”,以较大的社会成本解决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投资的公共物品,并且外部性涉及范围广泛、难以界定受益范围和收益程度,所以生态环境提供的主体是政府。由于生态环境的外溢性,各政府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区进行生态补偿保证生态建设资金。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补偿中的政府行为通过政府面临的外部激励,总结政府行为的选择偏好,并且寻找在政府行为偏好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为构建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存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益严重的校车问题这个顽疾,从公共物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两个角度入手,通过探讨校车的非纯公共物品属性和外部性属性,给出解决校车问题的一些对策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