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四”作为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除了社会发展规律使然,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一批近现代知识分子不断发掘民间力量、激发国民觉醒的努力.底层民众被唤醒的同时也标志着近现代知识分子民间价值取向的孕育、形成。本文通过审视、梳理“五四”知识分子的这一文化自觉.对构建后现代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人生追求和信念做一先遣探讨。  相似文献   

2.
孟弘 《职业时空》2008,4(6):64-64
作为家庭出身、求学背景、气质性格都迥然相异的鲁迅与胡适,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极大困惑,作为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没有游离政治之外,而是责无旁贷的担负起拯救祖国的大任。他们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念表达了他们对政治的关怀与主张,基本上代表了那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鲁迅与胡适是一个互为镜像的奇异现象。现代中国最需要的两门学问,是鲁迅学和胡适学。把这两门学问加以整合,综合创新,对鲁迅与胡适所体现的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分进行融合与升华,正是创建新的中国现代文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代社会学者属于在现代教育体制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他们身上显示出这批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获得了比较系统而完整的西方学术训练。这个特点影响了他们的为人和治学以及对国家与世界的看法,也最终决定了他们个人的命运。同其他专业的学者相比,社会学者选择了社会学这一"经世济民"的专业,各种新旧传统、东西方文化、科学与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特别鲜明地体现在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5.
"用学术讲政治"是新时期党校教学培训的新方向、新要求。本文通过厘清学术与政治内涵,在揭示两者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教学经验,探讨"用学术讲政治"的原则、基本要求和具体方法,以期加深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认识并贯穿到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再度繁荣,知识分子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成为欲望的奴役者和既得利益者。"反右"和"文革"题材的发掘和重新书写是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一个重要突破,新世纪作家不回避政治灾难的巨大毁灭性和沉重打击,更表现了灾难之后精神创伤的无可救赎。  相似文献   

7.
今天看来,胡适的意义不仅仅在白话文上,更在他对文化讨论所奉持的文化态度和文化方式上。宽容作为20世纪我们最稀缺的精神资源,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中几乎是由胡适单体呈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形象!可惜,上述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文化态度及其方式上,比例是1:3。这样一个格局,便注定该运动的主导方式是陈、钱、鲁而不是胡,而这个运动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也是陈、钱、鲁式的,而非胡适之式的。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着党的各项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尽管在思想改造的过程中有一些缺点,但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并且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大同思想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如何厘清学界的研究分歧,进而揭示出大同思想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真实影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及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大同思想对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学术分野学术界关于大同思想对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影响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学术分野。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想,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为了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与正确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必须有效结合中国梦主要内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各项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以"中国梦"为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另外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并依据"中国梦"的原则和内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以促进问题的不断解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冯文全  李欣宇 《现代妇女》2014,(3):218-218,207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知,他们本该以深厚的学养和勇敢的担当积极关注社会公共生活。可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大众文化的流行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中国知识分子走向了犬儒化。时代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现代的知识分子,在多元文化时代要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同时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积极介入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现实保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劫持民主"这一民主化前景影响了美国在中东推动民主的热情,这似乎印证了民主化问题上的"中东例外论".然而,伊斯兰教与民主的关系并非结构性冲突,二者对立关系的成因是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相互建构的共有的敌对观念.政治伊斯兰的分野和转型使不同派别对于民主的态度出现分歧,美国对政治伊斯兰党派态度的转变也有利于其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朱静 《社会学》2009,(4):60-64
在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转向对文化的关注时,对知识分子的阶层划分以及其政治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和理论建构。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知识场域命题和古尔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命题,通过引入文化资本的概念,对以知识统治为基础的新的划分标准作出了自己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观点的梳理,比较知识分子的知识使命、政治使命和知识分子是否已然成为权力阶层的理论,从而论证他们的理论为阶级划分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从经济统治到符号统治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4.
马琴琴 《现代妇女》2014,(5):308-309
网络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它具有多元性、全球性、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交互性等显著特征。凝结的政治资源为政治民主提供契机;身份的平等为政府创建"阳光政治"提供平台;网络的民主空间提高公民政治表达自由度;非理性行为造成其政治态度畸形和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5.
汉武帝笃信巫术,并把巫术当成一种追求他的理想抱负和情感需求的工具。巫术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汉武帝对巫术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对巫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喜"到"疑",再到"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青年知识分子是青年群体中掌握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优秀分子,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有生力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它代表着科技的未来,将在祖国四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年知识分子工作,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在市城调队等部门的协助下,利用调查问卷和组织座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于今年八、九月份在全市范围内抽样调查了2500余名青年知识分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政治上要求进步,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事业进取心和时代责任感较强,对现任工作表示满意,工作能量发挥较好。但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的政治冷漠心理有蔓延扩大的势头,政治信仰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在26—30岁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分子中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大多数青年知  相似文献   

17.
魏文一 《社会学研究》2016,(4):169-192,245,246
近代中国面临社会结构瓦解和人心困顿的双重危机,承担社会整合和道德教化职能的传统绅士日趋没落,而倾向变革的知识分子则采取了刚健有为的入世态度。在此背景下,梁漱溟系统地建构了一套"刚"的人生哲学,统合人性论与历史实在,并回应了东西文化的争论。一方面,"刚"以"浅易"的普遍抽象的意欲出现,成长为"艰深"的人生态度,统摄儒、佛、西三种世界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刚"的承担者的新知识分子,在"亲师求友"的团体中培育"刚"的人生态度,并从小群体走进农村社会,改造乡村。"刚"即梁漱溟孜孜以求的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硕士研究生是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政治公共课的学习满意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对某"211""985"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对政治公共课的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评价方式四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提高研究生对政治公共课满意度的对策,希望为高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适的家教     
胡适晚年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教的。"胡适和他的太太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长子胡祖望虽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远远未能达到胡适的期望。小儿子胡思杜就完全不成器了,读了两个大学都未能毕业,还染上不少坏习气,最终被美国当局驱赶回国。女儿素斐五岁那年患病,救治不当,夭折。胡适公务繁忙,无暇照顾、管教孩子,而他的太太江冬秀因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对孩子,无论是养育还是管教,都不甚得法。所以,胡适晚年说的这番话充满了苦涩和无言之痛。胡适对长子胡祖望的期望原本是很高的。1929年8月26日,胡适给胡祖望去信,当时,胡祖望即将去苏州读书。  相似文献   

20.
田立年 《社会学研究》2005,20(4):229-238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进路,即对公共知识分子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第二部分讨论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研究的政治背景,即其政治立场和政治经验;第三部分讨论波斯纳著作本身作为公共知识分子作品的意义,看所谓“波斯纳之箭”(波斯纳,2002:16)是怎样回头射向波斯纳这位射手的。需要预先指出的是,波斯纳特别强调,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方性”,他的研究范围限于美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而美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波斯纳指出,在美国以外的其他许多国家里,公共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