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筝历史源远流长,各流派奇花绽放,各地区古筝流派在演奏技法方面也各不相同。伴随时代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如若仅凭借传统的表演技法,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听众的多元化需求,需从新领域、创新性的探寻新的演奏技巧。本文通过分析古筝演奏技巧的发展,以此为基础提出其对古筝音乐风格的影响,为后续演奏技巧提升理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静旋,一位自幼练习古筝的湘妹子,把古筝搬到了法国的街头,忘情演奏。古老的东方文化在法国街头绽放。无论是她的演奏还是装束,都惊艳了围观的路人。音乐没有国界。彭静旋希望她的演奏能让更多人外国人了解古筝,感受中国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3.
古筝演奏是我国的一种古老音乐艺术形式,对于气与韵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传统美学的一种体现。为了保证演奏的具体效果,就需要寻找到气与韵之间的协调。所以本文旨在从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和韵分别入手,探究其艺术表达形式,提升对于古筝艺术的理解,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古筝演奏中,其音乐的意境犹如图画般美好,这就要求演奏者将演奏技巧融入到情感表达当中,创造出美的享受。如何能够让听众"情动之中",体会到筝韵的美感,这不仅仅是演奏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古筝教学的方向之一。本文就古筝教学中如何把握筝韵美进行了探究,以期促进古筝教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5.
<正>古筝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极为悠久,作为古老乐器之一,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记录,古筝这一乐器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广泛存在于民间。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历史怎么变革,古筝因其特有的音色和别具一格的韵味为历代人民喜爱。古筝在传统演奏中特别重视左手作韵技术的运用,主要演奏方法为右手弹筝左手作韵,右手主要在琴码右侧弹奏,左手辅以在琴码左侧润色,左右手相互配合,“以韵补声”使得古筝这一乐器极具东方韵味。古筝在不断发展中也因受地域文化、人文、语言等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本学期的文化人类学课程的学习,笔者试用文化人类学中涉及的一些原理性的概念和方法,并结合自身所学习的古筝演奏专业,重新醒视古筝这门艺术。结合社会状况、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地域性特征等方面对古筝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说到民族乐器,古筝一定会上榜,不仅因为它优美的旋律和清脆的音色,更有关于古筝的一个个感人又让人难以忘记的故事。古筝可以通过演奏来表达低沉委婉,同时也能抒发慷慨激昂,其张力十足的表演力也让它一直活跃在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舞台上。当然,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本文将通过对古筝艺术的阐述,来分析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筝流派众多,不同地域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和当地的人文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古筝的同时,学生也会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的特点.在民族乐器中,古筝又因音乐优美,表现力丰富,而有着上手快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从技巧方面讲,我国的民族乐器演奏水平与教育水平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本文对于学习古筝的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曼琴先生的古筝快速指序是在遵循传统指序技法原则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的一次创新,是古筝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提高演奏者的速度问题是其“新技法概论”的宗旨。他打破了传统筝曲中“对称性”的指法原则,使四个手都获得较强的独立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手指的作用,从而获得更为实效的演奏。此外,还应注意演奏中指法安排的重要性,它不是一蹴而就,更需要我们在掌握一定指法安排原则的基础上,慢慢的积累经验,用心去揣摩。  相似文献   

10.
<正>《云裳诉》是周煜国先生在古筝曲《乡韵》旋律基础之上改编扩展而成的一首现代古筝协奏曲的代表曲目,作品取材于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在传统筝曲的基础上,加以钢琴协奏,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创新意义。本文从《云裳诉》的作品概述、演奏技巧和情感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一、《云裳诉》作品概述1、创作背景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类乐器,千百年以来,古筝流传于中国各地。早在战国时代的秦国(今陕西省),古筝就已经盛行,当时被称为“秦筝”。后来,随着古筝的慢慢发展,流传到了河南、山东、广东、浙江、内蒙古等地。由于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寻找一个叫铁木真的女孩。因为杨宁远。杨宁远是个弹古筝的,很有本事,年纪轻轻就被称作大师,不过这厮最厉害的,不是让演奏古筝这种高雅艺术变得像流行歌曲一样红遍大江南北,也不是三十不到就能开巡回演奏会,而是他让大家都在找一个人。这个人,可能叫张小甲,也可能叫李小乙,因人而异。显然,杨宁远找的人叫铁木真,而我就是铁木真。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代古筝艺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下,演奏风格产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当代视角下的传统筝乐研究,是音乐表演理论中关于演奏风格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三个关键词的概念、涵义的界定和六大中国传统筝的渊源、音乐特征及技法特点的分析,引发了我们是否应回归传统筝乐的讨论及对当代视角下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更是一次对传统筝乐的致敬。  相似文献   

13.
古筝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民族乐器,古筝教学在我国也越来越流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如何提高古筝教学质量,优化古筝教学方法,成为古筝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古筝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了在古筝教学中实现"音乐"与"技术"交融的意义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外人眼里,民警的爱情应该是冷色调,但走近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同样多彩,他们的情感一样细腻。你无法想象姬志斌这个七尺男人会在晚会上,浅唱低吟地演奏古筝。你也不得不相信有"夫妻缘"之说,在成翠贞和姬志斌中间,有一种属于他们的气场,似乎无意间的举手投足,都默契顺畅得如行云流水。  相似文献   

15.
论古筝的教育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晓宁 《职业时空》2008,4(4):98-98
古筝音乐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古筝艺术逐渐成为我国优秀而悠久的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古筝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音乐爱好者的青睐。民族音乐工作者应加强古筝音乐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古筝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筝历史悠久,被很多人所喜爱。当前,古筝教学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少儿古筝学习更加普及。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少儿古筝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体会,认为少儿古筝教学应当结合少儿心理不成熟、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开展。  相似文献   

17.
周文平 《伴侣(A版)》2021,(10):38-40
把古筝搬到法国街头 今年26岁的彭静旋是湖南怀化人.父亲给她取这个名字,意为安静地旋转,静中有动,这很像她弹古筝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小时候,她最喜欢看古装剧里的女主角弹古筝,觉得古筝不仅声音好听,外形也好看.有一天妈妈带她去乐器行,想给她买个乐器,她的小手便指向了一架古筝.  相似文献   

18.
古筝在国内属于最古老的弹拨乐器的一种。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而当今古筝因其音色优美,又易于上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青睐。随着古筝教学的不断增加,对古筝艺术的教学和表演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自我教学的实践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9.
古筝作为一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民族乐器,已经在我国历史长河之中存在了2500多年,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的当中,一直被认为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我国民族音乐艺术逐渐走向国际化的道路,古筝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爱好者的青睐和喜爱,学习古筝的人也愈来愈多,因此高校古筝教学的方法就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高校古筝教学的具体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得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古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历史悠久的古筝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人文品质,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文化的兴盛,古筝文化如今却遭受到冲击冷落。本文分析了古筝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