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近三十年内百家争鸣,有关现代文学的起点、现代文学的边界、现代文学的重新命名、现代文学的文化研究方法是否可行诸问题,各家兑法不一,争论起来热闹非凡。蔡登山是来自台北的一位新文学史研究家。他研究中国新文学史,不似众多大陆学人着重理论问题的探讨与争鸣,而是通过自己扎扎实实的史料搜集与整理,将中国新文学史研究引向更具建设性和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2.
我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自1987年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4年了.研究会自1995年召开的第四届代表会议暨"阿拉伯的女性文学与阿拉伯文学中的女性研讨会",至今也已届6年.回想当年,那已经是上一世纪的事了.如今我们是站在21世纪的起点上,所以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今天的集会是跨世纪的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在研讨跨世纪的阿拉伯文学.  相似文献   

3.
周帅 《现代交际》2015,(4):75+74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А.И.Солженицын,1918-2008)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的优良传统,在其作品中为我们描绘出复杂的人性图景,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马特辽娜之家》《癌症楼》《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等,其作品超越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一本描述1918年大流感的书——《地球上的最后一座小镇》中真是生逢其时,本书在美出版之际,正逢亚洲禽流感疫情蔓延,病毒学家们警告大众,人类正面临新一波的流感爆发。因此,1918年流感也重新自历史中浮现,挤上焦点新闻版面。  相似文献   

5.
近几个星期以来,全世界都把注意的目光转移到了甲型H1N1流感的身上。人们对它的恐惧,让人想到了以前的SARS,更让人想到了1918年那场史无前列的流感大流行。《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这本书就是写的1918年的流感故事。作者约翰·M·巴里,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了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的瘟疫的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语言变革概括起来就是"白话代文言"。相对于文言文的模糊性、多义性、象征性、层次性和声韵特性,白话文具有口语化、精确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不同的文学形式对于语言文学的特性诉求不同,因而语言的变革定会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作用于语言的变革,推动文学形式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适与郭沫若的第一次见面胡适和郭沫若同为“五四”的健将。胡适虽只长郭沫若一岁,但胡适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步甚早。他在1917年初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随后回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而到了1918年8月,作为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相当于高中)学生的郭沫若,尚与去年已发生的新文学运动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现代文学传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成长和传播的历程,现代文学传统的特点。笔者认为现代文学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文学演变历程,拥有丰富的文学积淀和传统,具有多元、复杂和非连续性的特点,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文学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现代文学传统在当代所体现出的最本质的内涵是文学的使命,用最适宜的形式反映最真实的社会,表达人们最真挚情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文学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出名于民国七年,也就是1918年。这年四月,他写出了小说《狂人日记》,刊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抨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一夜成名,被视为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之急先锋。这一年,鲁迅38岁,已经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工作了6年,在北京独自生活了6年。名气大、高收入都是1918年后的意外之喜,那么未成名之前的小公务员鲁迅(那时还叫周树人),都在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何仁勇 《老年世界》2013,(21):38-39
1914年,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为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后战火延烧至亚洲、非洲,波及人口达15亿以上,到1918年11月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起源,并结合具有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分析划分出中国近代文学的不同流派,从而实现对现代文学思潮的细致的、渗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1918年至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以往的估计是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至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06,(18):31-31
曾世英,1899年6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熟.1918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从20世纪30年代起.与丁文江、翁文灏合作编绘《中国分省地图》获得成功.成为中外知名的地图专家。1994年辞世,享年96岁。  相似文献   

14.
安岗,1918年生,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1948年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新华总社负责人,1955年创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并任主任,1959年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记协书记处书记,1978年创建中国社科院新闻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中叶,在大陆文坛动荡不安之时,偏安一隅的台湾文学,生发了新的果实。60年代的台湾文坛承续了二十世纪初大陆的现代文学思想,各大社团流派和现代杂志风起云涌,其中不乏台大以白先勇、王文兴等主编的《现代文学》刊物。《现代文学》已然成为当时台湾现代派作家一个重要的创作阵地,对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军队退休女干部,1986年从部队退休.当时我虽离岗了,心却不服老,心中仍然希冀着新的起点.当在职干部纷纷报考自修大学时,我也不甘落后,希望能一圆年轻时没能实现的大学梦.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我终于成功地取得了汉语言文学大专文凭. 三年的努力学习和大专文凭的获得给了我极大的自信。我在20世纪60年代曾参加《解放军文艺》组织的文学创作学习班,跟随编辑到上海、北京、山西等地实习采访和练笔写作,并在编辑指导下,于1967年在《解放军文艺》先后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田莹娟 《现代交际》2003,(10):42-43
在成为同事之前,我和江寒做了四年的大学同学。其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他。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我觉得无法为对他的这份感情找一个确切的起点。也许是在我刚进校门他从我手上接过大大的行李包的时候,也许是在上课时他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的时候,也许是看他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也许是和他在校园里无数次偶然相遇的时候。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胆怯啊,守着一颗自以为应该矜持的心,站在原地默默地张望徘徊。明明是等待着一个开始,却总把一切都当成结束来对待,固执地、懦弱地、可笑地营造着自以为是的洒脱和淡然,而不敢向前一步。  相似文献   

18.
在阿拉伯现代文学和非洲现代文学中,苏丹文学是活跃而富有特色的一个部分。如果我们把苏丹现代文学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末苏丹现代诗歌,便是这棵大树上最发达、最旺盛的枝干。目前阿拉伯文学评论界专门论述这一题目的专著不多,本文根据所能接触到的作品和资料,试对苏丹现代诗歌的发展及其主要流派进行粗略的概述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书波 《老年人》2005,(5):17-17
我尊敬的战友——田平烈士,是河北省栾城县王代枚村人。他1918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队伍,同年入党。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最为艰难的时候,他被安排到冀县敌工站担任副站长。在冀县,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灵活机动地开展武装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反  相似文献   

20.
柯云  丽阳 《老年人》2007,(6):40-40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1899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今醴陵市)阳三石乡。1918年,18岁的李立三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湖南护国军一支队三营七连当文书。8月上旬的一天,他受营长指派,乘马前往衡山护国军司令部送一道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