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流行语生态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语成为人们的生活文化元素,比如当下"做人不能太CNN"是最正义的;"很X很XX"是最无敌的;"史上最牛XXX"是最绝对的;"为什么呢""你太有才了"是最通俗的……套用电影<大腕>里面的一句台词:"嘿,要是不说两句流行语,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相似文献   

2.
年度流行语是社会在特定时期内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各方面变化作出的一种文化反映,折射出社会群体的现实状况和价值追求。在社会群体普遍接受年度流行语的同时也要警惕"丧文化"糖衣炮弹的攻击,把握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并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使流行语成为促进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通过对2018年度流行语的时代特征、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以期可以积极引导流行语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顺应人类交际与文化传播的需求,网络流行语随之衍生出新的词汇和短语,极具社会文化特征。网络流行语不仅仅可以表达时代发展特征,也可以表现人文思想。为了探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化,本文将从交际的角度分析2017年的最新网络流行语语征。  相似文献   

4.
于洪涛 《职业》2014,(17):178-178
现今社会,网络流行语已经从网上逐步走向网下,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呈现出与我们的生活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现象。网络流行语反映了当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各种情绪和观点,可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社会的文化、大众心理需求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网络流行语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这种文化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流行语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流行于高校大学生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话语,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某种本质性特点及大学生的普遍心态。大学生流行语的价值取向表现出兼容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特点。负面词汇流行语是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同时,大学生并不会偏重某一方面的流行,而是兼容了正负面的影响。大学生流行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成为大学生社会文化心态的表征符号,为我们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价值取向等问题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青年网络流行语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广泛使用、流传、熟知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来展现自我、参与社会、关注现实。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面对青年网络流行语,我们应通过利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观青年心态;通过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提高教育实效;通过建设网络文化,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说话之道是值得与人分享的,蔡康永将说话之道归结为"另一半快乐,我才能快乐"。说话,是获得幸福的魔法。如果你有机会向蔡康永请教与另一半的说话之道,你会问蔡康永哪些问题?也许你的困惑在于,与另一半说话的尺度在哪里?为什么我说什么,TA都没有反应?为什么TA和我说话越来越少?我们越来越迷茫,到底哪儿出错了?为什么我这么爱TA,却无法和TA正常沟通呢?本刊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蔡康永,探讨与另一半的说话之道。作为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蔡康永表达了他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主流表达"悄然改变,特别是微信、微博,大量网络流行语涌现,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网络洪流,并在文化交流和传播领域快速渗透,使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成为各专家学者全新研究课题。鉴于此,从生态学视角,深入分析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分类,并结合全球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方法,在传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为中外网络文化交流提供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9.
贾丽娜 《现代交际》2014,(1):251-251
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幸福就是对好好活着的一种感悟,一个无可代替的理由。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福贵面对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种种苦难,他又是怎样勇敢面对最终为其"活着本身而活着"。余华通过福贵旨在寻找的某种生存方式,它经由"活着"二字召唤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10.
"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标、套路、葛优躺……"日前,《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2016年网络十大流行语.这十大流行语中,除"供给侧、工匠精神"外,其他8条均来自于网络,或由网络赋予了新的含义, 2016年成为历年评选中网络用语入选最多的一次.年度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其实正是洞察年度表情的一个最佳维度.比如"供给侧"工匠精神"等,这些流行语都与政治经济相关.像"葛优躺"小目标"等,则主要立足于普通公众的视角,以草根眼光洞察和审视社会,从而做出的娱乐且戏谑的评价.不管如何,不同流行语的存在,其实并不是刷存在感,而是紧扣了时代的脉搏,传递出了时代发展的旋律和声音.  相似文献   

11.
《安家》2007,(10):264-267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的标志之一,绵延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其中也包括我们的建筑文化,正如著名建筑师籁特所言:"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我们建筑正是向世人展示着我们民族的艺术之美.作为传承千年建筑文化的地产行业,在新的世纪里不仅集中了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质内涵,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同性恋会成为一种时尚吗?如果我们把时尚理解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答案是为什么不呢?这个时代所崇尚的是什么呢?虽然它披着五鞭六色的物质的外衣,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剥离看到它的精神内核,那就是“自由——精神上的无拘无束和个性化的生存”。尽管“自由”这个词自打我们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就因为出现过多而有了某种泛滥的趋势,但由于它的地位实在重要,所以我们还是不得不强调,拥有自由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黑种人和自种人一样平等地享有,贫穷的人和富有的人一样平等地享有,卑微的人和显赫的人一样平等地享有,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一样平等地享有。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时尚”在某种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型的语言类型,其具有时代性、生动性、创新性等特征,是网民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它传播和表达了广大网民的思想情感,因此,许多网民都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聊天,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之下,网络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网络流行语的受众群体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开始表现出对网络流行语的极大热情,大多数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引起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本文就针对基于网络流行语影响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具有时代特征的流行语能深刻展现改革的渐进细节。流行语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现实反映,它既吻合了变革的节奏,又贴近了时代的步伐。“联产承包”、“现代企业制度”、“价格闯关”、“价格双轨制”、“大锅饭”、“下海”等一系列流行语编织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改革主线。“倒爷”、“甩卖”、“洋插队”、“民工潮”等等流行语又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的本体论问题使得对其讨论陷入了结构论与建构论争议的泥潭,进而限制了研究视野。借助破坏性展演的概念,我们可以还原抑郁症现象:虽然抑郁症发作破坏了社会互动秩序,但它也是患者真实自我和内心极度痛苦的表现。从这一角度来看,每个社会必然存在情感极度痛苦之人,他们以破坏性展演的方式表达和呈现自我。但社会存在一套套规制情感表达的规范,不容许破坏性展演反复出现,这在社会展演理论的视角下可被视为文化脚本。这些文化脚本赋予患者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破坏性展演发生后,引导患者以规范化的方式表达痛苦。相比于陷入抑郁症本体论争议,在展演理论的观照下,探究当代社会理解和应对抑郁症的方式及其产生的后果更加合宜且紧迫。  相似文献   

16.
温馨     
梁晓声 《中外书摘》2008,(10):43-44
温馨是纯粹的汉语词。近年常读到它,常听到它;自己也常写到它,常说到它。于是静默独处之时就想:温馨,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某种情调吗?是某种氛围吗?是客观之境,抑或仅仅是主观的印象?它往往在我们内心里唤起怎样的感觉?我们为什么不能长期地缺少了它?  相似文献   

17.
人类表达是一种立体的表达,在具体生活中只借助一种表达手段的情况很少见,因此更多的时候是多种表达手段参与的丰富的全面的表达。这样能够消除很多误会和歧义,更利于我们准确方便地交流。可以说正是"无关之关"表达的局限性给了"有关之关"表达存在的空间,二者的互补性可以让我们把一件事情和一个意思说的更明白,让对方更清楚准确地了解我们的表达内容。正是二者的有主有次、协同互补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比较完善的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大背景下,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兴起,网络流行语也随之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其中较明显的就是汉语地域方言对网络流行语的渗透,这些汉语方言因其极具表现力、富于生动性并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特点而受到众多网络使用者的喜爱,因此,方言网络流行语在网络流行语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现象,本文对网络流行语中的汉语方言展开研究,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汉语方言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现状、方式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的普及与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产物,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升级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流行语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际。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别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使用情况与其生命力的关系,并且对网络流行语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从而深入探求网络流行语生命力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一个思想家与批评家的眼里体察这个时代与社会问题,不失为一个直接的方式。1998年摩罗推出他的首部作品《耻辱者手记》,对传统文化与知识分子的批判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灵震撼。他把这本书称为"一个民间思想者的生命体验",借底层的生活经历表达出一个底层知识分子对于良知、正义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