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长期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但其中的女性角色却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尽管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西游记》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主要从整体形象上进行说明,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本文尝试对《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妖、佛、世俗女性这三个类别。由于妖的数量较多,又将妖分为妖女与妖妇两类。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与《红字》两部作品是英美文学历史上的不朽之作。两位优秀作家托马斯·哈代和纳撒尼尔·霍桑栩栩如生地描绘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分析和对比两部作品,从多角度剖析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相似的悲剧命运和悲剧成因,引发后人揣摩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全文选取现当代小说中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老舍《月牙儿》中的"她"等三个典型妓女形象加以论述,从她们的悲剧经历中分析出,造成悲剧的原因,概括出旧社会的黑暗丑恶对妇女的禁锢及摧残,说明作家与人们渴望光明美好的降临。  相似文献   

5.
方方在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景》被标杆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从《风景》中的女性人物入手,结合故事的叙述背景,来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是部杰出的作品.本文将从女性觉醒角度分析这个故事中的女性外部觉醒和内部觉醒.  相似文献   

7.
《平乐镇伤心故事集》收录了颜歌2008年至2015年撰写的五篇中篇小说。从《白马》中的小女孩蒲云,到《奥数班1995》里的母亲刘启华,颜歌在这本故事集中刻画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笔者拟从女孩、母亲、离婚丧偶的女性不同角色来分析颜歌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所讲述的内容围绕着"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而展开。《围城》的创作是从男人的视角看待婚姻和社会,以男性视角对女性形象进行审视的。本论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从性别视域针对《围城》展开研究,以女性视域和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为切入点,探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精神世界及生活状态,重审《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从《孔雀》《立春》到《最爱》,顾长卫用三部影片刻画了大时代下小城镇中的三位女性命运,并以个性化的叙述者以及众人围观场景塑造了不断挣脱束缚,渴望困境出逃的女性生存寓言,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蓝、黄、红三种极具色彩感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1.
4月特别提醒     
《老人天地》2008,(4):1-1
4月1日: 西方愚人节4月4 日:清明节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0日:谷雨4月23日:世界图书日本月娱乐●老舍话剧《月牙儿》上演被媒体称为"三高组合"的斯琴高娃、高亮及高榕三大主角参演,斯琴高娃自导自演的首部老舍话剧《月牙儿》,将于4月中旬登上北京舞台,也是为向明年即将到来的"百年话剧"致敬。  相似文献   

12.
《嘉莉妹妹》描述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出来到城市谋生,最后成为名演员的故事。在小说中同时出现的还有几位女性,赫斯特沃太太、杰西卡和敏妮,她们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中的一些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以上几位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的分析,研究各阶层女性在20世纪时所处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源氏物语》是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通过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古典、文雅的文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平安时代的风俗人情、市井百态,包括婚姻形态。以《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爱情、婚姻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平安时代日本京都贵族社会的婚姻形态进行总结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4.
萧红名篇《生死场》从女性独有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地区传统女性的现实生活,观察女性在"生"与"死"两极中的徘徊、无奈与臣服。研究从传统乡土女性的定位如"无名者""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与"生殖链条上的牺牲者"三个角度切入,结合时代背景和文本分析,阐释女性在中国传统乡土中的命运,且对女性地位的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吴美洋 《现代交际》2014,(10):70-70
《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与《爱情故事》中的詹妮,展现了美国女性在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的生存状态下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她们坚贞不移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爱情也成为了女性们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作为战火纷飞时代一名异类作家,其作品与当时革命文学创作不同,着重展现社会地层人物的心理状态和"传奇"故事。作者习惯用日常琐碎小事的描写来反映女性生存境地的艰难,并通过男性形象的畸形化来衬托女性悲剧的本源。《金锁记》与《怨女》是作者对同义素材进行不同创作的两部小说,虽然两部作品写作手法不同、艺术技巧不同,然而小说主人公七巧和银娣的悲剧命运却又异曲同工,本文主要对《金锁记》《怨女》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女性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7.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路遥的文学创作生涯尽管不算很长,但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的丰富和感人的程度来看,都有一定的个人特质。本文主要基于《平凡的世界》,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者劳伦斯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以《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一个时代的体现,能够在深层面反映现实,使得人们在心灵上达到共鸣。《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广为流传的小说,其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文风以揭露社会社会现实、讽刺黑暗的统治阶级为主,作品主要围绕男女青年的婚恋故事而展开。《曼斯菲尔德庄园》被称为简·奥斯汀作品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部小说,理由与出发点是极为丰富的。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小说,能够得到作者对于小说环境最深层面的体会与思考,现实主义角度作为文学作品分析的重要思维方式,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以《曼斯菲尔德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主线几乎就是围绕几位女性人物而展开的,以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对于小说的探究分析,有着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兴盛,使女性主义者开始挖掘过去文学批评中被忽视的女性问题,而对民族主题和女性意识间关系问题的重视,成为女性主义批评挑战父权传统的文学史书写、介入八九十年代重写文学史进程的一个切入点。在这一背景下,民族主义和女性主义关系问题,成为解读《生死场》时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生死场》中的民族寓言与女性书写,并非全然冲突,而是存在着并行不悖之处,这也正体现了彼时萧红徘徊于左翼创作和女性书写之间的特殊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