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韵诗以"清远"为尚,明白"清"与"远"的具体含义是真正理解神韵诗的先决条件。本文即对神韵诗"远"这一特征进行解析,从它的文学表现形式和对诗人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着笔,打通"作者——作品——读者——作者"的三角回环,加深对神韵诗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各国译者的创造性劳动功不可没.译者是“离作者最近的人”,作者对译者的信任与尊敬,译者对作者创造性的“背叛”,增进了二者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使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共生、互利互惠的关系,最终令莫言的作品成为世界的文学,在西方世界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作者—译者—读者的三元关系出发,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二重性,并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再创造,以传神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4.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简单的、肤浅的反映,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文章从主体意识、文化意识、读者意识、素养意识以及生态意识等层面,探析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双十一"系列新闻报道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中美媒体对"双十一"系列新闻报道的不同看法,旨在揭露语言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从而提高读者的批判意识,使读者对"双十一"事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丁洁瑶 《现代妇女》2014,(6):286-286
对翻译的主体研究,经过了从译者主体到以原作者、读者、译者的多元主体。主体间性为翻译多元主体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阐释学视界融合理论为怎么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理论的研究,认为译者要不断检验、深化自己的视界,走出自己的封闭的视界,站在原作者的历史视界上对译文进行阐释,并最终达到读者、原作者、译者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雷雨》的英译,对比研究两个译者是如何理解原文作者的明示,并将这种明示传递给译文读者,实现最佳关联,即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计宇  郝林 《现代交际》2010,(12):62-62
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使其成为"爱的枷锁",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半个世纪以来,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林林总总,学者们从家庭结构类型、父母的情绪智力、孩子的自身特点等诸多方面对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这些研究大都从外显层面去研究亲子关系的形成,而没有把亲子关系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家族系统中去深入研究形成各种亲子关系产生的内在的、隐性的原因,因而无法从根源上让父母意识到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行为模式的根本动力所在——"家族内隐藏的力"。  相似文献   

9.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和《城的灯》结尾都是主人公在城市功成名就后回到老家却发现:家是回不去了。"回不去"一是说随着纵向时间的推移,家乡已物是人非,跟记忆中的摸样千差万别。二是说主人公在城市摸爬滚打中渐渐浑浊了心灵,心境杂陈,朴实无华的本真再也找不回了。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背叛了最初的自己,既然已经回不去,如何好好地走下去是作者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翻译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构建出了翻译活动中多个认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为翻译的主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选取《远大前程》的两个译本作对比,通过具体的语言层面的分析,揭示在翻译过程中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表明翻译过程是各个主体之间的交流过程,每个主体都不容忽视,且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1.
老唤 《中外书摘》2000,(3):54-56
本文作者是长期生活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剖析日本文化中一个独特而又不常为人或不屑为人提及的现象——大众化的嫖,揭露和批判了日本社会的阴暗面,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日本。  相似文献   

12.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与自然环境进行类比,译者能够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出发,追求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和谐,从而实现"三赢"的结果。用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依据,以白睿文的To Live(即《活着》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作品中对熟语的英译,包括其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效果等。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与自然环境进行类比,译者凭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从语言、交际和文化三个维度出发,追求作者、译者、读者三方的和谐。中国特色文化词汇是政治文献英译的主要内容,其翻译效果对于国家文化的传播影响力和国家形象来说十分重要。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对政治文献的中国特色文化词汇英译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唐金燕  刘玉涛 《现代交际》2010,(12):44-44,43
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当二者不能两全时,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相似文献   

15.
翻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交际,传递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研究翻译活动主要是为了使译文传递的信息与原文更贴切,使原文读者、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达到共鸣。从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因为译者翻译文章是非常繁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解码","重新编码"等就能够完成的。当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在翻译人员的大脑中运行时,翻译者潜意识地解码,编码,使翻译的文章不但满足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且又迎合了读者的期待。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即是认知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框架"之一。因此,我们只有在框架理论的前提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才有意义。本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出框架理论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指引影响着翻译过程,最后结合文献、所学教材及平时的翻译经验,总结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与"天下"论的若干分歧在赵汀阳先生的长文《天下秩序的未来性》中,赵先生指出:第一,在"应然"的层面上,全球伦理的实践主体应当是"世界自身"而不是特定民族国家;第二,在"实然"的层面上,民族国家依然是伦理实践的当然主体,而且,由于诸民族国家的不可摆脱的自利性,民族国家之间的博弈将难以对全球利益作出一种恰当的关照;第三,因此,未来的天下秩序建立的希望,便取决于人类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从上述"实然"阶段慢慢进入上述的"应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译者的任务》原语德文本出发,通过分析其英译本,发现目标文本即英译本与原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有所出入,在此做简略探讨,并就此提出了一点意见和建议,旨在启示读者阅读译本的同时,不要忽视原文本,以免造成误读。  相似文献   

18.
董淑新  张瑾 《现代交际》2012,(10):51-52
有"学者小说"之称的《围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引起了很多国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运用了大量的幽默语言,让读者在为幽默捧腹大笑的同时,能够深刻领会到作者的用意。但是,这些幽默语言的运用却为《围城》这部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同时保留原文中幽默的效果并且传达出作者的深意是译者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围城》及其英译本作为个案研究对象,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观,在跨语言、跨文化和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活动中,再现各种幽默线索,以保证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方式将交际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使译文具有同原文一样的幽默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周领顺教授构建的"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取译者行为和文本主客体结合的研究方式,对花卉名称翻译作出描写性研究,以期总结出花卉名称翻译的一般规律特征。结论是:花卉名称翻译的"务实"大于"求真",译者的社会性大于语言性。  相似文献   

20.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其外译对于构建"中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形象学视角对比研究《论语》许渊冲译本、辜鸿铭译本、理雅各译本与亚瑟·威利译本中对重要概念"君子"的英译,对不同译本所构建的"君子"形象特点进行描述,发现各译本"君子"形象有所差异,并从社会文化和译者个人因素角度分析差异成因,进一步说明翻译对于形象塑造的作用,为中国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