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灵志  蒋振世 《职业》2013,(18):16-17
本文充分利用职业元素,多角度、多渠道创设与工作过程相应的职业情境,尝试教学语言转化为工作语言、教学内容转化为工作任务、教学课堂转化为全真职场、学生练习转化为作业工单四种策略,使数学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有机结合,构建了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学习课堂,让项目引领知识,让任务深化内容,让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让中职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胡娃娃  胡微微 《职业》2020,(10):79-81
中职德育课教学把"融合学生专业"与"培养职业精神"相结合,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方式和职业培养模式的变化要求.依据校本实际,立足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践,探求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职业精神的最佳契合点和结合方式,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落实德育课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科育德功能,助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林慧涵 《职业》2024,(7):65-67
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行业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本文分析提出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包括项目化学习设计、行业导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跨学科整合教学以及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在语文教学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谭昆峰 《职业》2012,(18):39-40
Linux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Linux的基本知识、技能,又能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教学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Linux课程教学实践,笔者对当前Linux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如何在Linux课程教学中应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证明,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罗沛笙 《现代妇女》2014,(12):132-133
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为高职教学界所重视,近年来在实践层面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高职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在人才培养以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学生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都会得到提高。在高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断学习,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网络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教师视野,与学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专业课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提高教学质量,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马宇琨 《职业》2016,(5):117
本文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阐述了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虚拟实践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英语语言技能、拓展职业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业困顿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的负向感受,会伴随职教本科生学习、求职、入职的全过程。职业院校通过学校规训向学生植入职业锚,但学校教学反而使学生丧失胜任职业的信心。朋辈交往过程中,学生会以兴趣爱好或身份“势差”为名主动调整社交网络,扩展自身职业进路,但周围环境易导致学生陷入“浅尝辄止、技能不深”的困局。步入职场,职教本科毕业生会首先渴望觅求本专业领域的岗位,但又由于资质过剩问题,引发其在职业选择上的矛盾。整体上看,机械式的教育方式通过规训、宰制改变了学生对职业的真实理解,为此需要发展福柯的反抗策略,为学生的“斗争”与“归顺”寻求铸造职业锚的中间栖地。具体而言,可通过理性探求与理智突围破除惯性学习与求职思维,凭借内在追寻与外在协调相融的方式让个体的职业价值更具韧性。  相似文献   

9.
罗艳 《职业》2016,(14):135-135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近些年来中职院校重点发展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本文从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1.
史杰  雷有杰 《职业》2016,(6):54-55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导出相关学习任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质是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对接和转化.本文探讨了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梁钢 《职业》2012,(15):30-31
在汽车电气课程教学中运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典型的"职业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职业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海梅 《职业》2014,(27):16-17
产生于移动信息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微学习概念孕育着一场新兴学习革命,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在职业教学中注重微学习,能改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文章在剖析微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学习在职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构建了微学习在职业教学中的构架设想,并探讨了微学习在职业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唐晓东 《职业》2012,(20):62
本文从明确培养目标、采取"一体化"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加大技能考核比重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实践教学以及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高校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学生应用能力在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常以个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等方式表现。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交往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非技能性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真正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是当前应用型高校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应用型高效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李曰芹 《现代妇女》2013,(11):134-134
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被企业认可了,那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目的所在。我们物流管理专业本着从企业需求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着重从培养和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从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拟教学到课程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职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洪宝玲 《职业》2016,(26):130-131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语文的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职语文将语文特性和职业化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专业性.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语文职业能力.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技工学院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这个连接点就是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出了大量的尝试,而"即学即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即学即用、网上创业,紧扣区域、网络推广"的专业定位,采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创业活动"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以创业实战应对风险的训练,使学生成为适销对路、具备创业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本文就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黄永济 《职业》2013,(21):128-130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从电子技术中感悟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以《易经》中太极阴阳宇宙观为主线,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到电子技术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中,致力于丰富与创新“一体化”教学内涵,改深邃难懂电子技术课堂为中华文化鉴赏的艺术殿堂,力争化理论为文化、变技能为艺术,最终达到提高技工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邓红红 《职业》2014,(30):31-32
中职英语教学一直是中职教育的一个大难题。上中职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怕学习英语,英语基础薄弱。本文主要结合学校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中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在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中结合行业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与强化,并将审美教育、素养教育贯穿其间,从而探索出适合中职英语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