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社会工作视角与基层党建视角的基础上,引入了空间生产视角,报告了苏州W街道城市党群服务中心的空间形态现状。从分析治理主体与生活主体的选择结构入手,揭示了从空间治理化到空间生活化,再到治理与生活一体化的党群服务中心空间生产逻辑。城市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治理与生活一体化空间的宏观依据在于,以治理组织生活和以生活影响治理是新时期城市良善政治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得以形成的两个相互勾连的支柱。通过W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个案的拓展分析,实际建构并初步应用了"治理与生活"理论视角。未来可以通过历史分析、案例比较乃至与国外城市"功能等价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阐明党群服务中心空间生产中治理与生活的互动逻辑。  相似文献   

3.
街道空间作为山地城镇空间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多重复合的城市功能与立体化的空间形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山地城镇街道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山地城镇特定的城市更新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突出自然要素、重构新旧城市肌理、优化街道界面等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空间是行人心理认知的核心载体,界面虚实关系的不同自然带来空间形态的差异,据此建立有关街道界面虚实特点的“界面节奏—心理认知”研究框架。在心理物理学的理论框架下,结合感受测量原理与空间知觉理论,得到街道界面节奏的“物理量—心理量”测算方法。以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心理认知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界面的中断次数、界面空间的延伸程度是最受行人瞩目的界面节奏特点,据此构建了频率与幅度参数相结合的定量方法,可为城市街道空间与行人心理认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历史古城中因人流分布不均衡带来的街道空间活力问题,以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为技术手段,选取平遥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测人流与空间句法模型指标的回归分析得出与实测人流关联度最高的句法参数,探讨平遥古城街道空间形态和商业的空间布局对人流空间分布的联动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平遥古城的大尺度空间构成效率与人流量强相关,行人出行活动的差异是低效的街道空间形态和不完善的商业等级结构所导致的。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织补道路网络结构与锚固局部商业核心节点的提升策略,旨在为历史古城的发展和保护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视角的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人居环境科学,选取中国古代都城为案例,对其空间形态结构、空间组合模式以及人居环境视角的空间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形态结构,由分散式的"团块结构"逐步向集中式"嵌套结构"演化,由不规则向规则而后向不规则演变;空间组合模式,节点要素的数量不断丰富,路径系统由单一向多层级演化且成为城市形态的发展轴线,空间区域由简单的区域分块向综合性的空间组合模式演变;人居视角的城市空间模式,秦汉人居建设中运用轴线法则,魏晋南北朝"规划图"的出现标志着都城人居环境建设新水平,隋唐人居营建范式成为经典,"里坊"成为居住功能区,宋元街巷代替里坊,夜市使得中国开始了全日制的人居生活,明清"合院"单元、胡同体系、街道系统、"轴线"城市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最完善的人居环境营建系统。  相似文献   

7.
基于已有"街道城市主义"研究中以街道为个体的城市空间分析、统计和模拟的框架体系,论文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以贵阳市老城区核心区域街道为样本,运用街道活力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分别探索公共服务性街道、商业性街道、居住性街道、交通性街道和混合性街道活力的外在表征,研究各类街道活力构成因素的量化关系.研究数据表明,与行政中心、商...  相似文献   

8.
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聚集城市更新的重要问题,发展了数据增强设计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城市街道空间品质评价与更新的实践研究。以杭州市上城区为实证,设计了“品质评价——空间分类——规划指引——更新时序”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更新的技术框架。基于多源数据的应用,建立了主观感知出发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和客观街道空间形态分类相结合的现状认知方法;设计了以“街段单元”为更新改造对象的针对性更新规划指引;提出了基于街道重要性的更新改造实施时序。充分发挥了多源数据在城市街道空间现状评估、更新规划和管理实施中的增强作用,为我国城市的更新规划与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村镇聚落形态测度及体系识别是村镇转型与重构的基础与前提,基于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及统计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空间分布及形态分异两个维度测度识别宜城市村镇聚落形态格局,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宜城市形态类型划分为“小规模高密度岗地散点散布型”和“大规模低密度平原团块集聚型”两类。在形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选取南营街道和板桥店镇作为典型案例,从功能关系—场所关系两个维度分析村镇聚落空间体系结构,分析认为主要可以分为“弱中心网状路网团块集聚型”和“单核心枝状路网散点散布型”两类,并从形态格局及体系结构两方面分别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菂  石一杉  王正 《城市观察》2023,(3):94-109+162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以及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文章基于詹姆斯·吉布森的可供性理论,从“供”与“需”的角度研究儿童与社区街道环境之间的感知—行为—交互关系,分析区域内儿童街道感知和儿童认知与行为特征,尝试发现社区街道为儿童提供的积极可供性以及儿童需求与各环境要素可供性表现之间的差异,挖掘街道空间在激发与使用者(儿童)互动方面的潜在价值,为实现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街道精细化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地处半干旱地区,塞上老街片区是呼和浩特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步行街区之一,受气候影响,夏季人流量集中,春秋过渡季人流不稳定,因此梳理其过渡季微气候整体环境形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可持续步行街道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街道形态特征,结合实地调研和微气候数据采集、ENVImet模拟、SPSS相关性对比分析,探究微气候变化机制,总结微气候营造策略。研究表明受试街道长宽比、高宽比及走向均对其过渡季微气候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空气温度、瞬时风速对人流量影响显著,并确定街道适宜高宽比为0.5—0.75,长宽比为70,街道形态以东西走向为佳,依此构建适宜的街道形态雏形。鉴于历史街区保护原则,在原有风貌基础上,合理增加街道绿化,根据软件模拟结果,确定绿地面积以占地5%为宜,乔—灌—草双侧式绿地结构对温度、风速总体调控较好,适宜采用乔灌比7:3、常绿落叶比4:6的植物配置,以提升街道游览体验、改善街道生态环境,为半干旱地区未来地域性街道生态性营造及街区可持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城市主义理论体系下的"精明准则",具有人居环境要素分类和空间形态分形控制理念。基于断面分区理论、描述空间形态过渡特征的"城乡断面图"(rural-tourban transect)分类图式系统,是其核心的空间操作和管理实施工具。文章从断面图的概念及内涵入手,概述了其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精明准则的形态设计分类特征,分析了城乡断面图的构成要素、类型特征、表达形式及作用机制。最后,讨论了城乡断面图在设计管理、实践操控等方面的价值和优势,及对我国当下城市设计发展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街道作为城市基层政府及行政管理的末端,街道体制改革实质是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建设问题。新世纪以来各地都在探索街道体制的改革,并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模式。本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街道改革模式进行分析,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及发展空间进行讨论,从中分析我国城市街道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并就进一步深化和推进街道体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强调街道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坚持社会本位、社区自治;坚持政社分开、各司其职;坚持多方参与、协同治理;坚持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在街道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推进城市宏观体制的改革,为街道体制创造条件,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街区尺度人流空间分布的形成机制,本研究以天津市具有不同空间特征的滨江道和华苑区域为例,分析街道网络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对人流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街道结构和土地利用分布均是影响人流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可知,总体来看,行人倾向于选择可达性高、土地开发强度大的街道,但在两个区域不同的空间环境下,影响人流分布的具...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视角下,量化商业街道空间使用者的视觉体验进而理解空间要素如何影响视觉行为与主观感知,对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眼动实验和语义差异法问卷调研测度街道空间主体的客观视觉行为与主观心理感受,并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解析不同商业街道空间对视觉吸引力及其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街道空间的视觉吸引力与主观感知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但不完全趋同;第二,绿化景观的视觉吸引力较弱,但能够降低街道的负面感知;第三,商业门店、招牌广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但易产生失调、粗糙、狭窄等负面感知;第四,龙头路的历史风貌建筑并未产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第五,部分非历史风貌建筑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吸引力,但可能增强现代感而削弱历史文化氛围;第六,铺地作为商业街道底界面,是易被忽视的街道空间要素。总体上,本文从主体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客体环境的视觉品质,结合主客观感知为街道空间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街道活力是社区规划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富有活力不仅是社区的安全保障,也是社区的生命力。本文以大数据和实地观测为基础,选取成都市社区街道为样本,对社区街道活力展开定量研究。一方面,在既有理论之上,提出了街道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通过定量测评对样本街道的活力进行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力值。另一方面,将人口密度、空间品质、业态混合度、公共交通可达性等街道活力影响因子与街道活力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而判断对活力值的影响度。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密度、街道长度、公共交通站点密度这三项因子与活力值的高低明显相关,而街道空间品质、业态混合度等一些被公认为决定街道活力的重要因子却与街道活力值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一结论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进一步探索社区街道活力的形成内因,以帮助街道活力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物质空间的特征是一种由内在文化基因决定而呈现出来的显性性状,传统地域性建筑是特定时代和地区的产物,其营建活动在"文化基因"传递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作为理论视角,借以"文化基因"的概念,以水西"土司建筑"这一地域性建筑为例,探讨物质空间背后的建筑文化动因,再抽取三个层面的文化基因进行隐含基因和显性性...  相似文献   

18.
刘海岩  郝克路 《城市》2007,(6):69-72
街道 街道是中国城市对城区道路的泛称.在古代中国城市中,道路的功能不仅是交通往来,而且也是空间控制和礼制的标志.例如西周时期,"道"被作为分封土地的界限.按照《周礼》的记载,理想的城市中,应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道路各九条,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即所谓"九经九纬".城外有一条环城的道路,称"环涂".  相似文献   

19.
人群集聚发生传染,而人群流动导致传播,基于人群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大城市疫情扩散风险预测是做好常态化防疫和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前提。以武汉为例,基于移动位置服务数据(LBS)、空间聚集热点(POI)、历史疫情特征等对传染病动力学模型(SEIR)进行适应性改进,结合空间分析技术(GIS)进行街道尺度的疫情扩散风险预测,划分不同空间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高风险街道主要在中心城区边界处成片分布,在乡镇地区也少量存在。高风险街道内防疫相关空间要素的统计结果表明:高风险街道职住平衡度较低,且大部分街道现状人均绿地低于武汉市的平均值;远城区及部分乡镇地区高风险街道15 min生活圈的服务设施点配置较少,不利于紧急时期防疫及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社区医疗卫生设施在高风险区覆盖率低,而部分街道综合医院密集,可能加剧周边居民的感染风险。基于研究结论,初步提出促进高风险街道的职住平衡和公共绿地建设、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的平疫结合、提高远城区社区医疗设施的覆盖率、分散化综合医院的布局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城镇街道网络受地形、历史发展格局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小尺度、疏密结构复杂等特征。本文选取"汶川地震"受灾严重的羌峰村,模拟震后街道通行的"资源"分布,进行交通网络需求与网络空间表征、网络节点连接距离的关联性研究,并构建街道网络的优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引力场安全格局模型参数中,节点介中心值可较好反映人们对最短路径的选择倾向和街道网络流量的变化趋势,而街道空间句法的中心性、最短路径中心性、激发引力场的安全格局中心点介中心性均有高度一致性和可辨性;通过引力场优化模型提出的避让策略缓解了节点的拥堵程度,使整个街道网络呈现出动态平衡的状态,形成了高效街道网络的引力场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