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上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额,其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本文对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类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把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分类,并通过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的现状,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关键元素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视娱乐兴起于九十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台收视率的强力支柱。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一直处于缺乏创新的局面,自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大获成功之后,整个内地电视娱乐选秀类节目遍地开花,但都难超越2005年的那场全民狂欢。也因为整个娱乐节目的创作缺乏新的动力,导致了其整体收视不理想。随着娱乐选秀节目的发展,为了更多的吸引观众的眼球,各种节目各出奇招,内力娱乐选秀节目中一度充斥着煽情、炒作与毒舌。"受众即市场"的观点就是大多数媒介机构的基本观点,电视节目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取巨额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媒介播出的节目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为受众服务,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形成一定的受众群体,从而打造自己节目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渐成规模,但也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文化价值和娱乐性无法并存。当前,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缺少知识、内容肤浅,缺少思想、格调庸俗,缺少创新、雷同严重。因此,提升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迫在眉睫,在娱乐本位的挖掘和文化价值的提升上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期做到电视娱乐节目娱乐性和文化性的兼容。  相似文献   

4.
何娟 《现代妇女》2014,(5):333-333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茶前饭后的重要休闲方式。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晚、发展快,在近年的电视银幕中大放异彩。随着新媒体的运用和现代灯光舞美的发展,娱乐类节目的视觉效果越来越成为抓住观众眼球的主要方式,场景设计的样式是否符合节目内容要求、是否符合观众审美是娱乐节目视觉设计成功的关键。本文从电视娱乐节目场景设计的内容和符号语言的运用出发,探讨电视娱乐节目场景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电视娱乐节目在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引导主流价值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四大特点于一身的电视娱乐节目如何在竞争激烈环境下,提高自身魅力立于长久不败之地,成为各大卫视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电视娱乐节目中一种重要分类的游戏类娱乐节目,在电视荧屏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不容小觑。本文以游戏娱乐节目的开创者《快乐大本营》为例,分析其经久不衰的成功秘诀,并针对国内游戏娱乐节目发展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视娱乐节目的产生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娱乐至死"以及"娱乐引导消费"的社会大背景下,电视已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媒介。与电报使新闻变成商品一样,电视也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运作向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转型。创新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永恒主题,而"陌生化"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表达和创作观念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陌生化"理论来阐述这一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编排与形态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节目的产生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娱乐至死"以及"娱乐引导消费"的社会大背景下,电视已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媒介。与电报使新闻变成商品一样,电视也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运作向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转型。创新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永恒主题,而"陌生化"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表达和创作观念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陌生化"理论来阐述这一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编排与形态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王馨苡 《现代妇女》2014,(12):308-309
《快乐大本营》作为一个成功的老牌综艺节目,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受众群体,且在各大电视台综艺娱乐节目泛滥的时期,通过不断创新与改进,一直引领着综艺节目,独领风骚。作为一档综艺娱乐节目,以其清新、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在中国电视娱乐版图迅速占领自己位置,其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掀起全国电视的快乐浪潮。同时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仍保证收视率节节高升,并使其”快乐”理念家喻户晓。并为湖南卫视打造成中国第一电视娱乐品牌定下基调。  相似文献   

9.
李熙恩 《现代妇女》2014,(12):284-285
《快乐大本营》作为一个成功的老牌综艺节目,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受众群体,且在各大电视台综艺娱乐节目泛滥的时期,通过不断创新与改进,一直引领着综艺节目,独领风骚。作为一档综艺娱乐节目,以其清新、青春、快乐、八卦、贴近生活的娱乐风格在中国电视娱乐版图迅速占领自己位置,其带动的明星效应和倡导的快乐理念至今生命力不减,掀起全国电视的快乐浪潮。同时作为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仍保证收视率节节高升,并使其“快乐”理念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好声音》与《超级女声》都是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领域的翘楚,二者在营销策略、操作手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在参与者层面以及规则层面也存在不少差异,本文将对此做深入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电视娱乐节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央视喜剧节目《喜乐街》为视角,深度探究其微博营销策略,并探索当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微博营销的成功及不足之处,进一步把握电视娱乐产业微博营销的规律与科学方法,以期促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品牌营销与微博自媒体对接,从而实现营销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电视的不断发展,近20年来,不得不说中国娱乐节目以直线上升的迅猛态势提高着在中国电视中的地位。而"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娱乐节目当中,又以绝对的优势占领一席之地,充斥着电视荧屏,成为广大观众对于娱乐节目观赏的主要选择。纵观2013,2014年两年中,"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爸爸去哪第二季""一年级""变形记""我是歌手第三季""一路上有你""花儿与少年""奔跑吧兄弟"等,"真人秀"以选秀比赛和生活体验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掀起了娱乐节目的高潮。这是继2005年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后,"真人秀"再次披上华丽的"铠甲"再战电视荧屏并掀起又一轮收视狂潮。本文就跟随"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脚步,来分析中国娱乐节目的创新,不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语数字     
"这种长假就不应该出门,也不知是人看风景,还是人看人。"——国庆出游景区爆棚,网友调侃。"电视可以给人娱乐,人们也有权享有电视带来的娱乐,但不能让人因为娱乐忘了道德。"——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管理系教师陈义认为电视娱乐节目确实该管管了。  相似文献   

14.
从“选秀”现象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燕 《职业》2008,(32):96-96
<正>近年来国内媒体掀起了一股娱乐化浪潮,出现了不少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尤其是以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生"为代表的选秀节目的热播,创造了亿万人参与的大狂欢。这种现象的出现折射出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的新特征,也反映了我国青少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推进法制建设、宣传法制成就、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电视生态环境和生存语境的变化,传统法制节目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受众需求,一些知名的栏目日渐"式微",自身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本文浅谈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并不规范,电视媒体如何做到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传播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从电视娱乐节目开始出现至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先是从综艺节目开始的,如《综艺大观》等,后来出现《开心辞典》等一类益智节目,是顺应时代需求产生的节目。现在发展成"平民造星运动",这类节目是无门槛的,通过才艺展示,观众的支持进行淘汰,具有平民性和互动性。观众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的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新鲜的娱乐节目充满了好奇感和求知欲,电视媒体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娱乐节目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影响,并引导他们理性地面对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8.
生活是电视艺术创作的源泉;受众是电视艺术创作的目标;技术是电视艺术创作的基石;文化是电视艺术创作的法宝.电视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受众的需求、技术的支持以及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样就严重冲击到了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当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消息及时、传播迅速等等;但是,它的新闻真实性却远远比不上电视媒体。我国电视新闻频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受众,就需要不断的推出具有特色的栏目,以此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电视新闻频道的编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频道的专业化编排,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深受受众喜爱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式,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的影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