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端康成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辛勤创作数十年,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川端康成于战前及战争期间创作的《伊豆舞女》,《雪国》等,奠定了他的作家基础;而战后的《山之音》,《古都》,《千只鹤》,《睡美人》等则更体现了作家创作的多样性。在作品中,川端康成借用能乐,并使之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日本传统美与民族个性的文学来,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2.
《千只鹤》与《源氏物语》作为日本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间具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源氏物语》对川端康成的创作具有极大影响,具体到文本《千只鹤》,从人物关系大框架的相像,到"物哀"思想的继承,无一不反映此。并且,川端康成的创作还有对《源氏物语》的创新发展,这在《千只鹤》中,主要集中体现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我们在认真阅读时都能体会到。  相似文献   

3.
《舞姬》"它以战后面临转折期的日本社会为背景,以一个芭蕾舞演员在婚姻问题上经历的曲折和对舞蹈艺术的执着追求为主线,交织着在战后日本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中,家庭生活暴露出来的封建意识和民主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主要通过主人公波子与其丈夫矢木和二十几年前的情人竹原三人间的情感纠结与波子一家四人间的家庭矛盾,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战后日本内在矛盾的现状。在这里主要探寻的是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世界与其通过内心与行为映射出来的不同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来的人物内在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日本历史上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对川端康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以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为例,从作者人物描写入手,尝试分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相似文献   

5.
战后派,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描述战争的悲惨景象和人们的精神创伤状态,反应日本军国主义的衰败与日本士兵及群众普遍厌战情绪的文学流派。以时间为界限主要分为两批,第一批战后派作家是战后初期的中青年作家,以梅崎春生、野间宏、等代表。第二批是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夕的文坛优秀作家,如井上光晴、堀田善卫、岛尾敏雄、安部公房等。文章从战后派的缘起与衰落、战后派文学主题特征两方面,浅析日本战后派文学。  相似文献   

6.
《革命前后》是火野苇平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战败时期西部军管区报道部欲发起九州革命而后失败的过程。其中描绘了许多以空袭为代表的战争灾害场面,均是取材于与相对应历史时期的真实事件。本稿旨在着眼于《革命》对空袭场面的描绘,分析与现实历史事件的联系,及其体现出的战争受害意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经典小说之一,《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通过刻画主人公杰克和勃莱特的爱情悲剧和"垮掉一代"的颓废生活方式,激发读者对当时社会背景与人物的性格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寻找其消极人生的根源。本文拟通过战后美国所处时代社会特征分析,深入研究战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研究甲午战争的泰斗戚其章,在发表于《历史研究》的长文《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中写道,“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但是,仔细查阅历年论文、论著目录发现,对甲午战争给予中国的影响,研究论著堪称汗牛充栋,而对甲午战争给予日本的影响,研究则非常欠缺.事实上,不仅战后“三国干涉还辽”和《马关条约》的巨额“赔偿”,为日本此后对华侵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大大刺激了其走军国主义道路的野心,而且导致今日中日关系降至“冰点”的钓鱼岛主权之争,也是甲午战争埋下的祸根.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的新感觉派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雪国》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作品就成了世界各国翻译家翻译的对象,在国内,致力于《雪国》翻译的学者也不在少数,本文选取了叶渭渠,高慧勤的两个译本,试从译文用词这一角度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加以评述,以期对日本文学翻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平成夫妇茶碗》《媳妇的烦恼》《东京爱情故事》《不结婚》日剧中体现的日本女性婚姻观,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战后至今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探究其变化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文章指出,战后至今,日本传统的婚姻观逐渐瓦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向自由恋爱、晚婚、不结婚方向发展。同时,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对日本经济、社会等也产生了很大影响。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日本女性的婚姻观有所转变。文章对"东日本大震灾"之后日本女性的变化进行合理预测:日本女性"晚婚""不婚"的观念将有所动摇,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  相似文献   

11.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被多次改编为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得益于老舍先生对小说人物的塑造,在《四世同堂》中,老舍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小说人物性格更加的丰满。不仅如此,这部作品中用到的人物对话语言,也对现代文学创作的语言学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部作品中,老舍通过人物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日寇统治下北平人民的悲惨遭遇、反抗斗争。在文学领域,有人曾将《四世同堂》比作中国的《战争与和平》,本文就《四世同堂》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学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青年政治文化是当代最值得研究却鲜为人们涉猎的文化类型之一。这不仅因为二战前日本社会走向全面军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右翼青年军人的推动密切相关,而且在战后,日本青年对社会政治的介入和冲击也是在整个西方世界规模最大、烈度最强、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透视战后日本青年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无疑对我们认识日本社会和西方青年文化这两大重大课题有着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13.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相似文献   

14.
雅斯贝尔斯是20世纪德国哲学与海德格尔齐名的重要人物,雅斯贝尔斯的哲学思想也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他的教育哲学被视为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哲学,主要体现在他《大学之理念》一书中。《大学之理念》在一种理想模型的基础之上描绘了一幅关于真正大学的图景,体现了大学的哲学性格和哲学内涵以及大学所依存的外在基础。对雅斯贝尔斯大学理念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明确一所理想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和分析日本战后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变迁的状况,并比较与中国工会制度的异同点.分析战后日本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变迁的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对于还没有与发达国家的内涵相同的工会组织的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日本战后的工会制度与劳动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因为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日本是在二战后才制定颁布了《工会法》与《劳动关系调节法》.当时在美军占领下,联合国司令部在对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的进程中,日本的工会活动才被合法化的.这一点是战前的日本所没想到的,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属于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社会变革.一些学者在比较分析日本的这两部法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类似的法律时,还发现,其具体内容里,日本把"团结权"和"争议权"当做宪法中的基本人权来保障,这些创新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名作,《菊与刀》在某种程度影响到美国对日政策,美国战后所采取的对日政策的成功,有力的证明《菊与刀》关于日本民族、文化研究的成功。这部作品首次提出日本的文化是"耻感文化",引发关于"耻感文化"的探讨及对日本民族精神的研究,拓展了民族文化形成根源及影响作用的理论研究。本文在探讨《菊与刀》的基础上,研究了日本"耻感文化"的内涵和社会表现,及对日本民族思维理念、行为模式与道德伦理的影响;并探讨了"耻感文化"对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及国民素养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阿来的重塑神话作品《格萨尔王》,不仅相对史诗《格萨尔》篇幅有所减少外,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有着独特的视角。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阿来对神魔和女性形象的认识。小说虽不能展示复杂的人物心理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但诗史中的主要情节已经很完整,几个主要人物也形象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五星上将布莱德雷,二战时率部远征北非和欧洲,战功卓著。战后任美陆军参谋长、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此后,布莱德雷积极参与策划侵朝战争和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封锁及对我国领土台湾的侵占。 在《布莱德雷将军战争回忆录》一书里,他回顾了自己在二战期间参加和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反映了他对打败法西斯德国作出的重要贡献。书中详细记述朝鲜战争的过程,披露了美国是如何决策发动侵朝战争的,客观上暴露出侵略者在非正义战争中失败的事实。下文摘自该书的第五部分《朝鲜战争》,篇名和小标题为编者所拟。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9日上午,日本战后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防卫厅”正式更名升级为“防卫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任命原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为首届防卫相,并在防卫厅升级仪式上表示这是“在日本摆脱战后体制、建设新国家方面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日本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不仅表明了日本国家“组织架构”的显著突破,也标志着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在实现“正常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为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成为“正常”的政治、军事大国扫清了障碍,并将对日本的未来发展、国际安全格局以及中日关系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炎黄世界》2013,(4):58-59
看过经典影片《人鬼情未了》的人,大多都会对其中的女巫印象深刻,正是由于她的帮助,男女主人公才能够跨越人与鬼的界限而重逢。其实,在现实世界中,女巫是真实存在而充满神秘的“职业”。据说,她们拥有神奇的本领,能够与“灵魂”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