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战国策》所记荆轲刺秦事文字高度重合,其真实关系究竟为何,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而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受制于已知材料难以决断,另一方面则是研究方法犹可商榷。事实上,战国史料中并不存在一个司马迁在其基础上"增益"以作《荆轲传》,且为刘向编入《战国策》的文本;唐人所见《战国策》已非刘向古本原貌,今本《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质于秦》章乃后人据孔衍《春秋后语·燕语》之荆轲刺秦部分补入,时间当在隋唐之际。  相似文献   

2.
荆轲是深受我国人民赞扬的一位抗暴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和事迹之所以能在民间世代相传,是因为他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敢于斗争情绪。《荆轲刺秦王》就是记述和描写荆轲深入强秦,谋刺暴君秦王赢政的经过情况。因此,讲读这篇历史文学作品,关键在于分析好荆轲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自司马迁写《刺客列传》以来 ,荆轲形象一直是大多数朝代文人们的热门题材。 2 0世纪与 2 1世纪之交 ,中国再次掀起荆轲热 ,则是非理性时代特有的文化与艺术需求。反观历史 ,荆轲热的时期 ,莫不是非理性主义高扬的时期 ,同时也是一个和平雍容的时代。荆轲的本质是属于悲剧的 ,而悲剧的本质又总以激情为基础或标志。荆轲形象原本并没有多大变化 ,而透过荆轲 ,则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悲剧化过程中的特殊文化变化。它折射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变迁 ,也成为泛悲剧时代的另一类文化范本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在其伟大著作《史记》中给春秋战国时期的游侠刺客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及荆轲立了传,其中对荆轲这个传奇式的历史人物写得非常生动。“荆轲刺秦王”这一故事成了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两千多年来荆轲的牺牲精神和反抗意志为人们所赞扬、所歌颂。这个故事深刻地反映了战国末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尖锐激烈的诸侯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战国末期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史记·刺客列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五人的事迹既综合于《刺客列传》的总题之下,形成一个相互交融、辉映的刺客群体,同时又各自独立成篇,自成一方天地。但在五人的传记中,唯有荆轲的事迹委折详尽,具有严肃而崇高的悲剧精神。一荆轲是战国末年名闻天下的刺客,他的有关事迹在《战国策·燕三》中有很生动详细的记述,《史记·荆轲传》可说基本上沿用了《战国策》的材料,但司马迁至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提高:第一,变叙事为写人,这也是《史记》这部“纪传之祖”最突出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荆轲是战国末年颇具影响的风云人物,其事迹对后代留下了颇深的影响。然而两千多年来,对其评价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建国以来而论,也还存着一些不同的观点。有鉴于此,笔者不揣寡陋,略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就正于广大读者。一、荆轲是不是“刺客”?系何“亡国之民”? 荆轲在《渡易水歌》中自称“壮士”,太史公作《史记》,则列之为《刺客列传》,此后人们便多奉之为“壮士”、“刺客”。但近来有些同志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认为荆轲并非“刺客”。如夏春涛同志的《“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其人小议》一文  相似文献   

7.
自司马迁写<刺客列传>以来,荆轲形象一直是大多数朝代文人们的热门题材.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国再次掀起荆轲热,则是非理性时代特有的文化与艺术需求.反观历史,荆轲热的时期,莫不是非理性主义高扬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和平雍容的时代.荆轲的本质是属于悲剧的,而悲剧的本质又总以激情为基础或标志.荆轲形象原本并没有多大变化,而透过荆轲,则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悲剧化过程中的特殊文化变化.它折射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变迁,也成为泛悲剧时代的另一类文化范本.  相似文献   

8.
提起荆轲,人们眼前或许会浮现出一个青面獠牙、怒目狰狞的“刺客”形象。人们都很熟悉“图穷匕现”这个成语,而且大多将它用于贬意的场合。自《战国策·燕策》始,二千多年来,对荆轲刺杀秦王一事的记载和评价几乎是史不绝书,旧式史学家不免会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荆轲仍未有个客观、公允的评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的《辞海·中国古代史》认为荆轲与燕太子丹“合谋以暗杀秦王政来维持割据局面”;1980年再版时则直述其事,不再臧否人物。对于荆轲刺杀秦王一事的记载,人们都奉《史记·刺客列传》为信史。本文试就如何评价荆轲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由史学文化发轫的荆轲形象,糅合特定时代形态各异的文人心志,凝聚成一类人格祈向,从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进入民族文化的价值系统。从战国至今,荆轲形象呈现出戴着镣铐跳舞的表征,展示了多义复杂的诠释效应,荆轲形象大致是在崇高——卑劣——崇高的道德文化链中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荆轲形象毁誉兼有的接受史反映了历史风云与文人情志双重筛选的结果,也成为中华民族心灵演进的一个真实面影。  相似文献   

10.
《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燕丹子》出现的一些传说说明它确实有小说因素,这与瞽史的传统有关,而且唐朝以前对于"左迁"之法一向认同。这足以揭示《燕丹子》中出现的民间逸闻的原因。当然,对于历史中的传说成分,历史学家一般比较慎重,比较《燕丹子》与《荆轲列传》的叙事,可以发现杂史小说在起源时期与历史的不同,并启发人们思考小说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叶舒宪的新作《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是跟随智者探访着神话后面的真实历史图景。该书由神话文本解释考古图像,藉此探讨文明发生的过程,重新解读神话中的真实历史。神话的真相,就存在于考古之物证。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说,"真实"存在于历史真实、叙述真实、文体真实三个层面之中,当历史真实不可求时,惟有进入到叙述真实和文体真实中去探究。有关解缙的历史书写就是一个典型,在有关解缙生平的四类文本中,特别是有关解缙之死的叙述中,存在叙事、文体等方面的差异,其历史文本的形成与演化也因写作背景和文学修辞的介入而不同,从最早的含混表达到客观化的叙述,解缙书写的历史文本开始出现文献征引、附录,文学色彩渐次加重,故事性增强,虚构性的野史笔记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解缙书写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理解文学要素在历史文本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荆轲形象是在史学观念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起来的 ,读者接受过程中由于偏离了史学的轨道 ,使得人物形象的壮美意蕴、人格意蕴和道德文化意蕴显出对立和消解的特征 ,造成了对文本意蕴的某种颠覆。因此 ,有必要还原形象自身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氏之死》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一部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史学著作。《王氏之死》并非是完全客观的史料的堆积,既有相对真实的历史资料与官方记录,也有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形成互文、交流、协商的态势;史景迁对蒲松龄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引用无疑也为其历史叙事增添了很强的文学色彩,同时又加入主观的想象与推理,这样其历史叙事就具有了典型的文学叙事特征,凸显了隐藏在文学中的社会存在与话语。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荆轲刺秦王》无疑是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这个故事发生在秦王朝,讲述了荆轲以信任和忠诚为名义,刺杀秦王政的传奇故事。然而,这篇课文并非简单的武士斗争故事,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通过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深度解读这个故事。一、故事开端在古代的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新历史主义主张“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强调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认为文学可以传达历史真实,具有认知功能。康拉德《黑暗的心》以文学文本为媒介,对欧洲殖民主义暴力之下的非洲形象与殖民创伤进行了话语建构,实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交融,传达了历史的真实意蕴。这表现了康拉德将历史真实加工成文学作品的能力,证明了对于历史真实进行文学再现的可能性,彰显出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17.
E.L.多克托罗在《拉格泰姆时代》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历史修撰风格,巧妙地将真实的和虚构的历史人物、事件相耦合,交织成一篇波澜壮阔的史诗。透过新历史主义视角,即通过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个方面分析,该作品充分展示了多克托罗的新历史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从效果历史所显示的当代意义来看,作为文化文本的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具有三重视域融合效果。首先,《德国古典美学》传达出作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高峰的德国古典美学在毛泽东时代历史存活中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效果历史视域。同时它也传达出蒋孔阳修改、出版此书时改革开放初期视域对当时历史的理解,构成了效果历史的第二个视域。第三个视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德国古典美学》作为思想理论资源参与当代美学理论建构以彰显其与当代历史文化对话的可能。多维历史视域叠加共同构成了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文本的历史事实及其理解的历史,其效果历史呈现出复杂的当代意义及其贡献,也部分地呈现出西方文化的理论旅行在中国学者的接受和阐释中参与架构中国当代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评论《尘埃落定》的时候,较少有人详细地谈到它的史诗性。本文从三个方面予以论证:《尘埃落定》 写的土司制度消亡是藏民族社会历史文化转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表现的是具有普遍人性指向的藏民族英雄 主义的精神品质;它独特的叙事使之达到史诗的历史真实和奇妙幻想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文本记述着历史上某个时期之人群认为值得记述的内容,它们也常遵循着人们的某种规范来被记录进而形成文类。与这些文本相关的,是现实中的人群围绕某种情境加以构建与策略性改编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合理与相信的历史。《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游牧者的抉择》即是在文本与情境之间找到某种对应,同时体察文本与情境背后人群的书写意图抑或潜在的情境。历史人类学正是此种策略下对人类社会的再认识,是在文本与情境之间寻找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