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之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 ,在其流变过程中 ,孟子、荀子、王充等自成一说 ,但都属于哲学理念 ,直到曹丕创立“文气说” ,“气”才凝定为美学术语 ;“气”从哲学上的论人到涵盖作家的个性气质及文学的特点 ,充分说明了以“气”探求作家的个性和风格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气”论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作家精神之气,此气影响作品之内容;二是气质个性之气,此气影响作品风格;三是作家生命之元气,此气影响作家生命之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文论家们对文气理论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文与气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文与气的研究可知,"文气论"是中国古代独异于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文以气为根基,作家内在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灌注于作品之中,便形成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一、也是一个缠夹问题“文气”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历代不少作家、文论家都论述和推崇过它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把它比作文章的生命。然而“文气”的涵义却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我们拟从“文气”说的提出谈起,考察一下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最早提出文气说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看重作品的接受者,接受者的阅读、鉴赏和批评。鲁迅的许多精湛的论述,合于接受理论;鲁迅的中国说小史论,不期纳入了接受美学所要求的文学接受史的主张,却又并无接受美学者的“取代”论的偏激,将作家作品创作史美学史与接受史熔铸一体,成为完整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6.
曾巩的创作观主要体现在“作家的修养论”、“作品的风格论”、“文章的言辞论”和“文章的道法说”四个方面。这些言论具有曾巩独特的个人鲜明色彩,是他文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对其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也是一个缠夹问题"文气"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美学概念.历代不少作家、文论家都论述和推崇过它的重要作用,有的甚至把它比作文章的生命.然而"文气"的涵义却历来众说不一,聚讼纷纭.我们拟从"文气"说的提出谈起,考察一下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最早提出文气说的是魏文帝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体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所谓“成心”是指作家个性。刘勰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首倡以个性论风格,说明他对于文学特质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刘勰论创作个性,既有对其构成要素的静态分析,又倾向于动态把握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的变化发展。这显然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作家的创作个性并非才、气、学、习的简单相加,而必须经过诸种因素的协调整合,才足以形成一种文学风格的特色。有见于此,刘勰乃以先天的才、气为创作个性之基础,同时强调后天的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紧紧抓住艺术实践这一中介环节,提出“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的创作方针。至于风格论的运用,则无论在观念上,或在实际操作中,刘勰都主张把研究风格之“异”作为文学批评和理论探讨的基点。讲清这点,也有助于认识和肯定“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所谓“成心”是指作家个性。刘勰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说,首倡以个性论风格,说明他对于文学特质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刘勰论创作个性,既有对其构成要素的静态分析,又倾向于动态把握作家个性和作品风格的变化发展。这显然是基于这样 的事实,即作家的创作个性并非才、气、学、习的简单相加,而必须经过诸种因素的协调整合,才足以形成一种文学风格的特色。有见于此,刘勰乃以先天的才、气为创作个性之基础 ,同时强调后天的学、习的重要作用,并紧紧抓住艺术实践这一中介环节,提出“摹体以定习 ,因性以练才”的创作方针。至于风格论的运用,则无论在观念上,或在实际操作中,刘勰都主张把研究风格之“异”作为文学批评和理论探讨的基点。讲清这点,也有助于认识和肯定“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散文创作中。作家自身的个性与精神特质通过其作品表现出来。散文创作的实质就是个性化的另辟蹊径,它最能表现个人的东西,透过作品能洞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作品更能体现作者“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