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借助职业社会学中榜样角色的概念,探讨杰出科学家角色能否成为科学精神的载体,从而影响青少年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看法.研究发现,良好的科学家榜样角色是示范和激励青少年认同科学、对科学感兴趣和形成青少年对科学家职业认同的重要教育方法.心中有榜样角色的青少年更相信科学的重要性,更认同科学家职业.因此,媒体对科学家榜样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作为一种职业,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逐渐形成的。身在科学建制中的科学家,在一切科学活动中均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发明者、预测者、阐释者、综合者、批判者、评价者、传播者、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实践者等等角色,发挥着中心作用。科学家的职业特点是,参与科学并不要求申请许可证手续或需要正规的教育,没有可以与其他专门职业相对应的“当事人”,科学家群体比较年轻。科学家的工作特点是承前和独创、求实和诚笃、可错和批判、勤奋和有恒。科学家和政治家毕竟是有某种难以割舍的联系的,问题在于二者之间怎样交往和合作。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地需要哲学,不过在常规科学时期,我们看不出或者难以明显看出科学家与哲学有多少关系。  相似文献   

3.
借助职业社会学中榜样角色的概念,探讨杰出科学家角色能否成为科学精神的载体,从而影响青少年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看法.研究发现,良好的科学家榜样角色是示范和激励青少年认同科学、对科学感兴趣和形成青少年对科学家职业认同的重要教育方法.心中有榜样角色的青少年更相信科学的重要性,更认同科学家职业.因此,媒体对科学家榜样形象的塑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论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社会建制的主体主要由微观层面的职业科学家,中观层面的无形学院、科学学派、科学学会或协会等科学共同体,以及随着日益增强的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趋势而逐渐形成的宏观层面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等社会建制主体形式有机构成。主体结构是科学社会建制的核心内容,厘清其各主体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女性科学家的科研风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家和艺术家一样,在进行科学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个性品质。女性科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区别于男性的独特的研究风格。文章通过分析女性科学家科研风格的共性特征与几位杰出女性科学家独特风格的表现,揭示了女性科学家风格的优势和劣势,旨在强调女性科学家不仅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更要形成顺应时代潮流的富有创新的科研风格。  相似文献   

6.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使科学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既特殊又普遍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不仅表现在科学家应为社会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技术层面的强大的动力支持,而且同时还应当在社会的精神生活方面承担起引导和建设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宋代实学获得繁荣发展,与宋代科举制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正是及第进士人数大增,使更多的读书人看到进入体制的希望,进入体制需要按照官僚体制的需求塑造自己,既要研读科举考试所需要的诗赋经史学问,也要顾及到成为官僚后所需要的技能。在这种大背景下,实学兴起,沈括、秦九韶这些享誉世界杰出科学家的成就明显表现出官员"科学家"科学研究的旨趣。同时不应该忽视的是,宋代在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背后,并没有改变中国历史上一以贯之的东西。从宋代开始,科学多被纳入实学的范畴,直到近代西方科学传入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科学也没有走出实学的窠臼,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用"一直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建制和科学文化是构成现代科学的重要社会形态。正是随着中国的科学建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规范,中国的科学文化才逐渐发展起来。中国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应先从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入手,考察中国的科学建制发展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而中国的科学文化建设又反过来如何作用于中国的科学建制发展,从而揭示二者内在的互动关系。中国科学建制与科学文化关系的研究可从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两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每个代表性时期中国科学建制的结构和功能、科学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二者彼此渗透、相互建构的社会学特征,这将包括科学社团、科学期刊、科学教育、科研机构、科学发展政策与法规,以及科学共同体、学术规则、科学交流、奖励系统、精神气质、科层化等层面。  相似文献   

9.
科学建制的类型及其伦理样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自从 17世纪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以来 ,到目前为止 ,人类有小科学和大科学这两种科学建制类型。由于科学建制的类型和结构不同 ,科学伦理也呈现了不同的样态。与小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科学家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科学伦理样态 ,与大科学建制结构相应的是以伦理的社会建制为特点的科学伦理样态。大科学建制时代的我们 ,应关注科学伦理的社会建制化。  相似文献   

10.
杰出科学家已成为当代综合国力竞争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而关于杰出科学家的评价则对优秀人才的成长、科学精神的弘扬、社会进步的推动有无可估量的影响。钱学森是当代世界著名科学家,有杰出的科学贡献和非凡的人格魅力,然而关于钱学森的评价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值此钱学森诞生10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钱学森"万斤亩"公案,立足于钱学森思想发展的自然过程和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背景,从资料考证、思想方法、评价基旨等三个方面对钱学森思想中的社会性一面,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解释,并对叶永烈先生的过度辩护提出不同看法,以期复归钱学森先生质朴可亲的自然本色,并通过本文的初步研究,促进实事求是评价杰出科学家的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学艺术中表现善与恶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音乐、绘画艺术作为表现和强化“善”的手段 ,呈现出崇扬美德、表现和谐、追求圆满的特征。而西方文学、音乐、绘画艺术却表现了善恶冲突 ,甚至突出了“恶”来反映现实 ,揭示人性 ,从而表现出暴露阴暗、紧张冲突、综合繁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格理论产生于罗马法,罗马法上的人格带有浓厚的身份性特点。近代民法抛弃了身份人格而强调人格之平等,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民法典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法提出了人格权概念并对其进行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人格权乃是自然人基于伦理人格而享有的,在实定法中得以确认的自然权利,其应属于私权利范畴。  相似文献   

13.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 ,仅从史家观点和幻化形式入手 ,是偏颇和形而上学的 ,并使之失去了反封建意义。其“鸟鹊添河”幻化形式乃是一定历史阶段审美主体审美意象外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审美角度阐释牛、女爱情故事及外在形式 ,具有更为直接和普遍的意义 ,并能感性地揭示其反封建主题。  相似文献   

15.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动物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二项结构”,人与对象的关系“三项结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对象的观念化和观念的对象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需要借助于实践工具 ,建立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以及通过语言符号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扩招后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措施,着力通过教育管理的创新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就业压力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劳动力市场 ,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导致我国资本深化的重要原因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限制了劳动需求 ,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行业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降低了投资的积极性 ,间接引发文凭教育过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是缓解我国资本深化、教育深化的重要措施 ,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现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以科教结合为核心理念的洪堡大学理念,就是“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的理念。其体现在“教”上,就是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和使教学过程具有探索性;体现在“学”上,就是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提出现代工程实践教育一些新的构想和进行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产生为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今天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它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汉字“正体”与异体并存,繁简也在互相转化。从汉字的历史演变看,繁化总是少数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简化,简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由简入繁是不符合汉字发展的历史潮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