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从词汇入手对BBC专题纪录片《The Chinese Are ComingⅡ》中有关南美洲部分的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整理收集文本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三种语言资源的所占比重及各自的语法实现形式来分析和归纳所选文本中的评价资源(态度语言、介入语言及级差语言),进而发现该纪录片所隐含的对中国崛起的态度及对中国形象构建的客观程度。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是湖北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独立制片人张以庆的作品。这部经历了三年制作过程的纪录片.在国内国际纪录片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过程中的视听语言运用以及纪录片背后所蕴舍的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思考.都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目的、影像语言和内容要素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特征和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以声音为基础,以其高低、长短、音色、强弱等为基本性质,音乐语言也是如此。幼儿时期的语言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音乐语言伴随着幼儿语言形成,如何更好地利用音乐语言对幼儿语言进行开发,成为幼儿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是从音乐语言角度出发,探究音乐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音乐具有超越语言表达情感的作用,可以成为自闭症儿童交流的特殊语言。音乐疗法是通过歌唱与说话的方法帮助他们开启封闭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与外界恢复交流,随着音乐治疗在自闭症儿童领域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有不少儿童患者在语言上有了很大提高。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归纳,总结了音乐治疗在自闭儿童恢复语言能力过程中的主流方法和效用。  相似文献   

6.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文学、美术、语言、舞蹈以及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而在艺术分类中它往往被归类于音乐。关于歌剧本性的说法与观点很多,其中最被普遍认可的则是"戏剧的音乐形式"或是"音乐的戏剧形式"这两种观点。单从这两种观点我们就能看出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音乐以它特有的感染力在歌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影语言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现代人一种遥远的记忆与乡愁。本文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影语言中的运用为个案,初步分析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巧妙地运用到电影的整体内容中,特别是电影的视觉语言中以及音乐语言中来,进而阐述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影语言中的整体运用与表现。  相似文献   

8.
《上海科学生活》2003,(12):36-36
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挂在墙上的画框电视正在播放小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的照片,那些通过编辑的照片配上柔美的音乐.似乎变成了一部小宝宝成长的纪录片,眼里看着小宝宝那或高兴、或气愤、或悲伤的表情.耳边飘着柔美的音乐,我们的心情也似乎变得明净起来。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经常被误认为是真实、客观的同义词,由此观点所引发出的纪录片的制作羁绊不胜枚举,严重影响了纪录片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原有的参与和表达功能。本文通过比较纪录片和新闻、纪录片和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得出纪录片是一种表达的结论,破解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许多顾忌和羁绊。另外,纪录片的表达功能并不是毫无限制,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特殊的要求和局限。  相似文献   

10.
《山里的日子》是2000年诞生的一部长篇纪录片,在当时可谓是国产纪录片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四川纪录片蜚声国内外的肇始之作。该片独特的叙事手法即使放在当今的纪录片潮流中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从叙事方法和叙事结构两个方面对该片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独到之处,与纪录片研究者共享。  相似文献   

11.
追求真实影像的叙事性、生活性和暧昧性是"真实电影"这类纪录片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否违背了纪录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真实原则,成为所有关于纪录片的语汇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本文将以在"真实电影"创作方式下诞生的纪录片《平衡》为例,说明纪录片同时追求纪实叙事并不矛盾,相反它们能够在纪录片这一类型片中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12.
视唱练耳是基本乐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音乐的必修基础课,它肩负着能否更好地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和学习音乐的重要使命。它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试唱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积累音乐语言;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音乐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在学习乐器及声乐过程中积累表演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频道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机遇面前,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发展趋势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我国主要的纪录片频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我国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专业化频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莫扎特的音乐旋律明快绚丽,风格积极阳光,闪烁着自由的光芒。他的音乐是单纯热情内心的情感抒发,具有优美独特的音乐语言。本文以莫扎特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为例,详细分析了每一部分的音乐语言、旋律及织体型态,并通过对莫扎特音乐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分析,研究了作曲家内心的审美诉求。  相似文献   

15.
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节奏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乐感,提升学生 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还能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够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部的农村里,有许多女孩子渴望能够 上学。滋根基金会拍摄了一部名为《雀鸟村》的 纪录片,讲述一群"雀鸟村"里的女孩子为实 现受教育的梦想艰难跋涉的故事。该片反映了 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令人深思。同时这 部纪录片对于募集捐款和提高人们认识起到了 很好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自衍生以来进行自我情感的表达方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语言、文字、音乐以及肢体等。其中,肢体的表达主要通过舞蹈形式来实现,舞蹈艺术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珍宝,通过舞蹈形式展现出来的人类情感更加厚重,也更加深化,而舞蹈创作中的情感表现模块该如何在舞蹈音乐中得以强化,这是舞蹈艺术创作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音乐的审美教育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能够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审美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音乐鉴赏为媒介,来进行音乐体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前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声乐课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就对学前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近年来,音乐教学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一直没有做出变革,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正视,教学理念落后,课程内容单一、缺少层次等问题突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唱歌、教授乐理为主,通过语言、唱歌、跳舞的形式表达情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使音乐技能课程更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声乐,是一种将语言和音乐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由此可见,语言是作为音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语言能够十分直接的表达出音乐创作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是歌曲旋律产生的基础,具有其他方式不具有的优点。而声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将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完美的表达出来,声乐,作为语言的表情,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