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秘密会社又称会党,于清中叶诞生于民间后一直活跃于历史舞台上。至清末,会党响应革命党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号召,积极投身到清末民初的革命活动之中,为辛亥革命推翻腐朽地清政府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作为成分复杂的民间组织,受其阶级成分和局限性的限制,会党在清末民初的一系列的革命活动中带有明显的盲动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小学教员检定制度产生于清末,发展于民国初年,民国后期日臻完善.清末民初时期,小学教员检定制度经过不断的完善,在与师范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推广、学制的实施、学校系统建立的相互作用中,对于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分析清末民初小学教员检定制度,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下教育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昌硕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国画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很多人纷纷花高价去收藏他的真迹。  相似文献   

4.
姜辉 《现代妇女》2014,(4):27-27,42
清末民初,国内政局动荡不稳,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尤其是清王朝灭亡后,中央权力坍塌并走向分散,社会各阶级积极寻找救国图存的道路。清末兴起的政党政治逐渐登上历史的舞台,清朝灭亡后,民国开始尝试政党政治,短时间内共成立政党团体达到600多个,然而好景不长,其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只是昙花一现。《申报》作为近代报刊业的杰出代表,其对于政党政治的报道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部分民众的观点,更能反映政党政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其中婚姻的形式、婚姻观念和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一定程度上使妇女身心得到解放,个人意愿得到尊重,社会上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也让妇女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然而,清末民初婚姻变化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对妇女地位的彻底改变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教育、习俗、政治生活方面都有体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妇女社会地位.但是有些问题仍然存在,清末民初时期,教会女学的作用有限,仅实现了中国女子教育零的突破.有先进婚姻、政治观念的,也是凤毛麟角,此时期社会地位的改变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笑汀 《老年人》2008,(3):41-42
在清末民初、新旧转型的时世里,杨度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他的身上,有着太深太厚的历史尘埃与投影,以至光怪陆离。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是"剧诗",自身具有一种很强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仅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本文主要从情景交融以及虚实结合两个方面剖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精神及其社会学基础,继而对清末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几次重大教育改革进行了再探讨。研究表明,如果以传统教育精神的根本转型为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的最终标志,这一转型是在民初蔡元培那里,而非清末改革者那里实现的。把蔡元培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精神的奠基人,这一观点一方面是对已有思想史研究长久以来只把清末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或1919年视为中国现代教育之标志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对民初蔡元培教育思想及其社会学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赵司尧  朱峰  邢雪 《职业时空》2014,(6):129-132
清末民初,"贤妻良母主义"作为政府对待女性问题的指导思想,深刻影响着女子师范教育。从课程设置上看,清末的女子师范学堂集中体现了培养"贤妻良母"的目标,辛亥革命后的课程改革则兼具进步与保守成分,特别是袁世凯执政时期,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和观念的落后,传统女性观出现了强势反弹,致使民国初年的女子师范教育仍旧停留在传统框架中。  相似文献   

11.
笑汀 《老年人》2010,(8):50-50
清末民初,在各种新旧文化、新旧观念的交相冲撞下,中国文学界涌现出一批风流名士。他们入世而不能融合,出世又不甘埋没,于是或佯狂以傲世,或骋才以玩世。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好几个卫视频道每天都在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走西口》,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是清末民初山西的移民大潮——走西口,让人不得不想起那段凄凉而又悲壮的真实历史来。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人理解的华盛顿,就与民主相关联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三个华盛顿,即一、不做皇帝只做总统的华盛顿,姑称之为"尧舜华盛顿";二、作为美国民主制度产物的华盛顿,姑称之为"制度华盛顿";三、体现民主思想的华盛顿,姑称之为"思想华盛顿"。  相似文献   

14.
笑汀 《老年人》2010,(2):48-48
1 湘潭出人才,文学艺术和文化学术领域的人才尤盛,清末民初时期的人才更盛。而这一时期的湘潭人才群之成长,都或多或少跟一代宗师王闽运有些关联,如弟子齐白石、杨度等人。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内外交困,爱国人士寻求挽救国家的方法。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师范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辽宁省发展较快,吉林省发展居中,黑龙江省发展缓慢。学科设置多样化,呈空间分布不平衡、各级院校广泛设立及就业方向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游宇明 《老年人》2013,(12):37-37
将康有为与段祺瑞摆在一起,有人也许会觉得过于“混搭”。的确,这两个人的反差实在太大了——他们一个是文人,一个是武将;一个活跃于清末,一个蹦足达于民初;一个是所谓的“南海圣人”,一个是公认的镇压学生运动的刽子手。  相似文献   

17.
川剧是流行于四川省和贵州、云南等省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有200年历史。川剧剧目丰富,流传下来的剧本就有2000余种。川剧中的绝技是技与艺的结晶,是中国川剧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8.
昆曲(Kunqu Opera),原名“昆山腔”,“昆腔”,将其源头是宋元早期南戏,历时 800 多余年,具有深厚历史积淀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到了明代才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经过年代的沉淀,昆曲在服装服饰必然也随着改变,但是戏曲服饰均匀是植根于古代服饰,并在其基础上进行美化加工,使其变得艺术化。昆曲服饰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一基本规律,它是主要以明代服饰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各代的服饰式样,并根据舞台和剧本的要求不断革新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奋进中不断迈向前方,由于缺乏相关社会机制和文化因子,最初只能从西方大量引进资本主义文明。在这一巨变中,经历艰难曲折逐步成长发展的留学生运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足迹真实反映了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和思想认识的深化。本文尝试就清末民初阶段出现的留日、留美热潮,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差异作一次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0.
柯嘉囝 《老年世界》2014,(18):12-13
数千年以来,人们奉行“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教育理念,其实,体罚儿童要么会把孩子变成野蛮残忍的怪物,要么会把他们变成懦弱无刚的废物。但人称“中国圣雄”“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的父亲梁济,在清末民初便不体罚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