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以精湛的语言与情节揭示主人公的追梦之旅,以及在幻想与现实差距下他梦想的破灭.本文将以主人公面临的幻想与现实差距为基础来分析它的叙事策略,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人物形象特点以及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慧 《现代妇女》2007,(11):54-55
田园厨房设计理念:将田园气息引入室内,让家与自然保持对话,都市的喧嚣在这个角落里得以沉寂,让生活回归田园。  相似文献   

3.
在都市繁忙工作后的偶尔闲暇,您是否曾经站在窗边,眺望着满眼的高楼大厦,看着路上行人匆匆的步伐,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感到过一丝迷茫和失落呢?是否曾经有过回归田园做个农夫的冲动呢?是否做着一家老小瓜田李下、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梦呢?是否幻想过三五知己“把酒话桑麻”的那份悠然呢?  相似文献   

4.
倾斜的伞     
雨天,我撑着一把蔚蓝色的伞,送幼儿去学前班。我总是将一大半伞偏在他的身上,全力遮护着他;而自己,常常是一边肩膀干,一边肩膀湿。好几次,儿子见了都很惊讶,天真地说:"爸爸,伞歪了。"哦,伞歪了。耳边的童稚之声,何其亲近,却又似乎那么遥远。我的心灵一阵颤动,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那个快要忘却的场面:一把墨绿色的伞,伞下这着两个人,一个瘦骨磷峋,弯腰弓背,手撑着伞,时时倾斜,那是父亲;一个蹦蹦跳跳,时而水,时而侧耳听雨,那是年少的我。这场面,曾经是我珍藏的人生的一处风景啊!那时候,我十分喜欢下雨。雨天上学,…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自由的艺术,是个独立的东西,不是服从于某种目的的,科学也可以提升到自由独立的地位。黑格尔认为艺术用感性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他做了个比喻:思想所探索的世界是个彼岸,与我们的直接意识和眼前感觉相对立的世界;由于思考认识是自由的,它才能由此岸(感性现实)解脱出来。心灵在前进过程中会与此岸分裂。心灵从它本身产生出美的艺术作品弥补了分裂。  相似文献   

6.
孤独是现代性都市体验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解读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关键词。孤独作为村上笔下都市主人公最本质的生存状态与最强烈的内在体验,其产生与大都市的生存环境以及货币文化对现代城市生活和个体生存的影响密切相关。村上作品中现代性的孤独体验和审美相融合,主人公在自我欣赏与满足中内心的孤独得以释放安置,这为我们现代性都市生存提供了一条审美救赎之途。  相似文献   

7.
去冬今春,一本名为《〈论语〉心得》的书洛阳纸贵,作者一次签售竟然卖了1.5万本!其实书中所探讨的,多是环境与内心的关系问题。为人、处世、交友、创业……在现实环境无可更改的情形下,唯一可以调整和修炼的,就是我们的心境。推而广之,在婚姻方面也是如此。有很多际遇你无法更改,有一些情感你不能左右,学会接受,或许是心灵安宁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晃来晃去的人》是著名的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一部佳作,全文以日记形式展开,该日记体小说描绘了美国萧条时期犹太人的生存现状,主人公约瑟夫追寻自我和人生的意义,途中经历了很多次心灵的流浪,但是最后却无疾而终。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解读,从存在主义的概述中分析了荒诞世界下的"存在"和心灵流浪中的"自由",发掘这本书中描写的存在与存在主义观念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母爱是伞,为你遮风挡雨;母爱是衣,为你送去温暖;母爱是灯,为你送去光明;母爱是光,照亮你的心灵。亲爱的世界:我的儿子今天要开始上学了。一时之间,他会感到陌生又新鲜。而我希望你能待他温柔一些。你瞧,到现在为止,他一直是家中的小皇帝,一直是后院的王者。我总是在他身旁,忙着  相似文献   

10.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彼得·梅尔所著。主人公仔仔是一只狗,他像一个睁着懵懵的眼睛观看成人世界、同时活在这个世界边缘的孩子。本文中,他以狗儿的观点发表他对人性、命运、生存之道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的长篇小说显示出了一个与前几年大不一样的特点。倘若说,在前两年,中国长篇小说还沉醉于“私人化”、“身体写作”等等含义模糊、暧昧不清的状态,并以此炫耀和吸引人们关注,在2004年的各类长篇小说中,却似乎出现了一个转机,人们开始厌倦那些矫揉造作的把戏,普遍地从一片脂黛昏气中逃逸出来,开始关注现实世界。王蒙、阎连科、叶辛、王安忆:世界的变迁和苦难多年沉寂的王蒙,终于在2004年拿出了《青狐》。在王蒙近五十年、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的写作生涯中,《青狐》是他第一次以女性为主人公。在这里,王蒙通过“青狐”才女的奋斗、…  相似文献   

12.
许会会 《现代妇女》2014,(4):287-287,277
青狐是王蒙最新长篇《青狐》的女主人公,是他第一次以女性为主人公进行的长篇创作。本文笔者着重从青狐的形象特征、事业发展和爱情遭遇三方面来探讨青狐的个人命运,藉以分析王蒙的女性世界观,并由此探讨女性在当下生活中该如何去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在《晚安玫瑰》中,作家更多体现的是吉莲娜带给读者的温情关怀与爱的慰藉,这种心灵上流露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使得吉莲娜的一生富有了生机与朝气,也给读者以安宁和温暖。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都很喜欢看武侠小说. 不同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属于他的乐趣,比如好吃懒做的人可以幻想当个侠客,一天只要除暴安良就够了,手往胸襟里面一掏,永远可以摸得出银两;要不可以幻想,有一天出去就碰到了一个上世纪的富翁,他仍在人世,苦苦不肯离开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万贯家产实在没人去继承,他不能就此瞑目,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他喜欢和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15.
真正需要     
赵熙 《现代妇女》2008,(4):33-33
在一条大河边,有一块石头,它除了有人的思维以外,人的其他功能它都不具备。它看不见缤纷世界的美丽,听不见树上鸟儿婉转的歌声,不能像人那样品尝美味的食物,不能闻一闻青草和花儿的味道,也感受不到轻风吹拂在脸上那种美妙的感觉,更迈不开步子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它看来,这些都是不可实现的幻想。它幻想着:如果自己能有人一样的功能,即使做个哑巴,做个盲人,做个聋子,只要是做个人,那都是幸福的。它幻想着下辈子能投胎成人,到人间天堂来。  相似文献   

16.
《安家》2007,(10):252-253
人生乐趣因有情;情,是人生的精华. 孔雀城,是有情的天地,成功人士心灵的港湾,浓浓的至情至真在这里流淌,归属的感觉是心中的大山,父母得享田园得享天伦,孩子在充满洁净阳光的世界茁壮成长,自我的身心在小镇风光的引领下随着休闲运动的节奏酣畅翱翔,翱翔于无尽的天空,驰骋于广袤的原野,收获一览众山小的喜悦.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明,在渴望绿色的都市原野,有情的孔雀城,天地无比开阔.  相似文献   

17.
《雨王亨德森》是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重要小说。小说作者亨德森生活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受到当时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他迷茫焦躁、心灵空虚、行为异常。机缘巧合,主人公踏上了前往非洲原始大陆的旅程,通过在原生态非洲部落的所见所闻,亨德森的心灵既受到了自然美景的洗涤,又被当地淳朴的民风所净化感染。本文着重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非洲大陆对于小说主人公心灵的洗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人会觉得:从事普通工作的我们,与演员、明星根本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本文中的女主人公,曾经也这么想。她欣赏那个总出现在热播电视剧里、英俊儒雅的他,也知道他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因为一个特别的"10年之约",奇妙的爱情故事发生了……  相似文献   

19.
叶小玲 《现代妇女》2010,(10):79-80
通过小说中主人公英芝的畸形生存景象,以及这些凡俗人生在现实中回归的分析,说明这些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哲学曾被认为是无用之学,因哲学给不了人们吃穿住行,但是哲学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世界,推动世界的进步,这是哲学的使命。不同的哲学有其不同的使命,那么,哲学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使自己继续存在,哲学究竟有怎样的使命成了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他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现实世界的人的活动,同情现实中的人,"改变世界"是他希望用自己的哲学达到的目标,也是马克思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