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剧和湖南花鼓戏中有一出《刘海戏金蟾》,单折有《刘海砍樵》,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戏金蟾”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湖南常德武陵,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14,(1)
正李小嘉,1944年6月17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6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当演员,工青衣、花旦。1984年李小嘉任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院长,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剧协理事,全国"三八红旗手"。1965年,李小嘉在花鼓戏《打铜锣》中饰演林十娘,荣获全国优秀演员奖。其代表剧目有《沙家浜》、《野鸭洲》、《送货路上》等。德艺双馨的李小嘉,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3.
王金玉生于189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湖南醴陵市茶山镇梅霞村人。在旧社会,她家境贫寒,很小就下田耕作,农闲时上山砍柴,晚上纺纱、剥麻。出嫁后,她生有一女,后又抱养了一个男孩。如今,女儿84岁,养子72岁。老伴离世早,她现由50岁的独孙照料。虽然一生清贫,但她天生是个乐天派,善谈吐,且言语生动幽默,走到哪里都有欢声笑语。她是个戏迷,收音机和电视里的戏曲节目从不放过,尤其喜欢花鼓戏。她说花鼓戏好看又好听,敲敲打打很热闹。她不光爱听戏,还能唱戏,花鼓戏的一些传统曲目她大都能唱,平时劳作总是曲不离口,她为…  相似文献   

4.
“花鼓戏是老百姓的戏”──访花鼓戏剧作家徐叔华胡燕徐叔华,长沙市人,1931年1月出生.离休前为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1年创作的歌舞剧《双送粮》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演出,获得好评,剧中的对唱《浏阳河》流行全国...  相似文献   

5.
长沙花鼓戏     
陈先枢 《老年人》2008,(11):37-37
长沙花鼓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长沙花鼓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许多流派.其中以测阳、宁乡、益阳、西湖、平浏醴等五路为主。这五路花鼓戏都以近长沙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所以通称长沙花鼓戏。  相似文献   

6.
提起花鼓戏《补锅》里的刘大娘 ,您一定还记得她。当年将这个有些旧思想的养猪能手唱得家喻户晓的 ,是湖南著名的花鼓戏表演艺术家钟宜淳。一个晴朗温和的日子 ,我们如约按响了钟宜淳家的门铃。她笑吟吟地将我们迎进屋 ,那轻盈干练的举止一点也不像上了岁数的人。进得门来 ,那满屋子的艺术品让我们感到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客厅四壁挂满了精心装裱的书画作品 ,有的雄浑凝重 ,有的俊秀飘逸 ,全都是她先生———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首任院长聂南溪教授的得意之作。古朴的红木装饰柜里 ,摆满了造型各异的雕塑、木刻和其它工艺品 ,显出…  相似文献   

7.
四平调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以淮北花鼓为基础,融合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方风土人情形成的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济宁金乡四平调在吸收其他地区花鼓戏的精髓,参考京剧、豫剧、评剧的腔调和表演艺术,融合济宁本地的风土人情,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风格。  相似文献   

8.
依欣 《老年人》2004,(10):24-24
头一回走进旷佩芝的家,就感受到了她的与众不同。这位年近花甲的女士,在湖南岳阳 市 是颇 有 名 气 的 “ 抗 癌 名星”,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领头人。她身着精致的高领毛衣和花格长裙,满脸微笑,一身活力,连她那静谧宽敞的居室也充满了生机。 旷佩芝祖籍湖南衡山,出生于民乐制销世家,从小能歌善舞。她9岁从艺于衡山花鼓剧团的廖老师,学习花鼓戏,后又跟着父亲学二胡演奏。 中学毕业时,旷佩芝以文艺特长而出名,被留在南岳镇文化站当辅导员。结婚后,她随同丈夫调到新的单位,从事幼教工作。这是她喜欢的一门职业。她教小朋友唱歌跳舞,成天乐呵…  相似文献   

9.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戏曲文化价值不菲,本文探讨荆州花鼓戏戏曲品牌与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结合,积极探索荆州花鼓戏的博物馆、艺术馆路径、主题公园路径、节庆旅游路径等戏曲文化旅游开发新出路。  相似文献   

10.
杨薇  乔雅婷 《公关世界》2022,(13):93-95
湖南皮影戏作为民间本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本文通过从湖南皮影的影偶造型、演绎方式、民俗功用等角度对湖南民间皮影的审美观念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挖掘湖南民间皮影艺术对天人合一、崇尚中和美、自然美、生态美等理念的追求,希望能系统地梳理湖南民间皮影生态美学观,并为传承和保护湖南民间皮影艺术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旅游景点提供的旅游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旅游文化建设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旅游建设中,如何充分挖掘衡阳地区的音乐资源,向游客展示该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提升衡阳音乐的品位,是加速湖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全方位的展示生态旅游视角下衡阳音乐文化的现状,针对衡州花鼓戏的特征、功能和社会影响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音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加强的音乐文化建设的原则、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数码艺术设计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绘画的艺术渊源,正确认识数码艺术设计的产生、发展,以及它的审美特征,是丰富数码艺术形式美的关键。同时也要认识到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误区,从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寻找到它的独特价值,对它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刘柳全 《老年人》2004,(12):18-19
提起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赵黔,湖南人一点也不陌生。她在舞台上扮演的一个个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2年,刘赵黔在大型现代花鼓戏《桃花汛》中扮演一号主角,获得了全国戏曲表演最高奖———第九届“梅花奖”暨第二届“文华奖”。这是她演艺生涯中的大喜事,  相似文献   

14.
李潺三倔     
4年前,李潺先生的"个人艺术周"在长沙举办,赢得好评如潮。这是湖南书画家首次以艺术周的形式,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对此,省书协主席何满宗高度评价:"李潺先生为我们书法界开了先河,为构筑和谐湖南、艺术湖南和文艺湖南作出了贡献,历史会记住李潺。"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平台     
《老年人》2011,(9):50
7月28日,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录制现场,湖南省老干部合唱团("千岁合唱团")的8名参赛队员,与另外4支年轻的参赛队伍进行才艺大比拼。在前3轮比赛中,"千岁合唱团"的老同志分别演唱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忐忑》和湖南花鼓戏《补锅》等。他们独特的演唱风格与新颖动作,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江川、吕建辉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16.
我唱了一辈子的花鼓戏,每天相伴的是锣鼓叮子,唢呐笛子,大筒弦子。我终生热恋着散发着泥土芬芳、深受群众喜爱的花鼓戏艺术。舞台上,我扮演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讴歌新人新事,演绎时代变迁。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为我赢得了荣誉,也使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然而,由于年龄的关系,我不得不办了退休手续。刚退休时,我的心是空的,好像一个突然断乳的孩子,无所适从。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日子后,我原来演过的一些戏要重新排练演出,院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角色,又把我召回去应急。于是,我继续出演《补锅》中的刘大娘,《讨学钱》中的陈大嫂,《…  相似文献   

17.
传统装饰艺术是人类发展史中艺术形态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艺术形式。它不是一种纯艺术现象,它首先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造物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哪个地方,人类发展中的每个时期,传统装饰艺术往往都能体现该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徐炯权 《老年人》2015,(3):18-20
"我是刘赵黔,刘是文刀刘,赵是赵钱孙李的赵,黔是黔驴技穷的黔。一听就知道我爸爸姓刘,我妈妈姓赵,我生于贵州。讲话快了点吧?哈哈,快是我最大的特点。"一见面,刘赵黔就这样自我调侃道。刘赵黔,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人称花鼓戏表演"天后"。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看过她在《野鸭洲》、《三里湾》、《牛多喜坐轿》、《乡里警察》等剧中饰演的泼辣角色;年轻人  相似文献   

19.
艺术是与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的,艺术是文明的底色,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思维是人类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因此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尊重人的心理自然发展的一种健康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0.
徐云华 《老年人》2006,(8):28-29
没有高挑的身材,没有标新立异的包装,也没有媒体的炒作,这个时代一个歌手蹿红所需要的条件,吴碧霞似乎都不具备。可就是这样一张天生的娃娃脸,一副天籁般的好嗓音,一项美声和民族两种唱法兼修的本领,让她实力超群,赢得了众多歌迷的厚爱。她被称为中国的“夜莺”。吴碧霞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父母都是戏曲演员。她的父亲王华安是原常德县花鼓戏剧团的团长和当家小生,母亲吴秀英也曾是剧团的戏曲演员,后转行到新华书店工作。在那个文艺生活贫乏的年代,王华安夫妇俩经常自娱自乐,在家里吹拉弹唱。受父母的薰陶,吴碧霞从小爱唱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