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发展,需要进行自我批判,这是母庸置疑的。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65页)哲学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晶,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因而不同时代便具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尽相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例外,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其形式和内容,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地说是教科书)  相似文献   

2.
问世一个半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历经了160多年的沧桑岁月,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始终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最为基本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作为一种理论以存在性概念存在于社会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是当今社会最为现实的实践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和改革中起到积极有效的科学指导性作用,对我国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处在结构性改革攻坚克难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转型的关键性时期,转型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现实性问题,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捍卫马克思主义本真精神,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新时期我国当前全面进行深化改革中最为迫切的现实性任务。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产生的问题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对策研究解决方式三方面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其内涵的科学性已被历史的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理论在主体、内容、载体、环境上的时代局限性逐渐显现,高校可以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实践水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合理利用网络这几个方面尝试突破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对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价值。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国形式,同属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经历时代的冲刷和洗礼下,不断汲取新的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备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我们解决问题开辟了新"窗口",是指导我们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共中央几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也为我党在不同时期认识青年和开展青年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探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国情、世情、党情即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教条,它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具体的辩证的发展理论。因而,我们要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充实我们的头脑,创新我们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党历来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党风建设理论,这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独特贡献。作为执政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党在苏区时期形成的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研究、弘扬苏区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在党的作风建设历史中的地位和功绩,对加强和建设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高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科学实践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实践活动和实践理论的关注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而对于服装数字化技术来说,实践的作用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的漫长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发挥了巨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在当代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未过时。本文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解读及其当代价值,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已经走过了170多年的辉煌历史,度过了理论创作的19世纪和经受社会主义实践考验的20世纪。进入到21世纪这一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也将会获得史无前例的大好发展机遇,同时也必然会面临更多挑战和考验。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作为目前最成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承担着推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更高层次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郝睿琦 《现代交际》2024,(3):49-58+122-123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实践论包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行统一观和真理观,矛盾论包括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等。“两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践论和矛盾论既坚持又发展:一方面,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坚持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在理论引领下进行变革性实践;坚持矛盾分析法,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另一方面,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导向化解新矛盾;发扬斗争精神,以顽强斗争打开新天地;形成系统观念,以系统思维开创新局面。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坚持与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灌输理论是否过时,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思的问题。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个角度论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仍具有时代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灌输理论科学内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运用灌输理论,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5.
姜元 《职业》2011,(5):29-29
大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的历史信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地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生档案内容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接轨的新模式。大学生档案信息应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必须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充实,使之真正成为大学生在校的成长轨迹和用人单位选人的标尺。  相似文献   

16.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是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前进发展的国内社会形势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迫切需要,对于维护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新的内涵、动力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变化,不断创新,真正肩负起推广、发展马克思主义,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融合进行了浅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马克思分工理论,可以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更为深入认识诚信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发挥分工多样性、目标一致性的凝聚力,推动诚信由现实载体向真实载体的发展,体现出分工与诚信载体共同前提的现实意义,避免抽象诚信或“伪诚信”对分工与诚信载体的侵蚀。应用马克思分工理论认识诚信问题,一方面可以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活的时代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对诚信建设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始终基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基于实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观点,要求人们面对现实的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作用,将理论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从而在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变成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之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在中国的实际运用,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与辩证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和终极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对该重大理论问题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研究、实践和推进,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导并推动了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进程中,形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地解析,并对新时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是一个价值关系范畴和社会历史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