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作为诗歌的主题,以传统的诗歌形式阐释现代主题。本文选择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理查德·康利》和《米尼弗·契维》,从文体学的特征入手,对两首诗歌在不同层面进行对比。最后对两首诗歌的主题做分析和概括,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有关作者的社会和道德思考。  相似文献   

2.
英国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的诗歌《为国捐躯》和西格弗雷德·萨松的诗歌《他们》都是典型的战争诗歌。本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讽刺意象以及残酷的战争对年轻士兵造成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反映了两位诗人的反战思想。  相似文献   

3.
《歌唱自我》是草叶集中重要的诗歌之一。它通过对自我的歌唱展示的惠特曼的现代美国人特征,对此本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科学观点、诗歌传统的突破、美国民主。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让他成为全国名流的经典诗作《乌鸦》是我们学习理解爱伦坡美学原则的最佳途径。在这篇论文中,通过从象征主义,音律,和哥特风格三个方面的分析鉴赏《乌鸦》,作者希望能够对诗歌之美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对于怎样对待自然,人类就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人类常常受到大自然的恩惠,而且人类能够生存繁衍,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依赖自然的力量。但是不少人基于人类主体的思想对于自然一直采取征服的态度以及方式。自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开始出现之后,人类才开始真正地思考自己的行为,本文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代表性作品《白鲸》加以研究分析,《白鲸》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对抗性的,人与自然是矛盾的两个主体,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成长,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自身的发展也将会受到限制。《白鲸》是美国文学史上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小说,小说具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本文对《白鲸》从生态批评视野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灰色星期三》作为艾略特皈依英国国教后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信仰追求和精神挣扎,在艾略特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首诗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关于这首诗的深度论文不多。本文将分析但丁《神曲·神曲篇》与《新生》中类比手法在这首诗中的运用。本文认为,艾略特在《灰色星期三》中除了从天主教仪式和安德鲁斯布道文寻找最佳的诗歌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还借用了但丁的《神曲·炼狱篇》和《新生》中的类比手法,将宗教体验和诗歌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诗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之一,威廉·布莱克在其代表作《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里表达了一定的浪漫主义的自然关怀。本文试图从生态主义的角度解读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从而唤起人们注重生态保护,建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仁不让地在文学史上占有首席之位,里面所收集的305篇诗歌,跨越西周初年到笔者仅仅摘取了《召南·小星》和《召南·殷其雷》来做粗浅的分析,从情感、语言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从诗经中的几首小诗研究古代官吏的社会生活特点。  相似文献   

9.
普拉斯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上最重要的自白派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彰显她独特的个性,她的自杀和诗歌创作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试图基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暗恐》一文探索普拉斯《老爹》诗中的暗恐元素及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中美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来看,中美文学中的诗歌大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诗篇的地域性,可以很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和地方风土人情,更好地中美文学的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中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和美国诗歌《海湾圣诗》等几部作品为典型,以期在诗歌的鉴赏基础上,掌握中美文学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美》一反她小说创作中一贯采取的上流社会背景,被认为是华顿写的最好的悲剧故事.本文旨在从叙事时间的角度对《伊坦·弗洛美》的叙事艺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作者巧妙的构思与风格,以深入探讨这部具有独特魅力的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创作于2500年至3000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全部305首诗歌作品中,有两首是较为集中地描写美女的。摘选其中一首诗歌,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女长啥模样,如何穿着打扮,也可以了解当时的人们有着什么样的衡量美女的标准。先请其中一首,《鄘风·君子偕老》:  相似文献   

13.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所创作的一部反映美国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恐慌下的农民的抗争故事。本文主要以作品的抗争主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4.
崔艳玲  李衍鹏 《现代交际》2010,(12):101-101
《赤壁赋》是苏轼游记散文的代表作,它把我国的游记文学推向了最高峰。《赤壁赋》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探讨深刻反映了苏轼的哲学思想,也折射出古人朴素的辩证思想。本文作者试对这一思想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伟大著作,而自然观是其中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历程中的革命性变革,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性。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然观,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田芳 《现代妇女》2014,(6):295-296
唐·德里罗是当代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白噪音》被视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绘了美国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所折射出的人类内心的荒诞、空虚、焦虑和恐惧,这些都是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典型病症。本文试图以生态批评的视角对《白噪音》文本进行生态解读。植根于人类深层意识的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过度的消费文化是《白噪音》所呈现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用消费所产生的"白噪音"来抵御人类的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只能是缘木求鱼。唯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才是解决后现代社会生存危机唯一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生态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折射出现代生态环境思想的光辉。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最新人类文明,如何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汲取智慧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翟曼 《现代交际》2014,(3):70-71
生态女性主义糅合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双重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突出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从而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提供了崭新的视野。男女两性共存互补,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文化思维是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二元对立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当代小说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为脚本,从生态女性主义视域解读小说,旨在深入探析作品的生态思想与人物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廷峰 《公关世界》2016,(22):60-62
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基本上是以《周易》《老子》《庄子》的闰学思想为核心,又广泛吸取诸子百家的积极因素而形成的。尤其是《周易》《老子》《庄子》这三部著作,积聚了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精粹。这远不是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抽象性的概念辩证法。它是中国式的直接立足于自然生命,始终将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高度融合起来的生动具体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周易》《老子》《庄子》不仅是中国辩证哲学的起点,而且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傅山先生的美学思想,就是在这个很高的起点上发展和形成的。傅山先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真情互动     
《伊拉龙》定价:29.80元《长老》定价:36.80元[美]克里斯托弗·鲍里尼著接力出版社出版延续《伊拉龙》销售狂潮缔造当今美国出版奇迹美超级男生鲍里尼《长老》火爆上市由接力出版社独家引进并出版的美国“80后作家”《伊拉龙》及续集《长老》在春节前后与广大读者见面。克里斯托弗·鲍里尼凭借其15岁时创作的《遗产》三部曲第一部《伊拉龙》而蜚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