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评价系统作为理论框架,创建了一个含有英汉娱乐新闻各5篇的小型语料库,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英汉娱乐新闻中的判断语言资源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索中英文两种语言各自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视角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政治学等;内容广泛,包括实用技巧整理、语用策略分析等。本文对国内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想 《现代交际》2014,(2):18-19
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视角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政治学等;内容广泛,包括实用技巧整理、语用策略分析等。本文对国内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通过借助网络、电视媒体发布的新闻媒体实录搜集美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语料,按照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料进行具体分析,目的在于通过美国新闻发言人语言的具体分析,总结出美国新闻发言人的语言特征,从而为完善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借鉴,启发我国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5.
冯楠 《现代交际》2010,(9):73-75
新闻语言是语言的一种,作为一种符号、表达的工具,新闻语言不可避免地带有其使用者的印记,即一种倾向性。本文主要从词语的含义方面对新闻语言的倾向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应用性语言,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已逐步成为主流大众媒体的传播工具.本文试图从语篇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汶川地震中新闻英语报道的互文性,旨在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阅读、分析新闻英语的新视角和理论方法,提高语篇分析能力,更好地接受媒体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冯知军 《现代交际》2011,(3):121-121
在当代中国的学术界,对美术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个无法回避的学术热点。在众说纷纭中,有从材料、心理、具体绘画门类的解读,还有对传统语言转向与当代语言的思考。本文就对此进行归纳与整理,试图为中国美术语言的当代研究进行一个资料和观念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8.
模糊限制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新闻语篇中.本文将以VOA广播新闻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对其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阿拉伯报纸的两种新闻标题进行功能文体分析,通过比较归纳出阿拉伯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在对标题中的情景语境变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新闻的社会功能对新闻语言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英语新闻由广播新闻、报纸新闻、网络新闻、杂志新闻、电视新闻等组成。其中,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作为英语新闻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被运用得更加广泛。然而作为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它们各有利弊,各有难点。本文采用了比较的方法,通过对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的语言特征的比较,帮助人们能够更大限度地通过多种方式有效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比较英语广播新闻和报纸新闻对同一则新闻的表述,探讨了二者的语言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共时与历时、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组合与聚合、线性单位与集合等多视角出发,对语言言语区分理论进行再解读,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语篇中要求语言客观、准确、简洁。但是,新闻语篇中也存在不少的模糊限制语。这是因为对新闻报道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还可以使读者对所报道事件的看法不会受到干扰,保护事件中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使新闻报道者减轻或避免由于报道失误而受到的批评,维护新闻报道者和读者的面子。笔者从语用的视角对新闻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对于新闻语篇的写作和阅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阿拉伯报纸的两种新闻标题进行功能文体分析,通过比较归纳出阿拉伯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在对标题中的情景语境变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新闻的社会功能对新闻语言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实证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进行调查问卷,并对VOA特别英语新闻与标准英语新闻同主题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指出1500个单词的词汇量即可达到翻译表达基本能力。为提高学生翻译过程中的表达能力,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可以加强释意学翻译理论及功能翻译理论对学翻译翻译实践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翻译并非只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是意义和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5.
新闻翻译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点。目的论将研究重点放在译入语文本和读者上,强调译入语对于翻译结果的影响。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本文从目的论视角来讨论中译外新闻翻译,并以《今晚报》海外版为例进行分析,来分析外宣新闻翻译中"翻译+解释"和"再创造"策略的应用,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外宣新闻翻译这一工作过程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被称为时政新闻。在众多的栏目中,时政新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新时期,做好时政新闻编辑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时政新闻及时政新闻编辑的特点的分析,研究如何通过提高时政新闻编辑的基本素养来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罗颖 《现代妇女》2014,(4):248-249
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一贯是新闻写作时的基本要求。但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模糊语言也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一般说来,对新闻信息作出恰当地模糊处理不仅不会影响信息的正确传递,反而能让受众更为有效地接收相关信息。笔者通过实例分析,旨在说明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鲜明的语用功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亲和力是指要亲近大众,使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愿意接触某个领域。科技新闻虽然介绍的都是最新科技,但是内容比较枯燥,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面向的一般是高端人群,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影响不大。那么如何提高科技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增加其受众人群是一个难题。本文将对科技新闻提高亲和力的方法进行探讨,并研究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新闻英语是新闻英语的次语体,具有特殊的情景语境因素和独特的文体特征。从功能文体学理论视角,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China Daily和USA Today官网上的新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围绕三大语言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探讨两种新闻媒体的词汇语法层面的及物性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孙志远 《现代交际》2011,(10):89-89
语言是新闻传播的媒体。记者采集到了好的新闻事实,只算成功了一半,还需要运用好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语言是新闻工作者的工具,同时,新闻工作者又是语言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要做好本职工作,就要善于运用语言,给读者做运用语言的榜样。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为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