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文艺是电视和文艺的结合体,是运用电视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并通过电视屏幕传播的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通过鲜明的屏幕艺术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并给观众艺术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电视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已经成为重要而又独特的工作和职业。一个电视节目要想在行业中制胜,那么创新是其唯一的法宝,而电视节目的创新最主要的是调动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新形势下,电视编导需要具备怎样的创新思维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呢?这种创新思维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电视编导如何去激发这种创新思维呢?这些将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休制度的实施催生了独特的"假日经济"现象,长假成了争抢收视的"黄金周",由此产生了"假日电视"。本文提出了现阶段假日电视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借鉴了国外电视的"播出季"理念,提出了假日电视节目"项目管理"概念,为国内的假日电视制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电视媒介一产生就伴随它出现一种新型音乐表演样式,这就是电视音乐。它和别的音乐表演样式进行比较的话,它基本形态特点和织构方式特质都具有独特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5.
一道独特的电视文化新奇观真实电视(又称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1999年10月,荷兰艾德蒙电视制作公司制作了一档名为《老大哥》(BigBrother)的电视节目,制作组精心挑选十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选手,让他们在一处秘密地点封闭地共同生活。这段生活的所有细节  相似文献   

6.
电视综艺节目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独特的呈现方式、多变的艺术形态,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成为传统媒体经久不衰的节目。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观众对节目的互动需求有所增加。而互动性正是新媒体的最大特征。二者的融合实现了优势互补,运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来延续传统媒体的使用价值和公信力,将是未来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型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知识、娱乐、竞技、博彩的独特形式诉诸于受众的眼球,便捷、多样的网络化服务加强了舆论传播的时效性与个性化,微博、微信平台不断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型产业链营销一体化、节目品牌体系构建标签化将成为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电视媒体的发展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是其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并实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持人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表现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不同时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分析杨澜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的主持风格特点;以《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和《天下女人》为例,进一步探讨杨澜在节目中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中,语言语意含蓄且有深厚韵味,各种修辞运用其中,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表现方式,给电视观众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带给观众审美趣味的同时传播公益理念,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法律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由于公民法律意识、市场观念、利益观念的增强,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也空前高涨。于是,以法制宣传为内容的电视节目、报纸专版、专业杂志也就大有雨后春笋之势。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电视媒体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广阔的覆盖面、生动的音画效果、强烈的现场感、口语化的表达等,使许多优秀的电视法制节目逐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画面与语言相结合的节目形态。这就决定着,电视专题片的语言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中尤为重要。电视专题片的语言与电视画面要相辅相成,完美统一,要充分把握画面的意境,配合画面做最完美的阐释。因此,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的研究,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话题。在此,我要对电视专题片的语言风格做一点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明宫词》是中国著名的女导演李少红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1998年拍摄的电视剧,一直到现在,仍然在中国的电视剧史上闪耀着其独特的光辉.尽管在这十几年中,电视剧拍摄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也许这部剧中的有些场景在今天看来有的不免显得有些不真实和不成熟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古装大型连续剧佳作.我们很难再从中国的电视剧历史中找出一个与此剧类似的作品,它在中国的众多电视剧中是截然不同的,是一个另类.简直不像那个时代的产物,简直不像一部电视剧.因此,这个电视剧在刚刚开播的时候,就以其独特的形式,表现手法震惊了许多人.有的人对它不屑,认为这是个不中不洋的怪诞结合品,也有许多人深深为它的独特而着迷.  相似文献   

13.
"视"态炎凉     
不用说,电视是当今第一强势媒体,它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这也是吸引我从报纸转岗到电视的一大原因。不过,恰恰是电视的强势催生了电视的弱点。一项研究表明,大约有50种疾病与看电视有关:斑疹、干眼病、肠胃病……专家谓之为“电视综合症”。不仅如此,电视还使电视机前的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注意力,语言沟通能力和创造力受到潜在的影响。过多地看电视,会使少年儿童出现孤独,自闭和暴力的倾向。家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电视艺术创作的源泉;受众是电视艺术创作的目标;技术是电视艺术创作的基石;文化是电视艺术创作的法宝.电视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受众的需求、技术的支持以及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5.
电视娱乐节目的产生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娱乐至死"以及"娱乐引导消费"的社会大背景下,电视已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媒介。与电报使新闻变成商品一样,电视也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运作向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转型。创新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永恒主题,而"陌生化"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表达和创作观念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陌生化"理论来阐述这一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编排与形态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的产生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在"娱乐至死"以及"娱乐引导消费"的社会大背景下,电视已不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媒介。与电报使新闻变成商品一样,电视也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运作向市场化商业化运作转型。创新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永恒主题,而"陌生化"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表达和创作观念上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陌生化"理论来阐述这一理论在电视娱乐节目的创意编排与形态上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2013年注定是互联网电视爆发的一年,巨头们争先恐后入场,互联网电视似乎成为了香饽饽。在各大互联网企业不断为自己的互联网电视喝彩时,却少有人关注互联网电视前进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就现状而言,互联网电视通过合作或借用资质等方式解决了牌照之困后,现阶段面临着一些易被忽略的问题。一些资深互联网电视技术工程师称,互联网电视目前面临传输带宽成本、内容同质化和核心竞争力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被国内某视频巨头戏称为互联网电视前进路上的三座大山。  相似文献   

18.
可怜的马     
早些年,我在大学里听讲座,有位先生来讲电影,开头第一句话是:电影本是种很粗俗的东西,不过,幸好现在有了电视……对这句话,我印象深刻,原因是我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电视。我相信,比起音乐或戏剧,电影、电视的确算不上多雅致,但更多的人还是喜欢电影电视。至于说电视比电影还低级,这我也很理解。电视里常讲一些电  相似文献   

19.
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颖 《现代交际》2010,(10):109-109
后期编辑是电视和新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编辑,作为一门锦上添花的艺术,是赋予电视作品和新闻作品生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笔者五年来的电视和新闻编辑工作实践,结合相关理论谈谈电视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流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蓬桑 《老年人》2003,(3):14-15
人们熟悉沈力,大多是从收看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夕阳红》开始的。她将节目柔化为温馨的时光,浸透着智慧与灵性,并以她独特的平和、安详、端庄的主持人形象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尽管现在她年已古稀,而且完全淡出了荧屏,但作为中国的第一位电视播音员,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人,沈力的名字依然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沈力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的见证人。1958年,她25岁,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调到刚刚成立的中国唯一的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1993年,离休后的沈力又勇挑重担,主持了5年的《夕阳红》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