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福州市83岁退休干部当街跌倒后,路人无人敢扶,两位本欲伸手的路人最终也犹豫退缩,老人最终猝死。对于这种行为,媒体上议论纷纷,而此前深圳福田的另一起类似事件发生后,被指称不肯扶起老人的保安拒绝认错,许多人对此表示理解,并称换了自己也不会去扶。  相似文献   

2.
正选择性关注个别老年人的负面行为,有失公正。公交车上"故事"多网络上,对老年人特别是坏老人的"吐槽"绵延数年,生生不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在小区花园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跳着广场舞;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却大声斥责你:"为什么不让着我"……摊上了"扶老人反被讹""碰瓷老人"等热门话题,网络中的老人就不仅仅是令人讨厌了,简直就是妖魔鬼怪般的存在,"老人即地狱",唯恐避之不及,"以后看到老太倒地别说扶了,只要看到的都有罪"。  相似文献   

3.
年前,南京"彭宇案"闹得沸沸扬扬,舆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几乎一边倒地为扶起摔倒的徐姓老人反被诬告的彭宇鸣冤叫屈,继而在全国引发一场"老人摔倒为何无人敢扶"的大讨论。彭宇成了"好人不好做"的代言人。今年1月16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  相似文献   

4.
正老人立遗嘱时选择"防儿媳"条款,房产就能全归儿子吗?近日,市民刘女士为此状告前夫及其父母,她认为,房产自己也有份,因此请求法院判决分割房产。海沧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特殊的"房产争夺战"。事件老人立遗嘱,儿媳告上法庭小王和刘女士都是80后,他们已结婚好几年了,去年二人因感情不和,上法庭闹离婚,最  相似文献   

5.
正下楼梯,"扶慢侧"扶护栏年纪大、腿脚不利索的老人下楼梯时,一定要双手扶着楼梯护栏或墙面小心挪动。慢点走宁慢勿快,等双脚都在一个台阶后,再走下一步,以减少关节承重。侧身下下楼梯尽量脚尖着地、侧身走,而不是像年轻人一样正对着楼梯走。老人肌肉及韧带的弹性、张力不如年轻人,加上反应较慢、控制力差,正面下楼梯时一脚踏空就没办法及时收回,人的身体几乎垂直,也易迎面摔下。  相似文献   

6.
赢得尊重     
关于老年人的话题,这两年一直热度不减。抛开养老金、养老服务业等政策层面的争论,引起社会热议的,莫过于“老人摔倒了,我们扶不扶”这个以前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老人摔倒,扶不扶现在已经成为热议问题,这个问题的热议说明我们的道德准则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本文论述了亟需加强我国社会道德、公德、诚信等方面建设,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若星 《老年人》2014,(5):8-9
正"大爷,您怎么把儿女3个都告上了法庭?是他们不孝,不常回家看望您吗?""他们回不回家看我无所谓,但他们不给我钱买酒喝,就是不孝。"这是法官与一位66岁老人的对话。老人喜欢喝一口,做儿女的咋就不能满足老人的愿望?是儿女们不孝,还是另有缘由?2013年7月底,这起奇特的"酒"官司在湖南省芷江  相似文献   

9.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事件,一个年轻人站在马路上等人,他穿着一身的名牌,这时候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太太上前乞讨,男子却装作没看到,把头撇向了另一边。还有个事件则是一个年轻人在身上的口袋里摸索着零钱,但终究没有找到,而在一旁等待的老人按捺不住情绪轻声低语道装富干嘛,刚才不知道跑了多少生意。我们要思索第一个男子是否道德缺失?还是要怀疑老人乞讨的背后有感情欺骗存在?  相似文献   

10.
"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是情感空虚、生活无人照顾、经济困难。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让"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国作恶"坏老人"移民美国,下场凄惨》《蛮不讲理的中国老人竟然在加拿大傻眼了》……朋友圈,类似奚落老年人的文章层出不穷。近来,一篇《学做老人》的文章在老年群体中被热传,其反思的口吻,颇有回应上述指责的味道,"第一次做老人,我们还在学习,请给点时间"。老人也要"学着做"吗?  相似文献   

12.
四川南充的农村姑娘周澜在绵阳打工租房时,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位邻居绝症老人,老人将自己居住的房子"继承"给了周澜。但不久,周澜得知,老人生前欠下了50万元的巨额债务!周澜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2014,(10)
正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71岁的赵大爷一人独居,由于孤独寂寞,老人经常拨打110"求陪聊"。近几年来,媒体多次报道类似事件。其实,老人拨打110并非恶意扰警,而是心中有着太多的寂寞与孤独无法排解。生活中,独居老人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它暴露出我国现行养老体系中精神养老严重缺位,是家庭养老中出现的一个现实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老人拨打110"求陪聊",完全是心理和身体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政府的救济资源有限时,市民自发互助的救助是很好的模式"。有关部门所说的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这是社会工作意义上的救助吗?江苏省在苏北五市针对农村留守的"空巢老人"开展了"春雨行动",其一大特色是254名大学生村官倾情加盟。大学生村官虔诚助老献孝心,组织开展爱心助老活动,发动志愿者上门与老人认亲,与"空巢老人"结对,做"空巢老人"的"代理儿女",让"空巢老人"享受到天伦之乐。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空巢老人"对亲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26日,位于北京的养老社区"燕园"正式迎来了首批入住者,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受邀前来参观。77岁的吴仪,面色红润,步履矫健,完全看不出花甲老人的状态。"您怎么精神这么饱满?"面对燕园的诸多老人的疑问,她笑着说:"我就是爱折腾。折腾着学习和体验。所以不仅让我身体,还有心理都能达到年轻状态。"作为77岁高龄的独身老人,吴仪怎么活得如此潇洒而高昂呢?她又是怎样"折腾"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撒娇",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女人和孩子,但你想过老人也会撒娇吗?事实上,生活中有些老人就是通过自己的"另类撒娇"来达到自己多见孩子的目的。我们认为,老人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让子女懂得自己的心理诉求,当然最佳的"撒娇"方法是坦诚地说出来。  相似文献   

17.
来信我是否现在就投入精力找男朋友?滴扶老师:您好!我在你们今年3月号的《爱》刊"人生信箱"栏目中,看到您写的《大学男生应如何对待和掌握自己的学业与爱情?》这回信对大学各个年级的男生肯定有启发和帮助。因此,我想请您再写封信  相似文献   

18.
来信我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怎么办?怎么办?滴扶老师:您好!我没想到,我能在抗灾避难的临时帐篷里看到《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生活版)的"人生信箱"栏目。我从您的信箱中了解到您给陷于悲惨困惑中的人们解除了痛苦,解决了思想问题。为此,我想告诉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宫     
《老年人》2012,(8):44-45,39
给儿女的忠告赵国明这个问题怎么看记者采访一位老人,问:"您对城市燃放鞭炮这个问题怎么看?"老人:"我还能怎么看?搬张椅子爬到窗户上看呗。"两骗子女儿让我看她小时候写的日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空巢老人"和"病困老人"不断增多,如何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