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志钧 《河北学刊》2005,25(4):168-173
儒家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步入近代,仍为学者所信奉。在社会变革迅速、动荡加剧的时候,不同学派会有共同的改革要求,又有着彼此不同的差异。同一学派既有治学方面的一致性,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又有所不同。它们之间的异同、分合,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我们不能只看到暂时的同,而忽视学派之异;也不能因是同一学派,而视为一切皆同。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面对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对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主张,我们对比部分学者的观点.就危机产生的根源、凯恩斯主义政策、奥地利学派的主张、扩张内需的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等给出了我们的观点,并且提出了短期运用凯恩斯主义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奥地利学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纷争不仅仅在于观点和问题的百花齐放,而且在研究同一问题的方法上也是各持己见。同时,针对经济学研究方法本身,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人持有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研究对象各有差异,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迥然不同。了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经济学体系有指导方向的作用,也有利于我们用类似的研究方法解读当前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更有利于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4.
刘贺青  王军 《江淮论坛》2007,9(3):97-101
三十多年来,全球正义(Global Justice)研究逐渐兴起,个中原因不仅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有思想上的渊源.但是,全球正义研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根据学者们不同的观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甚至同一流派的不同学者,对全球正义的概念、可能性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的观点也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汉代学者所认定的稷下先生,是那一时代不同时间段里在齐国逗留过的一些二三流学者.严格来说,他们之中并没有纯粹的思想家,也没有把做学者、做思想家当作一回事.对于这些学者,单独研究其思想或许有必要,但是,若把他们归入一个学派来看待,则有夸大其辞之嫌.所谓稷下学官也好,稷下学派也罢,或者是出于汉代学者的美好愿望,或者是齐国君主曾有过的奢望,或者是齐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政治败笔.  相似文献   

6.
论重建中国古典经济学优秀传统──兼及开创中国学派经济学千年辉煌陈书最近,上海青年学者吴焦苏认为,中国学派经济学已经在国际经济学舞台崛起,这标志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终结。他的这一观点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将吴焦苏的有关论点综述如下。一、中国学派经济学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 ,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对毛泽东本人及其思想的研究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 ,各个学派竞相阐述自己的见解 ,形成了众多观点的激烈争论。本文着重从国外学者对《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研究入手 ,概述了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鉴于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 ,因而对我国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具有十分可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岳世平 《学术界》2006,(4):281-285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领域较有代表性的三个学派:体系功能学派、社会进程学派和比较历史学派,旨在通过对这三个流派的简要梳理,概述其各自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分析其不同侧重点的理论内涵,总结出当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两大主题及其合理思想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此次研讨会于 1 0月 1 1日至 1 2日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我国港台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西、陕西、江苏等各地学者 80余人出席大会 ,著名学者邢贲思做重要报告。学者们交流论文 40余篇。研讨会上学者们关注的议题主要是 :泰州学派的性质、意义与历史地位 ;王艮及泰州学派其他代表人物理论观点的研究 ;泰州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的深刻影响和其他有关问题。  一、王艮学说与泰州学派的性质意义与历史地位问题  与会学者积极评价王艮与泰州学派的思想 ,认为它与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是当时封…  相似文献   

10.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十年内,随着青少年犯罪的日益严重化,各国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特就当代犯罪原因的社会学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目的、立场和方法论研究青少年犯罪原因,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由于各国学者所处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不同,所以,他们理解犯罪这种社会现象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国家的学者,其观点也存在着差异.资产阶级的学者总是坚持犯罪“永恒论”的观点,认为犯罪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11.
自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被介绍到我国之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近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又成为国内学界探讨的另一热门话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并存使理论研究本身变得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2.
权力概念的多面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权力自古以来都是政治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众多的学者纷纷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解读,使权力的概念呈现出多面相的特征,但却始终未能产生一个一统天下的定义。作者根据解释权力内涵出发点及本质揭示侧重点的不同,对多面相的权力概念及其纷争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作者自己对权力本质内涵及其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文化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为恢复与彰显心理学的文化品性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不同的学者对文化心理学的概念、特征还没有一致的认识。综合各家学者的观点,可以把文化心理学界定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现象的丰富性、复杂性;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注重研究的生态性;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和心理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秦治来 《阴山学刊》2006,19(5):86-89
20世纪60年代初,对于“建立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这个首要问题,马丁.怀特与汉斯.摩根索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前者的回答悲观一些,后者的回答相对乐观。他们的不同探索,不仅推动了许多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也引发了国际关系学界的持久争论,尤其是开启了大西洋两岸的英美学派大辩论。  相似文献   

15.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3,16(4):25-28
晚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士人价值现、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改变,出现了逃禅归隐、弃儒从商、纵欲享乐之风。这不仅表现了封建秩序已遭到严重冲击,也反映出士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俄伊犁谈判是曾纪泽外交生涯中的显赫一笔,对于曾纪泽的交涉和部分权利的挽回,学界中人大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近几年,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曾纪泽在“重界轻商”思想下对俄国陆路通商特权的让步给近代中国西、北边疆造成了很大损害。然而,从当时的情况出发,要求曾纪泽在伊犁交涉中“商界并重”看似对中国主权有利,实则难以达到。清政府在中俄陆路通商交涉中的节节失利,事实上是晚清政府边疆危机在经济上的表现,不能因此而苛责曾纪泽的修约交涉。  相似文献   

17.
袁国友  马勇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4,(11):115-119
在怒江水电开发争论上 ,一些学者提出的“保留怒江原生态河流”、“小鱼胜大坝”、原汁原味保护怒江民族文化的观点既缺乏科学理论依据 ,也缺乏人本主义精神 ,是一种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的非人本的自然主义环境观和非科学的文化保护观。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价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实事求是和统筹兼顾的原则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方针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及民族文化保护与水电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丁肃清 《河北学刊》2004,24(4):120-124
作为散文艺术的派生和分支 ,随笔是与人们生活最为贴近的一种文学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者随笔、作家随笔、职业随笔、小资随笔等几类随笔逐渐兴盛起来 ,各自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但是 ,随笔文学在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从而走入了几个误区。随笔创作要想在不断创新中健康发展 ,必须注意增强随笔的文化内涵 ,提升其艺术生命力 ,以达到真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杨学功 《河北学刊》2004,24(2):27-27
[主持人语]如果仿效文学界流行的一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哲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而,曾几何时,哲学研究中出现了某种“远离”生活的“学院派”倾向;与此同时,20世纪为众多西方学者所阐扬的“生活世界”理论,却未能在学理的意义上得到深入的研究。有感于此,们几位青年学人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策划组织了这期专题讨论,试图把对当前哲学研究现状的评论和马克思文本的重新解读以及当代西方学术资源的开掘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专长,从互不相同而又彼此相关的角度,共同切入“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 有人说,哲学本来就是“贵族化”的学问,不必也不能“迎合”生活世界的旨趣,而应尽量与生活保持间距。但是,在这个“平民化”的时代,假如哲学只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它还会受到欢迎吗?李文阁博士显然对当前哲学研究的状况极为“不满”。在他看来,面对“SARS”之类的问题,中国哲学界的集体失语表明:哲学研究远离了生活。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哲学家们缺乏现实意识和价值关怀,而是由于现实意识的政治化、功利化、非哲学化、方法论化和整体化所致。他提出了“生活哲学”的概念,力图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作出一种哲学化的回答。 邹诗鹏教授似乎对问题抱着“留有余地”的态度。他肯定了“生活世界转向”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者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不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外学者有关观点上的差异存在关联性,需要参考现代西方法理学的相关论著才能较好地加以理解.国外学者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观点上的分歧主要是与不同学者对于什么是法律规范(法律规则)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答案相关,由于对此有不同理解,他们对于法律规范有哪些要素存在分歧,而这种分歧集中体现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是否应当具备"制裁"或者说"后果"的问题上,关于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其他方面的争议亦与该问题有关.国内学者通常不区分"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的做法缺陷相当明显,体现在法律规范逻辑结构问题上的大量争议,其来源都可以归结到这种混用.在充分意识到国内学者在有关理论前提上所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将一个法律规范(而非法律规则)认为系由行为模式与法律效果两大部分组成,并可以进一步将行为模式划分为规范主体、规范内容、适用条件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