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纳撒尼尔·霍桑重新定义了罗曼司这一传统文学体裁,开创性地提出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中间地带"的罗曼司叙事策略,并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故事背景、反常的叙事结构、象征和隐喻手法、模糊化的叙事手法、意象的明暗对立等文学手法,充分实践了其提出的"中间地带"策略,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文学意境,彰显了作品迷人的审美意蕴。霍桑的罗曼司创作理念,对后世诸多美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世纪罗曼司在叙事上具有一种仪式性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对仪式性场景诸如宴会和求爱的描写偏好,也表现在文本所采用的"后来式"叙事,使人物常常脱离具体现实,本质上演绎的是一个"动作引起动作"的仪式;而且通过一再重复的仪式性叙事结构,罗曼司作者类比性地赋予了故事看似矛盾的象征意义.这种独特的仪式性叙事反映出中世纪罗曼司在超越现实的外表下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状况和群体精神世界的观照.  相似文献   

4.
美国南方作家威廉 吉尔摩 西姆斯的殖民地罗曼司中体现出具有种族包容性的美国性,而非带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美国主义,也呈现出较为真实的印第安性。西姆斯将美国性与印第安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以白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为载体予以呈现。在其颇具前瞻性的浪漫书写之下,一方面,美国性侵蚀了印第安性;另一方面,它们也得以融合共存,成为其构建美国理想社会秩序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占有》是一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小说。拜厄特在时髦的后现代叙述中保留着对传统的坚持,通过对罗曼司的戏仿表达了自己对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罗曼司中的女英雄变成小说里的悲剧人物,作者在颂扬女性力量的同时保持着冷静,她没有把两性对立起来,让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寻找一种和谐的两性融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19世纪杰出的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自幼生活在一个清教徒家庭并深受清教徒意识的影响.在作家的整个创作生涯中,无论是在其短篇小说还是长篇力作中都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和作家复杂、矛盾的宗教观.前期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揭露批判了偏执僵化、虚伪自私、残酷冷漠的清教思想及道德准则,当然也充满了作家身上无法抹去的那种人人皆有罪的清教意识以及在此意识下产生的不能相信任何人,要怀疑一切的清教思想.后期创作的优秀长篇力作<红字>,对虚伪的加尔文教清教主义及其伦理道德进行了有力地抨击,但女主人公以真诚和勇气得到救赎以及男主人公在秘密的自责中获得解脱仍然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占有>中,拜厄特不仅对经典神话和童话等进行了戏仿,而且还戏仿了罗曼司、侦探小说和教育成长小说等小说体裁,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不同时期的两对文学恋人在各自的文学研究过程中所亲历的浪漫之旅,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历史、艺术与人生的理性思考.文章以拜厄特对不同小说体裁的戏仿为切入点,探讨作家是如何将通俗文学与传统文学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进而扩大小说的内涵空间的.  相似文献   

8.
哥特小说源自于18世纪的英国,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等人将这一写作风格发扬光大,使哥特风格带有本土色彩。霍桑的短篇小说《红字》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是典型的哥特小说,故事中的背景描写充分体现了哥特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霍桑是美国浪漫主义的著名代表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红字》以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形式 ,批判现实 ,表现自己的思想特点。他的创作不依靠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写 ,而是着重通过象征物 ,揭示客观事物背后隐蔽的意义 ,这也反映了他的浪漫主义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0.
霍桑与都德是19世纪同受宗教文化影响并试图为解决资本主义道德危机而寻找某种伦理可能态的异国作家.相比之下都德更倾向于以博爱与大善作为故事叙述的基本伦理支撑,参考14世纪的城邦文明对伦理的幸福内涵作出设想.霍桑则受困于清教主义关于人性恶的悲观论调,着意于善恶有报的道德反思.显恶与惩恶的主题安排同时彰显了其小说叙事应坚守的道德底线,反映了现代人们的伦理期待.  相似文献   

11.
《红字》的读者深受霍桑对三位主角截然不同的描写影响,认为齐灵渥斯是罪恶最深厚的罪人,而他的诸多正常人的权利及人性需求却一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由于霍桑矛盾而狭隘的宗教观,以及他对该人物存在一定的偏见,从而形成了笔下丑恶的魔鬼:齐灵渥斯。  相似文献   

12.
简析霍桑《红字》中的珠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的创作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主 ,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 ,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 ,匠心独具的人物命名 ,特殊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揭示人性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 ,达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新”。《红字》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也是他的艺术天才达到空前高度和深度的作品。本文试从《红字》中珠儿形象塑造的角度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圣经》是西方文明的基础,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霍桑出生于一个资深的清教徒家庭,基督教文化也毫不例外地对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霍桑在他的作品中有意识地将大量的《圣经》原型、典故"移植"到他的作品中来.  相似文献   

14.
“演义”是“演经书之义”的略称 ,它探寻的是经书的“义” ,而非“义”的载体———言或事。罗贯中创造“历代演义”文体的第一个贡献 ,是自觉确立了明“义”、演“义”的意念 ;他的第二个贡献 ,是通过创作实践找到了将“义”“演”好、“演”成功的各臻其妙之道  相似文献   

15.
文体分析能力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对一些实例的文体分析来培养学生的文体分析能力。即培养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地识别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的文体特征,而且能够分析它们所具有的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近几十年来,文体学、篇章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领域不断发展,从对语篇的语言层面的表层描述转向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阐释。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文学运动发生的初期,传统演义经历了向现代历史小说转变的过程。胡适经过和钱玄同争论,以文学革命者的身份首先提出了传统演义的性质与归属问题,他通过对西方现代小说文体观念的接受,重新定义了历史小说,并把演义归为通俗历史讲义,这样,胡适以断裂的方式实现了演义与历史小说的分离和转化。鲁迅从小说史的角度指出演义本身具有的悖论性质,不仅存在于传统演义中,而且也内在于现代历史小说里;演义作为现代历史小说的否定性力量,在对历史小说的"抵抗"中实现了向后者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突出了历史小说的"自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英语俚语的来源、现状,并着重对其风格特征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演义观的变迁与《三国演义》的影响——《新列国志》与《列国志传》比较@项裕荣$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纳撤尼尔.霍桑的创作大多以道德题材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人物命名,特殊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性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红字》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也是他的艺术天才达到空前高度和深度的作品。笔者拟评析奇林沃思这种鬼性与人性合为一体的形象起源并给予奇林沃思客观地、全面地评价。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Publicspeakingutilizesavarietyoflanguagewhichisdirectedtowardsaspecificeventortopic .Initsbroadsense ,publicspeakingincludesmanytypessuchasreli gioussermons ,lecturesatuniversities ,politicalspeechesdeliveredatpublicmeetings ,radioandTVtal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