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声无哀乐论》看似是专论音乐的文献,但它也反映了嵇康的政治思想。通过强调声音的"自然性",嵇康为音乐的独立性寻求到了依据。通过批判《乐记》所确立的乐论传统,嵇康揭示了"音乐政治一体"背后的政治隐秘。虽有老庄哲学作为背景,但嵇康绝非出世之人,他更是一个政治思想家。重新审视嵇康思想,对了解传统文人和政治的关系及其背后的原因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论欧阳修的音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深受历代儒家音乐思想的影响,极为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音乐在政治和教育中的教化作用。他崇尚古雅,排斥新声,讲求中和,以平心正体,修身养性,实现君子以成,天下以宁。他推崇《周礼》,积极倡导恢复礼乐,并将礼乐制度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用礼来规范社会、约束人民的行动,用乐来教化民众,从而为整个国家一统的政治思想服务。强调以《周礼》为本,唐朝为范,但又不主张盲目崇拜,认为当政者应当有所选择。对民间音乐,他有着积极的态度,不但用诗词描述和记载一些风俗习惯,而且还主动参与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并利用民间音乐进行创作。欧阳修虽然始终没能脱离儒家礼乐框架,但其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艺术教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对音乐艺术教育来说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其价值圆满完成其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
音乐院校是我国音乐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艺双馨音乐人才的特殊使命。音乐院校的独特办学规律在客观上呼唤高水平、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来提供价值引领和动力驱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音乐院校仍处于边缘化、标签化、空心化的境地,其学科发展也陷入自我迷失当中,思政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的壁垒显得比较突出。研究以武汉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为例,提出将思政学科放在高水平音乐学院建设的整体布局中去加以谋划发展,并阐发思想政治教育和音乐学科有机结合的学科建设新思路,以"六位一体"确立其目标定位,着力构建符合时代需要、引领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力求将其建成"高等学校艺术院系学生辅导员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音乐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智库""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研究和传播中心""文艺领域意识形态大数据平台""德艺双馨艺术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心""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为世人所称颂。他的诗平易通俗,有不少作品尖锐揭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他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而且是一位音乐爱好者,音乐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都有巨大的影响。本文就诗人对音乐的强烈喜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关注重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嵇康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极富思辨性的美学论著,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嵇康认为音乐本体是"自然之和",与人为的社会政治伦理无关,也与人的情感利欲没有联系,它只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自然声音美。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由个人理性和感性的冲突而孕育,是建立在他的人生哲学基础之上的,有着丰富的人格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7.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相似文献   

8.
理查德·瓦格纳在19世纪古典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要全面了解纳粹思想的理论根源,就不能不懂瓦格纳。他的音乐成就和反犹思想深得希特勒的青睐,被纳粹党尊为反犹理论和种族优劣论的"精神教父",其音乐亦被奉为"雅利安精神源泉"。除了音乐作品,瓦格纳还著述了大量的文字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这些作品对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从思维模式到生活方式,从政治谋略到战争决策都遵从瓦格纳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巧借音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能快速地导入教学,激发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兴趣,也能借助歌曲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巧学。但在运用音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坚持以生为本、紧扣教材、启发教育和适度使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发挥音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墨子务实求真的文艺思想,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先质而后文”的见解和“非乐”思想中。“先质而后文”是针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同时,是墨子提出的一条认识论原则和美学原则。他强调对于客观事物包括文章,必须首先重视其功用,然后才能进一步追求对它的审美。这表现出墨子在内容与形式问题上务实求真的审美认识,对于音乐,墨子《非乐》的核心观点即:“为乐非也”。他注意到音乐对于政治的影响,认为音乐兴盛和政治清明成反比。墨子提出非乐问题的出发点,是对当时统治者奢侈腐败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11.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在对整部音乐的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与纳西族本民族传统音乐、昆曲、伊斯兰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有关。由此可以发现,“白沙细乐”这一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乃是纳西民族本土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网络音乐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是科技时代的产物,也是人们审美文化的产物。论文论述了网络音乐的内涵和特性,阐述了网络音乐的兴起对传统音乐的挑战和冲击,以及人们的音乐欣赏方式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众音乐文化充斥着我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并已成为音乐文化中强有力的一个支脉。此时的大众音乐文化是其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具体表现,同时预示着大众音乐文化的发展即将迈入第三阶段。精英音乐文化和大众音乐文化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大众音乐文化最终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力探讨音乐地理疆域及历史疆域拓展下的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及本土音乐文化的影响 ,论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融合 ,旨在对传统音乐保护与中国音乐发展提出建议 ,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我们弥足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在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面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学体制无根化、教学内容畸形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化的诸多弊端,建构与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电影音乐叙事的基本要素涉及叙述本质与类型、叙述内容与结构、叙述话语与方式、叙述行为与效力四大方面。就功能倾向与传达方式而言,以非语言媒介为载体的音乐以表现情感为主,无法通过自身的符号系统直接完成叙事,而需假借受众的想象与虚构。就内容与方式而言,电影音乐可以以其特有的话语元素,通过标题拟用、基调定位、节奏调控、音画配合等多种手段来提供信息、表述思想。电影音乐的叙事主体非常复杂,包含作词、作曲、歌唱、演奏、编剧、导演、演员等种种能够有效操作电影叙事系统运转的力量。在现代尤其后现代电影音乐叙事的研究中,叙述者、受众、视角等与叙述行为有关的要素,以及音乐形式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等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略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析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为基点,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融合,声乐将成为乐音表现的主要方式三个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功能和意义以及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的论述,指出音乐素质教育是面向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绿化事业,为了达到提高全民族音乐素质的目的,提出了提高音乐素质教育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字音乐是音乐与信息技术融合、与通信融合、与互联网融合以及与传媒融合的产物。文章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比传统音乐产业价值链与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分析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的特点和经济特性。发展融合型的数字音乐产业是中国音乐产业当前的战略选择。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对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进行理论研究与总结,找出制约数字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深层原因,将有利于中国音乐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本乐理教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基础>一书的框架结构和音阶调式理论问题,并将其与<音乐基本理论>作了比较,认为前者在中国民族音阶调式理论的论述上存在过于复杂化的问题,在篇章布局上不够符合基本乐理本身的原则和音乐教学的顺序性原则,因而执教者在使用此书时应加以适当调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本文还探讨了现代音乐与乐理教学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乐理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