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的非商品性和劳动力的商品性决定了关于劳务派遣的立法应坚持在管制的基础上有序的放松。但是,我国目前的劳务派遣缺乏基本的规制,存在用工规模大、滥用、行业准入低、无监管以及派遣劳动者权益易受损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立法价值定位的迷失和体系性制度的缺失。因此,我国应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劳务派遣的行业准入、监管、派遣劳动者权益保障以及责任追究等方面加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
张敏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3-67
劳务派遣在提高企业效益、分流下岗工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处理不当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尽管我国《劳动合同法》从多个方面对劳务派遣进行了规制,但在准入条件、适用范围、雇主责任、劳动报酬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章惠琴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2)
随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提出,劳务派遣问题再次广受关注,意见分歧的关键在于劳务派遣应该被限制还是被规范.从修正案条文来看,立法者持严格限制主张,认为劳务派遣有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进而不断提高劳务派遣单位门槛,缩小劳务派遣范围,机械执行同工同酬标准.以劳务派遣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根源为视角来考察,法律规制应尊重劳务派遣的历史和现实存在,劳动基准法律应秉承低标准、广覆盖的立法思路,通过合理分配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雇主责任实现对劳务派遣科学、理性的规范,防止劳务派遣被滥用,防止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劳务派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劳务派遣机构的研究为着眼点,结合《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和劳务派遣发展现状进行评析,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对现行劳务派遣机构提出立法规制的构想,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以期使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积极作用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徐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83-86
现行《劳动合同法》仅用了一个章节11个条文来对劳动力派遣涉及三方两地的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显然不能满足现实发展对其法律规范的要求,而其中间环节——劳动力派遣机构,更是事关劳动力就业、派遣员工权利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迫在眉睫。选取劳动力派遣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从其设立、运行、退出三方面进行立法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对其合理规制,实现其有序发展的目的,真正实现劳动力派遣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9-112
劳务派遣自产生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世界主要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规制,对于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派遣机构准入标准、派遣期限、雇主责任和劳动者权利保障等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具有各自的特点。当前,劳务派遣在我国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相关法规的滞后和不完善,产生了很多问题,借鉴国外主要国家的经验,对完善我国劳务派遣相关法律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同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70-77
我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第六十六条规定的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具有管制性强制规范属性,超出"三性"岗位范围外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属于无效派遣。按照法律实施的需要和逻辑,我国法律应增设无效派遣向企业直接用工转化的处理管道,并取消《劳动合同法》原有规定中与"三性"岗位强制性规范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制度设计,以保证法律条规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世界先进工业化国家劳务派遣适用范围法律规制的立法实践表明,通过立法直接划定劳务派遣适用岗位、行业的规制方式容易产生"规制失灵"的恶果;放松甚至取消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限制,强化保障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自雇员工平等待遇的规制路径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构成了对劳动者的歧视,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关系的建立。实现同工同酬不仅是出自人类本性的自然需求,而且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涉及三方主体、三个法律关系,关于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尚不明确,理论学界存在劳务(动)给付请求权让与说、真正利他契约说、特别权力关系说、劳动关系说等观点,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从传统劳动理论、诚信原则、公平原则以及实践意义的角度出发,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准劳动关系更为准确,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兰湖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Z1):193-194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就业形式和务工形式,近年在中国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界定的不完善,造成一些企业肆意侵害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要看到目前存在问题,借鉴外国经验,努力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保障劳务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劳务派遣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政府在劳务派遣中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询书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26-30
文章从强化规制的角度,分析了发挥政府在劳务派遣中主导作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主要有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分类管理、设立行政许可制、建立行政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焱白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62-65
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与特殊性,对劳务派遣劳动关系作出科学准确的界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工既与派遣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又与用工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但其实质仍为一重劳动关系。劳动者与两个用人单位共同形成一个劳动关系,派遣单位、用工单位作为雇主方共同参与到这一劳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13.
14.
方江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43-46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用工方式,它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地位,不加规制的劳务派遣使劳动者陷于一种极为不利的状况,如何厘清劳务派遣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立法的关键,从多层面保护劳动者是劳务派遣立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宋群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127-129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务经济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我国发展迅速.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劳务派遣这种经济模式存在着缺乏经营合法和业务规范性等问题.要使劳务派遣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将其尽快立法.本文拟从劳务派遣存在的法律问题,对劳务派遣立法应明确的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劳务派遣法律规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考察发现:法律规制是一回事,劳动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劳动实践中通行并发挥作用的规则,并不完全等同于书本上的劳动法律.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并解释该现象以及如何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对策是我们关注并解决的问题.从法律社会学的角度,运用行动中的法的理论分析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修改、实施问题,揭示了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表达与实践之间的背离现象并予以理论化和类型化,进而从立法和法律实施两个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即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不足,影响了法律规制的实施效果;弱化的行政执法,造成了法律规制效果的低下;双轨制用工制约了法律规制实施效果,三方之交易行为规避法律条款,架空了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7.
邱思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98-101
我国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的市场鱼龙混杂,各类船员机构恶性竞争,法律关系错综复杂,管理混乱,涉外船员的合法利益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有关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的成功立法经验,通过规范涉外船员劳务派遣相关合同并强制备案,提高船员服务机构的设立标准,明确船员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主管部门的监管机制,以维护涉外船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涉外船员劳务派遣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其优点是可以节约成本、人事管理便捷、避免人才流失,可转移企业的风险.存在的问题是就业稳定性差、非法派遣问题突出、派遣劳动者与正职劳动者待遇不公平、雇主责任不明、劳动者权益缺乏保护.我国的劳务派遣法律构建要从各方面进行明确、准确地界定. 相似文献
19.
劳务派遣制度在改革开放后作为一种新型非标准化用工方式被引入我国。由于存在历史短,理论基础薄弱,加上立法理念上的偏差,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虽经修改,但其制度缺陷仍较明显,突出表现在劳务派遣制度滥用现象严重、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对实际用工单位也存有不利和派遣员工的相关权益常常受到侵害等,这也引发了国内专家学者对此制度存废的争论。出路在于从制定专门的劳务派遣法、完善劳务派遣制度中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配套保险机制、完善救济机制等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被用人单位视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防范用工风险,区别于标准用工形式的灵活用工形式,所以,劳务派遣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行业和所有的工作岗位.但在实践中,劳务派遣制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使劳动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