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第二语言有意识学习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 ,第二语言潜意识学习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潜意识学习和有意识学习一样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它在发挥直观理解力的基础上能极大地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运用拓扑心理学原理分析了潜意识学习的过程 ,进而提出了第二语言潜意识学习的操作性原则 :要提高第二语言潜意识学习的水平 ,就要提高个体心理的非现实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简述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大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孩子从一个语言环境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他会很快适应这种语言环境,而他的父母则不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年龄因素。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是近几十年来应用语言学界反复争论的主题(Singdeton,1989)。许多语言学家,比如:Mclanghlin(1984),Hatch(1983),Krashen(198)等都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程度,第二语言习得的顺序和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三个方面阐述年…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研究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潜意识的完成.而真实的阅读材料提供了语言学习者和文章的写作者之间真实且自然的语言习得平台.相信,在高中泛读教学中运用真实材料不仅让中国中学生潜意识地更接近真实的目的语文化,也使得英语学习变得更激励人.  相似文献   

4.
人类语言的能力通过后天努力习得 ,语言习得分为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比第一语言困难得多 ,复杂得多。人们在进行第二语言习得时往往会受到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社会环境、学习动机及学习态度 ,其中学习动机对人们的第二语言习得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体意识丁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看,本质上属第二语言教学。所不同的是对于华侨或华裔来讲,其习得顺序和语境可能有所差异。为了有效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我们认为必须将“语体意识”(stylisticconsciousnes...  相似文献   

6.
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它对第二语言习得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的介绍,阐述了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并且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7.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理论从人的大脑发育程度出发认为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外语具有优势。除此以外其认知能力水平及情感因素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年龄包括人的大脑发育程度,认能能力水平及情感三种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美国教育学家R 埃利斯所探讨 ,总结或描述的社会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进度、语言能力的类型 (如会话能力或读写能力等 ) ,以及最终取得的语言熟练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部分则是由社会因素如习得者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民族等以及习得者所处的习得环境 ,如自然习得环境或教育环境等决定的。研究表明 ,某些教育环境或教学形式例如双语浸泡式教学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语言观及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二语习得研究特征之评析》一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并梳理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大量文献,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观分别为先天论、环境论和相互作用论,一些典型的研究揭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语言学理论视角、心理学理论视角、教学理论视角和综合性视角等等。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之理论周胜谈到第二语言习得,首先需要了解第一语言习得(FLA,以下都用简写)与第二语言习得(SLA,以下都用简写)的区别。学习者,尤指小孩,从未学过任何语言,现学习一门语言,这时就发生了FLA。FLA从出生之日持续到青春期,所以把出生之日...  相似文献   

11.
词汇认知习得模式的建立--从Kolb的经验习得模式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者(外语)在整个习得过程中所涉及因素较多,但是词汇习得是核心.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和母语词汇习得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是建立在母语词汇认知基础之上的.受Ko1b的经验习得模式启发,本文建立了第二语言词汇认知习得模式.主要突出词汇习得的个体特征,以指导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评述了有关第二语言形式的习得顺序、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普遍语法是否可及、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本族语水平等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其趋势是,重视对语言习得的认知解释,关注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共性。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和理解的正确率取决于习得者对目的语的了解程度。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是因为缺乏对目的语的了解而产生的语内差错,有时则是由于母语的干扰而出现的语际差错。对这些错误进行分类和分析,有助于习得者提高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减少差错率。  相似文献   

14.
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一、正确处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确立词汇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二、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第一语言词汇习得的差异;三、第二语言词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 (L2 )词汇习得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 (SLA)研究的基础部分 ,本文评述国外学者在各个时期对第二语言 (L2 )词汇习得研究的状况及特点 ,从语义学 (Semantics)角度探讨第二语言 (L2 )词汇习得中词汇量与消化关系 ,语境 (context)在第二语言 (L2 )词汇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交际策略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交能力、策略能力和话语能力 ;策略能力是各种交际策略 (communi cationstrategies)的集合体 ,策略能力强会导向很高的交际能力 ,这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证实。Dornyei(1 995 )则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交际策略培训的有效性。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解决用目的语 (外语或第二语言 )交际中的困难而运用的技法。作为学习者策略的一部分 ,它对外语习得有如下作用 :(1 )获得外语实践机会 ,间接影响外语习得过程 ;(2 )成就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与内化 ;(3 )使学习者获得语言知识 ;(4)有助…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具有先天的语言学习能力,在儿童时期能够轻松地习得第一语言——母语,然而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素。本文从社会文化因素、态度与动机、焦虑状态、年龄因素等方面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供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的语用发展》是第一部系统地介绍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习得过程的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二语语用习得的理论模式、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二语语用习得的因素,如语法能力、学习环境、教学以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在二语语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二律背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经过近40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建立起了自己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有两大学派格外令人瞩目:第二语言习得先天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论。它们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先天论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探讨影响语言习得、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的各种先天因素;环境论则从语言习得的环境着手,研究促进和制约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各种环境变量。尽管它们的理论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但都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