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七五”计划草案强调指出,“七五”期间要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就是其调整的方向和原则之一。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调整工作,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搞清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及其规律、第三产业的主要经济功能,以及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然后,据此确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所应采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一、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涵义 “七五”期间经济改革的三项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如何认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弄清它的涵义,对于落实“七五”计划,搞好“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但是,我国经济学界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的涵义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同志认为是扩大商品流通;有的同志认为是增加市场设施、改进流通手段;有的同志认为,应建立各种  相似文献   

3.
“七五”计划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生产建设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生产建设工作?生产建设工作的关键在哪里呢?“关键有两条: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积极增加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在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入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七五”计划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整个经济工作的全部关键又在哪里呢?“关键有两条: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顾明同志在全国第二次经济法理论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加强经济法理论研究,为建立经济法规体系而奋斗”的讲话。讲话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国经济法是调整有计划商品经济关系的法;二、运用经济法律手段,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三、为“七五”期间建立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而努力。第一部分已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今年第2期刊用;第二、第三部分,本刊现以“经济体制改革与‘七五’经济立法”为题发表。  相似文献   

7.
一、体制改革的经济环境问题 紫阳同志在关于制定“五七”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七五”时期,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把改革放在首位。在谈到“七五”时期的任务时,他指出: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改革顺利展开,基本上奠定新的经济体制的基础”。把经济体制改革放在首位,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得以顺利实现,才能解放社会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不  相似文献   

8.
<正> 种草种树,绿化大地,是改变国家面貌的根本大计。林草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利益,也是衡量“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胡耀邦同志说:“林业问题解决不了,国家的面貌是改变不了的”。“七五”计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林业,提高林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我省林草业建设应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前进,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路子,着重采取那些措施,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青海经济战略决策时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及会议前后举行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局部调整和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顺利解决了关系到党和国家全局的两项重大问题。会上,胡耀邦同志的开幕词,赵紫阳同志关于“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邓小平同志、陈云同志的讲话和李先念同志的闭幕词,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问题。这些讲话和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十分重要,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搞好改革,推进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意义极为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0.
赵紫阳同志去年秋天来新疆考察时指出:“在开发大西北中,新疆将处于优先的地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域来考虑”,“使新疆和整个大西北成为我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经济建设最重要的基地。”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设想和整体布局。中央的这个设想是有科学根据的,是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的。赵紫阳同志在引用美国开发西部地区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看来,我国也是这样一种趋势,将来也要把经济发展从东边转向西边,开发  相似文献   

11.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利时期。通过这五年的努力,将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更好地保证九十年代经济的振兴和繁荣,顺利实现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所以,“七五”又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极为重要的时期。改革和建设,是制定“七五”计划的核心内容。而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前景。建议指出,“七五”期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争取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大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翻番,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当前大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更好地保证九十年代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在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一)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一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经济规律?近年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志说:“有计划”,顾名思义,是主观的东西,把它说成是客观经济规律,不合事实;另一些同志则认为,“有计划”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其中不应该包含“按比例”;“按比例”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共有的规律。总之,不少同志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置疑。我认为如果从实质而不是从字面理解问题,是不会把有计划说成是主观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地发展的观点,是已被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七五”计划的建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所确立的基本指导原则和各项方针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七五”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也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还必须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勤俭建  相似文献   

15.
<正> 赵紫阳同志在“七五”计划中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由于市场体系的完善是搞活企业和实行间接控制的基础和条件,所以价格改革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去年党中央在“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它的战略地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封闭型的自给经济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结构的历史性变革中,党中央为什么要重申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总理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对我国“七五”计划建议作说明时指出:“‘七五’计划能否实现的又一个关键,是要创造更多的外汇,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这充分说明对外贸易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近一两年来,发展速度不快,广东的对外贸易还出现徘徊局面,很不适应生产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有出口商品结构问题,但是就当前来说,仍然是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束缚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增强出口创汇能力,更好地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建立合理的外贸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在“七五”期间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必然要求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计划体制进行改革,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所决定的。计划体制改革的原则,中央作了明确规定,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赵紫阳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七五”宏伟计划的实施,民法通则应运诞生了。它是继我国已颁布的宪法、刑法等若干部重要基本法之后,又一部极其重要的基本法。王汉斌同志说:“民法有很大一部分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民法“只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生活的经济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8页)深深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民法,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借助民法特有的法律手段(即权利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关于服务产品的价值决定问题,笔者已另文作过论证。本文拟进一步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角度,对第三产业在社会再生产公式中的关系,地位、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一、两种混淆当前,在我国经济学界部分同志中,对第三产业及服务产品,存在着两种认识上的混淆: 其一,是否认服务劳动的生产性,认为它不能产生价值。其实,马克思把它称之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