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十九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民族艺术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联系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把波兰民族音乐提高到国际水平,并且丰富了国际的音乐艺术,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斯塔索夫说:“在肖邦以前,民族性在音乐中这样辉煌的天才的表现,是不可想象的。”格里格也说:“是肖邦真正教会了我如何写挪威音乐。”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的民族音乐相联系的,其中,波罗涅兹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从1871年开始创作到创作结束,肖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平面创作,并主要从创作思维与文化底蕴的关系上展开论述,层层铺进,论证文化对民族气质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创作思维的形成.再围绕着文化底蕴论述了创作思维的三个独具特色的方面:构图方法,创作技法以及意蕴.此外还对秦汉时期的装饰设计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和启迪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实际生活中考察了秦汉时期的艺术创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斯克里亚宾,一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俄罗斯作曲家。他独辟蹊径找到自己的音乐和声语言,用"神秘"的思想创作思维,诠释着他的作品。他所创作的前奏曲,因为有了"神秘"的贯穿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4.
歌词的音乐性,是歌词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歌词对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曲式的构思以及节奏与曲调,这就是歌词对于音乐的召示力,它是由歌词创作的主要目的和过程所决定的。它既包括内在的音乐性也就是走向和通向音乐的真挚强烈的情感,又包括外在的音乐性即歌词的语言风格、节奏、韵律以及结构。  相似文献   

5.
应延边大学中文系、汉语系和延边师专中文系邀请,著名文艺理论家、郑州大学教授鲁枢元于8月25白至9月2日来延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讲学活动.讲学期间,鲁教授就写作、心理、思维、语言等问题对三个系的学生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同时还分别同三个系的教师进行了座谈.在延边师专的座谈会上,鲁教授就教师的提问,介绍了国内创作和研究的概况之后,提出了研究“裸语言”和“治理精神生态”的设想,并围绕这个选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关于“裸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目前,虽然已为理论家注目,但研究尚不深入,特别是在目前现代汉语语法课讲授的内容和文学作品语言运用的实际已经表现出存在的距离的情况下,更有必要研究“裸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差异性.在谈到“治理精神生态”问题时,大家对目前创作的现状不能  相似文献   

6.
汉字创造中的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 (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文字是语言的书面记录,是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的恒存载体,要研究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可不对他所使用的文字作一考察。语言形成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进化过程,为人类所特有,是“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的主要标志之一。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字,对于认识他的思维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始岩画一样的原初意义,而且可以了解其思维方式的几乎全部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族间语言的相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间语言的相对性从自然环境、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民族间语言相对性的形成原因,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葛姝亚 《学术探索》2012,(8):168-170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几位重要钢琴作曲家演奏创作风格的分析,归纳出该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情感性、炫技性、民族性、标题性四个特性,力图较为宽泛地对这一重要时期的钢琴音乐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的各门艺术中以音乐最为发达,当时诗、乐、舞三位一体,又往往以“乐”来特指这种综合艺术,因而先秦的“乐”具有文艺总称的性质。当然在这种文艺总称中显然是以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为主的。先秦诸子百家中几乎没有一个不论及乐的,尤其是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更为热衷于论乐,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儒家音乐美学观,最后以《乐记》这一理论专著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发展的雏形和框架。孔子音乐美学观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思想发展的基础和根源,亦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孔子的音乐美学观不是对音乐的具体创作理论的阐述,而是对音乐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不同的工具需要不同的操作程序与之相适应,不同民族的语言差异会塑造出不同的思维品格。中国传统思维是汉语这一“模型”铸造的“产品”,因而分析汉语可找出许多中国传统思维之所以得以形成的根源。因此,文章从具象性、直觉性、模糊性、辩证性和有机整体性等方面论述了汉语对形成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塑造“国民”:清末政府的努力及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国家-国民”三位一体的综合,三者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强化的关系,国民性问题是内在于民族主义的一个问题。如果借用柄谷行人对日本现代文学起源的认识。可以说,正是有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这一装置。国民才得以发现。  相似文献   

12.
黄自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音乐领域里极为重要的代表人物.从他的音乐创作实践以及揭示音乐的本真存在方面可见,他倡导的是东西文化的兼容并蓄和音乐创作中的民族艺术化创新.特别是他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通过传统文化和外来音乐文化的相容,形成了一种很新意的民族化的音乐语言.本文从文化的演变和重构、全球文化的相互渗透以及传统文化的新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他对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伟大贡献,寻求他创作中的文化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诗人郭小川的整个创作历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诗人对于诗歌体式的探求与试验。诗人曾经告诫别人“不要固定于一种形式,要作多种尝试。”从诗人自己对于新诗体式的探求来看,正是在不断实践着这一创作主张,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诗歌的形式是由诸多因素构成,它包括诗歌的结构、语言、韵律等多种方面,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要有“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  相似文献   

14.
安东·布鲁克纳(1824 - 1896),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布鲁克纳的创作道路艰辛而曲折,他的音乐有其独持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大胆探索精神和对浪漫派音乐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作曲家.  相似文献   

15.
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使古代小说创作主体形成了聚向伦理中心的思维定势 ,这一思维定势对才子佳人小说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才子佳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以理节情”的情节模式、“千人一面”的人物塑造以及“奉旨完婚”的大团圆结局等美学范式都可从传统小说思维中找到确立的依据。传统小说思维是促成才子佳人小说审美范式确立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本体而不是三个本体,一个本性而不是三个本性,三个位格而不是一个位格,这既是对上帝“三位一体”理论较早的诠释,也是波埃修斯天学理论想要论证的主要标的.波埃修斯对《圣经》的诠释既是为了打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教之门,也是对古希腊哲学体系中某些理论的传播和应用.这一诠释折射出神学教义完善自身逻辑的需要,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由“多”到“一”的一个改变过程,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由观察法到归纳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要真正认识语义悖论的实质,必须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上加以研究。语义悖论的成因主要在于自我涉及;要避免自我涉及需要语言分层;由此而产生语言和思维之间的一个重要关系,即维向转换关系。把这种转换关系当作一个客观规律总结出来,叫思维空间和语言空间的“维向转换律”。只有了解了这一规律,才能更深入地认识语义悖论产生的原因,才能根据这一规律,在用语言表达思维时,更自觉地实现“投影”和“复维”两个相互反转的过程,实现语言和思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魏博辉 《学术探索》2013,(4):108-112
语言文字不断地发展,形成了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大分支。我们把带有“表意”性的语言文字统称为“会意语言”,把带有“表音”性的语言文字统称为“确意语言”。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对于中西方语言文字的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其差异性,这也是理解和把握中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及民族精神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民族形成的条件和民族的特征是互相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形成条件”(或曰“形成前提”)是作为民族产生之基础的因素,而“特征”却是表现出一个现象的独特面貌、并把该现象与其他现象区别开的因素。民族特征必须具有族体的普遍适用性,否则这个特征就不是对民族这一社会现象的正确归纳。不仅如此,民族特征还必须具有“类型区分功能”(亦可称为“对外区分功能”),即它能在民族共同体与其他类型的人们共同体之间划界;还必须具有“族体区分功能”(亦可称为“对内区分功能”),即它能在不同民族单位之间发挥区分作用。根据上述原则,作者认为,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自我意识,才是构成民族共同体之内涵的因素,才揭示出每个民族不可替代的独特面貌。民族自称则是每个民族具备上述本质特征的表象和标志,民族的内婚性又是保障民族诸特征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手段和条件——这就是民族诸特征的各自功能。  相似文献   

20.
首先回顾了俄罗斯音乐家格里埃尔重要著作《花腔女高音协奏曲》的创作背景;然后对《花腔女高音协奏曲》独特的结构思维、主题旋律特征、人声乐器化特征和独特的配器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赏析;最后指出,作为20世纪的作曲家,格里埃尔坚持用自己熟悉的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语言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到这部被称为"天国之歌吟"的协奏曲当中,为俄罗斯浪漫主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