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确认识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弄清构建什么样的新农村、如何构建新农村的必不可少的思想前提。而要正确协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则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利益协调体系,并有赖于各项利益机制综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和利益分化的基础上,利益博弈将成为一种常规化的社会现象。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为利益的表达和博弈制定规则,设立制度安排,保持自己的超越性与公正性。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益问题是一个关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利益协调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当前利益协调面临严峻形势:利益分化过度失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极不合理,两极社会日益凸显;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社会主导价值观弱化,社会凝聚力下降。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及其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我国社会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表现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在拉大和利益冲突激烈化。对此,必须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调整的原则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统筹兼顾,互利共赢。为此必须建立社会协调机制。具体为:政府协调机制,市场协调机制,社会协调机制,道德协调机制和对话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益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动力性、纽带性和协调性功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收入分配格局,化解因利益分配不平衡引起的利益矛盾,维护社会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6.
从党群关系的实质、执政党的性质、历史方位、内在功能等方面分析,利益协调是和谐党群关系的逻辑起点。当前我国社会呈现出利益分化加剧,利益表达机制非制度化,利益协调机制缺位,利益"收敛"低效化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利益"发散"与"收敛"机制、利益协调与共赢机制、利益发展与保障机制来凝聚社会,巩固执政基础,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确立“利益协调”为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本原则,首先,对“利益协调”要从“名称式”的认识进入到“概念式”的理解;其次,对确立这一原则的依据要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高度;最后,切实地贯彻这一原则要从“抽象”转化为“具体”。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实现利益的和谐,而现代立法其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交涉过程,也即表现为立法的利益协调功能,立法通过通过确定利益主体的范围,分配权利和义务,确立一系列的原则和制度来协调利益关系,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利益关系协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现了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引起了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并带来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如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格局的平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着重就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劳资关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产生矛盾、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指出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关键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平衡与协调机制,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此,需要不断增强党组织对多元利益关系的整合力,增强政府对多元利益关系协调的执行力,并同时增强社会对多元利益关系发展的承受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利益分化、利益冲突现象日益严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包括利益引导机制、利益协调表达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在内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道德并不是和一切利益对立 ,相反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义与利二者既有相互冲突的一面 ,也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义与利的冲突是义与不义之利的冲突 ,义与利的协调是义对正当利益的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要本着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原则 ,协调义利关系 ,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主要利益群体及其社会信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个体利益主体地位凸显,利益分配和利益关系形式日趋多样、复杂。而社会中的较大获利者群体、一般获利者群体、较少获利者群体、无获利或利益受损者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差异明显,给中国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各群体的利益冲突,增强他们的社会信任程度,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利益的内涵是人们对现实与未来"好处"的追求,利益诉求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是以物质利益为主导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精神利益的追求愈发重要,并成为时代的特征。然而,现实中的利益调整绝大部分仍停留在单纯的物质利益上面,在精神利益调整方面没有深入展开。本文从利益的内涵入手,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从两个方面建立起对利益的度量指标体系,为新时期的利益发展与利益调整提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英国慈善法中的公益性标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性标准在英国慈善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现了慈善的核心价值。现行英国慈善法中有两个关于公益性标准的基本原则,即慈善组织的公益性必须是可识别的、客观的;慈善组织的受益人必须是社会公众或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在英国慈善法中,慈善的公益性标准主要通过慈善组织发布公共利益报告和慈善委员会对公共利益进行评估的途径得到实现。借鉴英国慈善法中的公益性标准,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慈善事业法规政策体系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公益性标准,并设立专门监管机构负责公益性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我国开始进入了利益博弈时期。我们要在改革进程中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必须要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确保社会各阶层都能从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收入和福利的增进,这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为主旨,论述了利益的内涵和特征;并从治国兴邦、个人修养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休闲农业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休闲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合长株潭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该地区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揭示其发展前景,以期对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公益征收是国家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基于公益的目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获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不动产并给予公平补偿的行为。综观现行立法现状与司法实践,我国的公益征收制度还不完善,公益征收过程的公共利益界定含糊不清,在征收补偿标准上,征收人与被征收人争议较大。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的公益征收制度的存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颜元提倡“正宜谋利,明道计功”,大力弘扬合义之利,肯定合理之理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其观点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义与利,更加合理地追求利。   相似文献   

20.
和谐的前提是不同社会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文明呈现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必须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公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决策中,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创新政府服务机制,完善公众利益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