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白文秀 《四川省情》2003,(11):30-32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转化,而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也是传统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向现代劳动与生活方式的转化。由于特定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世纪头十年,我国将进入以城市经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艳 《浙江统计》2008,(12):19-21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城市化的确切概念和内涵,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①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②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和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⑧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传播与渗透的过程;④城市化是农村生活行为方式、物质文化逐渐向集约高效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由于城市化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地区被视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北省,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间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4.
舟山市城市化与沿海兄弟市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舟山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资料,到2000年,舟山城市化水平达到56.03%,大大高于全省48.67%的平均水平。与邻近舟山经济相对发达的宁波、温州、台州相比,舟山似乎也要高出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舟山城市化与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兄弟市地的比较,对舟山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与经…  相似文献   

5.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20世纪被称为全球城市化世纪,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现了高度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纷纷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相似文献   

6.
陈健 《中国统计》2012,(1):48-49
所谓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体。城市化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1世纪以来,江苏省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直在全国位居前列,每年城市人口增加量都超过100万。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稳步推进,2010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是指某区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现象,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演变为城市地区、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等等.为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近20年来,人们先后建立了多个城市化人口动态模型.在众多的模型中,比较著名的有Keyfitz模型、Rogers模型和联合国人口局提出的扩充的Keyfitz模型以及Logistic模型;其中,Logistic模型的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相似文献   

9.
翁莹 《浙江统计》2014,(5):43-45
城市化发展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本文分析了衢州市2011年、2012年新型城市化发展状况以及与全省平均水平、毗邻地区相比较所呈现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了立足生态宜游、立足生产宜业、立足生活宜居等建议,推动衢州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镇化发展进程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市聚集。在此过程中,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日益向城市倾斜,农村教育受到多方面的直接影响。文章通过利用河南省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豫西豫西南经济区和黄淮经济区四区域的相关面板数据,就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自然发展过程。一个城市要实现真正的工业现代化,农村人口占多数是不可想象的。本文针对成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问题与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因此,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的比例越高,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经济理论研究表明,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即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这三种力量依次处于主导地位.城市化的实质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它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它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就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即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区域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重为准绳,利用文献[7]中提出的"区域农业人口城市化系数"及有关估计参数,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定。根据城市化发展过程"S"型曲线运动轨迹,建立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型,据此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在其各种各样的定义中,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度一般采用城市地区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一、分散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美国城市化新特点 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以后,美国的城市化无论是其发展水平、发展规模还是城市体系,都属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而且总体看来,其城市化水平、速度与经济发展基本协调.但从美国城市化所走过的道路来看,美国城市化主要依托农村人口大量向中心城市迁移,各种工商企业、新兴产业在大城市涌现,大城市急剧膨胀,从而使大城市经济和人口在整个国家经济和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并进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目前,美国40%以上的人口集中居住在29座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在波士顿到华盛顿、匹兹堡到芝加哥和洛杉矶至圣地亚哥三大城市带,城市人口几乎占全国人口的1/3.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迁移——2000年以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容提要: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中国2000年以来城市化及人口迁移的特征。从全国整体上看: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有减缓的趋势;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镇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从城市层面上看: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力、净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任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之中,都伴随着人口的城市化,大批居住于农村的人口由依靠土地为生的第一产业转至依靠知识、技能、资本为生的第二、第三产业。现在,城市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先进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前,出于当时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长期实行把农民禁锢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政策,农村人口长期保持高比例水平,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中期,均伴随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自然转移,如日本从1947年到1975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8%提高到3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而同期的城市化水平则从28%提高到75%(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韩国从1960年到1981年,工业化水平仅从20%提高到39%,而城市化水平就从28%提高到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