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邻翼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倡导新式回族教育的先驱。他和童琮、王宽等回族有识之士冲破以往经堂教育读经不读书的旧习,革新旧的教育制度。他创建的偕进小学与童琮创办的穆原学堂、回文师范学堂等为我国第一批新式回民学校。新式回民学校推动和普及了回族初等、中等教育,提高了回民素质,促进了回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留东清真教育会”三位四川籍会员事略马彦虎“留东清真教育会”是回族近现代新文化运动中成立最早的文化教育团体之一,其宗旨是开展和普及新式回民教育,提高回民文化素质,以振兴回回民族。该会是来自中国14个省的36名留日回族学生干1907年在日本发起成立的。...  相似文献   

3.
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回族,甘肃临夏人,与其侄马鸿宾、子马鸿逵执政宁夏长达37年之久,先后出任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边、航空督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青岛特别市市长、安徽省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曾得到西北回族军人拥戴,以西北回民领袖身份自居。马福祥一生饱读经书,崇尚儒家文化,同时非常关心回族文化教育事业,为消除清代在回汉民族间造成的创伤及隔阂,提倡回儒对话,成绩显著,成为现代社会著名回族人物。  相似文献   

4.
新式回民教育在回族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中论述了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包括回族知识分子、回族群众、社会名人眼中的新式回民教育,回族知识分子和社会名人积极倡导新式回民教育并为之努力奋斗,而回族群众从最初坚决排斥到逐步认可、接受,这反映出新式回民教育在这一历史时期较好地处理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实现本民族文化更新的同时,努力学习先进文化,从而为谋求本民族自身的发展所作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5.
微言     
《中国民族》2013,(11):76-77
国庆前夕,长城电脑第58所“七彩小屋”在宁夏银川市兴泾镇回民一小建成了。我们衷心祝福少数民族儿童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在全国人民的关爱下.利用“七彩小屋”这个平台努力学习知识,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成立,不仅当时被誉为“回民政府的第一次”“回民解放的先声”,而且首次鲜明地在党领导建立的政权中使用少数民族“自治政府”的称谓,开展了回民自治群:众运动,因而对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局部执政地区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具有实践的意义,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之先河,在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7.
1935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红军帮助建立回民独立师、预海回民自治政府,赢得了当地回汉人民的拥护。  相似文献   

8.
清代西北回民反清斗争中的抚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抚”活动的普遍性、持续性和公开性是清末西北回族反清运动的一个基本特点。在打破了官府统治体系之后,回民军用“求抚”寻求与清政府建立起协调关系,以保持武装反清取得的政治成果,确立一种新的地方性政治格局。这种努力先后在西宁、宁夏地区形成长达数年的抚局。抚局包含着国家统一前提下少数民族的政治要求和民族关系演化等丰富的历史内涵,值得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5日,即将从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岗位上卸任的陈育宁,不仅给宁夏大学、宁夏教育界,也给中国教育界再次带来了一个惊喜:从北京捧回“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奖杯。 在2007年度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评选中,陈育宁与闵恩泽、何振梁、吴敬琏、厉以宁等同登英才榜。“2007年度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中央部属学校占了8位,省属地方学校只有2位,陈育宁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宁夏分会是抗日战争期间宁夏回族为团结抗战而成立的回族社团,她在积极宣传抗战、创办回民教育、调查回民数目及分布状况、组织回民参加抗战、慰劳伤兵、举办干部会议、筹备干部训练班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是宁夏回族史上影响最大的社团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历次西北回民起义规模巨大、影响广泛,回民起义是回族历史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起义中十分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回民起义史的研究,就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课题,尤其是自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回民起义资料丛刊》出版后,“回民起义”成为史学领域研讨的热门,陆续出现一些颇有见地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4月24日,被誉为“风雨兼程八十春秋,桃李芬芳几代俊秀”的北京市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学校——北京市回民学校,隆重举行了“为了二十一世纪的回民学校”庆典活动。有关方面的领导与来自国内外的该校历届校友一起,参加了这个盛大的“生日聚会”。各民族来宾、校友和师生们座谈交流、参观校史、成果及书画展等,其情洋溢,其乐融融。北京市回民学校的前身,系1925年4月24日创办的国立“成达师范学校”。1949年10月6日它同西北中学、燕山中学合组为“国立回民学院”,这是解放后的第一所民族院校。1985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3年被批准为“北…  相似文献   

13.
虎嵩山与马鸿逵的三次合作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希柏 《回族研究》2002,(2):109-115
虎嵩山 (1 879- 1 956)是中国著名的伊斯兰教经学家 ,著名阿洪。在 2 0世纪 30— 40年代期间 ,他曾经在穆斯林聚居的宁夏省 ,与当时行政长官马鸿逵 (1 892 - 1 970 ,回族 )曾经 3次合作 ,筹办建立了“宁夏私立中阿学校”、“吴忠中阿师范学校”等中阿兼授的伊斯兰文化学校。这些学校的创办 ,为宁夏的回族教育、文化及出版业的发展 ,造就了一大批中阿兼通的回族人才 ,在宁夏和西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新式回民教育的兴起甘肃的回族教育始于16世纪中叶出现的经堂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奉行天道,服从人道”的宗教职业者.自此后至20世纪初,经堂教育是甘肃回族民间普及性性的主要教育形式,这种教育适应了当时甘肃回族社会和宗教上的需要,起利了当时它应起到的历史作用.到了20世纪初,在当时国内“教育救国”等思潮的影响下,回族知识界的有为之士,四处奔走,大声疾呼,抨击经党教育之缺点和局限性,提倡以“改良宗教、普及教育”;为宗旨的新式回族教育,揭开了甘肃回族教育历史性的一页,即从以宗教为特征的经堂教育,到以半宗教半普通乃至普通教育性质的转变,开始了甘肃回族新式教育的新时期.其产生、发展到结束的时间,主要是1912年到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  相似文献   

15.
成达师范学校在我国回民教育的历史上,具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其一,这所学校的创立,是改革“经堂教育”的产物,开创了以现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伊斯兰宗教教育的模式,而又逐渐演变成回民一般师范教育的学校,不论是宗教教育或回民师范教育都影响深远;共二,在能够延续下来时间最长的回民自办中等学校里,它是全国最早建立的。 追溯成达师范学校(以下简称成师)创办的时代背景与办学目的,必须从清光绪33年(1907)北京牛街礼拜寺王浩然阿訇创办回教师范学堂说起。 王浩然阿訇子光绪32年(1906)去阿拉伯麦加朝觐,先后到土耳其等国考察,回国后,他“鉴于西方诸回教国多受制于欧罗巴人,与中国之病同,心焉痛之。以为居今之世,非智  相似文献   

16.
马福祥民族思想探析丁明俊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祖籍甘肃河州,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回族政治活动家,曾任甘肃靖远镇协、庄浪镇协、阿尔泰护军使、西宁镇总兵、宁夏护军使、绥远都统、西北边防会办、航空督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  相似文献   

17.
5月24日,中宣部、国家民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云南省委在京举办了“军地民族团结模范代表学习龚曲此里先进事迹座谈会”。这是继5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龚曲此里先进事迹报告会之后的又一活动,来自西藏、青海、新疆以及北京市牛街街道、回民学校、中央民族大学的8位代表相继发言。  相似文献   

18.
"消经"日记《正大光明》与普洱马阿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普洱马阿洪,名寿清,中国伊斯兰教陕西学派云南籍著名阿洪。在清朝同治年间参加陕西回民起义期间,用“消经”撰写了一本“随军日记”———《正大光明》,简要记录和回忆了那时回民起义的起因、经过、“受抚”谈判的情况、“善后”的安置、义军的活动、开支账目、作者的感想、回民被左宗棠大肆屠杀以及义军悲壮逃难的历史等。本文以普洱马阿洪一生的历史和陕甘回民起义为轴线,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根据民间调查、口头传述和文本资料,对普洱马阿洪的生平、著述略作介绍,以期引起更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今年八月十三日伊斯兰教开斋节那天,收听到省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中一条关于开设回民市场,方便回族群众购买付食品的消息。我认为在少数民族的宗教节日时,播发此类新闻是应景适时的。然而,由于撰稿者不了解回族的风俗习惯,致使在新闻稿中出现了“回民在节日时买酒、菜”的外行话。这完全违背了回族的传统习惯,因为在民族节日期间,回民是根本不喝酒的。另外,消息中还说:“回民开的铺店,蓝色的牌匾上都写着白色的拉丁文”。这更是无稽之谈了。  相似文献   

20.
李云桥 《回族研究》2004,(1):115-117
一、六盘山天高云淡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词使宁夏南部山区的六盘山名闻遐迩,不但中国知名,世界也知名。毛泽东这位伟人,横空出世,遵义会议之后,率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铁流奔驰,过雪山,越草地,斩关夺隘,以少胜多,战胜并且摆脱了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并于1935年10月5日进入宁夏的六盘山麓,翻越六盘山前,毛泽东先后在单家集、张易堡宿营,各住了一天。毛泽东同张闻天等专门到单家集清真寺,看望了这里的阿洪和回民群众。当夜红军都露宿在街边,不住群众房屋,不干扰群众生活,尊重回民风俗习惯,严守红军纪律,深得回民群众的拥护爱戴。7日,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