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禹虹 《民族学刊》2017,8(1):50-52
油香在回族人的生命中不仅仅是物质载体,而且被回族人注入复杂含义,在家庭、社会、宗教活动中充当特有意义的象征,成为一种典型的文化符号。油香以其“先入为主”的姿态,游走于回族人的重大节日及任何一个人生礼仪,油香在每个回族人的生命中有了“迎来送往”和“生死与共”的意义。本文以人类学传统的田野方式为基点,结合文学与学术的叙述方法,描述了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颇为重要的一种食物———油香,并阐述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饮食人类学在饮食文化研究中提供一些线索及思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伊斯兰教了解回族群体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考察回族文化的变迁与特色;反之,从回族的角度考察伊斯兰教,以便从回族群体的精神层面角度把握伊斯兰教,了解回族的深层心理和情感依托;通过对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的比较解析两者的涵摄关系。借鉴民族宗教学理论探讨伊斯兰教和回族之间的关系,探讨伊斯兰教的民族性和回族的宗教性。  相似文献   

3.
回族装饰艺术以其鲜明的宗教性、民族性体现了回族文化的内蕴,特别是其在伊斯兰图案艺术、阿拉伯书法艺术、精美的雕刻艺术等方面的追求,呈现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情趣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4.
本文逐次提出,回族饮食禁忌主要来源于伊斯兰教;其内容广泛表现于民族生活的许多方面,且具有宗教性;恪守禁忌有标识民族身份、穆斯林身份和维系宗教信仰的功能,象征着回族成员的民族归属意识和宗教信仰归属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回族与伊斯兰教的关系,提出伊斯兰教以其特殊的形态嵌入回族的民族生活中,且给回族文化以决定性的影响,给回族成员赋予先验的且具宗教性的习俗。从而造成回汉两族在禁猪态度上的冲突。文章最后点明唯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才能协调民族关系,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知道我们回回吃的食品称“清真食品。”“清真”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出现过。大约在我国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就有文人在诗词中使用这个词语。他们大都是在赞美某一个人的行为端正或描写优美环境时使用“清真”一词。后来,对按回族风俗习惯制做的食品也都加上“清真”一词,以表示与非回族人制做的食品之区别。故直到现在,我们仍可看到“清真餐厅”、“清真食品店”的招牌。凡是出售清真食品的场所,在门前和牌子上都有一行阿拉伯文,译成汉语就是“这里是穆斯林的食品。”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历来把“油香”作为一种既尊贵又香甜的食品。“油香”是一种面食。制作时,把用温水搅和好的白面分别拍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饼,放在油锅内炸熟。回  相似文献   

6.
四川回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保持原有清真饮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较多地、有选择地融入了四川饮食文化,以显著的“宗教性”、“兼容性”、“丰富性”为其个性特色,成为了四川饮食文化大系的一个支系,丰富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撒拉族"羊背子"习俗的由来及其使用情况,分析它在制作与使用时的特点,以显示其中隐含的民族性与宗教性,并分析"羊背子"习俗的社会功能,探讨突厥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羊背子"习俗中体现的文化整合现象,以及"羊背子"习俗在撒拉族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总问题之一的民族-宗教问题广泛存在于当今世界,且有凸显之势。目前,学术界、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经常使用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民族宗教问题概念,其基本内涵、类型划分和实质等尚未完全明晰。文章认为,应从相应概念入手,根据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分类;民族的宗教性和宗教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问题的宗教性和宗教问题的民族性,亦决定了民族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部分;理性经济与非理性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调适,构成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的本质要求,亦即利益或权益的分配、冲突和调适构成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梁向明 《回族研究》2007,4(1):37-44
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是深受伊斯兰教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纲常伦理学说双重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包括:以“爱”和“敬”为主要道德规范的夫妇之伦,以“慈”与“孝”为主要内容的父子之伦,以“宽”与“忍”为核心的兄弟之伦。作为调整回族家庭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在指导、规范和协调回族穆斯林家庭内部成员的日常行为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其中的某些尊卑等级观念和封建孝道思想则有其明显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需要注意的若干与民族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从“民族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西部的“区情” ,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处理好与此相关的若干关系问题 ,包括 :自治地方与中央及非自治地方的关系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聚居民族与散居民族的关系 ;“东引”与“西出”的关系 ;民族传统与现代经济的关系。文章进而论证了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方向 :首先要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以保证西部大开发健康、有序地进行 ;其次是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民族权益关系 ,以巩固“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关系 ;最后是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 ,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回族武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族有崇尚武勇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武术人材辈出 ,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过突出贡献。本文系统探究了回族武术传统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 ,揭示出其与传统体育的渊源关系 ,对今后回族武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三亚回族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社会文化特点,但在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发展层面,三亚回族社区与周边的社区乃至中国大陆其他地方的社区具有同质性.本文将分析国家与市场对三亚回族社会关系的影响,并考察三亚回族运用自身社会文化资源对社会关系的调适和重构,从而回应现代社会个体、群体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是生活在社会网络关系体系中的一个“社会再造体”,社会关系网络是人的社会资本.移民社会中,社会关系的重构,是移民获得社会资本的主要途径.伊犁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回族在这个移民社会中,通过三种模式不断地重构其社会网络关系:一是自清末以来,内地回族人在“亲串亲,邻串邻”的模式下,不断迁移到伊犁,移植故有的社会关系,建构了“亲串亲,邻串邻”模式的社会关系;二是与当地人建立婚姻关系,建构了婚姻模式的社会关系;三是交接朋友,在新疆伊犁地区回族之间玩着一种互帮互助的社会资本,即“玩恰依”,建构了回族内部朋友模式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回族教育,其发展与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治环境、民族内部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息息相关。相对国家主流教育,回族教育始终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教育,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性、宗教性、民间内敛性与调试工具性。回族教育通过自身与时俱进的调适和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始终起到积极作用。当下云南回族民间教育的调适与发展,表现为不同层次民间教育文化圈的回族文化再生产。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和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力量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回族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回族教育危机,应加强回族民间社团的组织与机制建设,全面开展回族民间教育体制创新,积极谋求社会化的民族教育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回族传统节日文化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的传统节日源于伊斯兰教,但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以民俗活动为特征的民族性节日,对于回族群众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回族传统节日对于回族群众的文化意义,为我们认识、了解和研究回族打开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6.
李德庆 《回族研究》2015,(2):105-111
本文以传统回族聚居区"围坊而商""围坊而工"的经济结构特征为基础,根据产业类型划分方法,对纳古镇回族民营企业的产业构成进行了分类,并以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企业个数、从业人数、营业收入、利税总额、总产值、资产总额等方面描述了这些企业的行业门类和大类构成特征及其发展状况,进而对回族民营企业发展的伊斯兰文化动因进行了分析。"围坊而工"的经济结构模式是回族聚居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形态,对回族聚居区经济结构的认识,宜从民营企业的产业类型和工商人类学视角进行分析,以便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并揭示回族伊斯兰文化与回族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回族学学科体系与方法论创新问题,进一步揭示回族的群体遗传特征和起源、迁徙途径,本文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移植到回族学研究中。对回族和相关的国内外人群的Y染色体上SNP位点的多态性数据进行了研究,使用Arlequ in2.0软件计算了Fst遗传距离,并且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回族起源迁徙研究得出的证据可以与结合民族研究的成果和相关历史资料相对应;证明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和移植到回族学研究中;同时,分子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在回族学研究中的成果将为回族群体的医学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直接为回族群体的人口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
赵杰 《回族研究》2006,(3):17-20
本文从“回族与生俱来的结合力”、“回族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适应力”、“回族与外族热情沟通的亲和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回族人的性格优势,从中论证了宁夏能够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并使小省区办成了大文化,是与主体少数民族的上述优势密切相关的。回族的“三力”不仅对构建和谐宁夏起着基石作用,对构建整个中国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对话模式研究对构建和谐宗教关系意义重大。中国宗教的"多元通和"模式具有人文性与宗教性融通、民间性和正统性互补、民族性和开放性统一、通和性与多样性共存、连续性与阶段性并显的特征。互读、互释或互用宗教经典是多元通和的重要的途径。学习互通、和谐共处是中国宗教关系的独特经验,对世界宗教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17个回族文学家族在文学创作上善于学习前人创作技巧、精华,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并去实践,创作上与主流文学相呼应,以诗词文为主。文章试从文化生态环境中的明清少数民族政策、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融合、科举制度的推行、家族间的姻娅联系等方面分析明清回族文学家族的家族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