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上海股票市场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洋  刘善存 《管理学报》2008,5(2):263-268
以收益率与系统流动性因子的β值作为系统流动性风险的代理变量,按照FF三因素模型的方法,将账面市值比替换成β值,构建新的包含市场超额收益、公司规模和β值的三因素模型,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与我国股市超额收益的关系。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实证结果表明,系统流动性风险对我国股市超额收益有显著影响,β值为正的股票获得正的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而β值为负的股票获得"负"溢价。  相似文献   

2.
中国股市总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市场风险和两种流动性风险的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研究中国股市总的市场流动性风险是否在资产定价中得到了反映,其中流动性风险包括用协方差度量的市场收益对总流动性的敏感性风险和用方差度量的总流动性的波动性风险。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不仅存在显著的市场风险溢价,而且存在显著的流动性风险溢价,而流动性风险中市场收益对总流动性的敏感性风险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资产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易成本、市场摩擦等因素的影响,资产价格偏离标准资产定价理论的预期,产生了流动性溢价。非流动性产生的来源、机理、性质引起学术界持续的兴趣,尤其是非流动性对最优消费和投资策略,资产价格和收益,以及风险溢价的影响成为资产定价领域里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探讨流动性与资产价格之间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4.
流动性风险、投资者流动性需求与资产定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依据证券市场的交易特点把投资者面临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分解为外生和内生流动性风险,并引入流动性需求状态变量随机化了的投资者对证券的持有期限,得出基于流动性风险调整的资产定价模型.模型能够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投资者对流动性风险中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部分要求相应的风险补偿现象.而且模型揭示出,流动性水平和市场流动性风险的补偿要求是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紧张程度的增函数,解释了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时变性现象.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沪深股票市场为例研究了股票收益率反转与股票流动性的关系,以期为股票收益率反转和股票流动性之间关系明确前提条件,提供不同国家金融市场差异性研究的佐证.研究表明我国沪深A股市场存在着显著的反转效应与流动性溢价效应;然而与针对美国市场的理论解释相悖,发现股票收益的反转与股票流动性之间代表了我国沪深A股市场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险因素,股票的流动性因素并不完全是股票收益反转的潜在解释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得出操纵股票行为可能导致这种流动性解释在我国沪深股市上并不适用,这种操纵股票行为本身直接就会导致我国沪深股市短期收益反转.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流动性风险的多因素定价模型,研究了流动性风险对证券均衡价格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假定流动性是证券收益补偿变量的前提下,证券的期望收益除了与证券的协方差风险有关外,还与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证券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有关;流动性对期望收益具有一定的预测性,由于证券流动性是持续性的,当前流动性较差的证券在未来的流动性也较差,因而其未来的流动性风险补偿应该较高,即预期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7.
股票质押率的合理与灵活设定对于降低质权人风险,从而避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现有研究和实务操作往往只是简单地基于波动率来计算股票质押率,而忽视了流动性、杠杆和交叉持股等因素对股票质押率的影响,即在股票质押率定价过程中未能考虑质押标的的流动性风险和组合再平衡风险。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杠杆对投资者资产组合价值的影响机理,以及交叉持股对质押标的的正反馈效应,构建了一个兼顾波动率、流动性和组合再平衡风险的股票质押率定价模型。另外,通过模拟分析发现,杠杆及流动性冲击均显著影响股票质押率;且与仅基于波动率预测的传统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定价模型所计算的股票质押率要显著低于前者,结果证明本模型确能有效解决杠杆过高、交叉持股情况下,股票质押率的合理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中,招标定价是关键问题,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或法人股出售这种并购行为可能会带来较显著的剩余收益,其并购定价中存在着溢价效应;尤其是流动性资产数量较大的公司,其招标定价将远远高于每股净资产,此种现象被称为"流动性溢价效应".本文以佛山照明1997-2002年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研究了这种流动性溢价现象的存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较完整的线性并购定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或法人股整体出让的合理定价不能仅仅以市价、净资产、市盈率等财务指标为评价标准,还应考虑正常收益、资产流动性、公司规模及流通股比例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因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芳  张维  张小涛 《管理学报》2012,(7):994-1000
在传统的多元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动态模型并结合分位数模型,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如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和流动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流动性的滞后影响后,公司规模与其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账面市值比与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而揭示了流动性溢价理论可以解释股票市场中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因子,从基金持有资产的角度度量基金的流动性及其风险,分别考察二者对业绩的影响,并在控制某些基金特征之后,从流动性效应、持续性等方面研究了二者对于业绩的综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流动性beta是一个有效的流动性风险测度,基金业绩中存在流动性溢价和流动性风险溢价,表明基金的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不仅可以预测业绩,还可用于识别基金经理是否具有主动管理能力,从而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影响股票收益的渠道在文献中需进一步厘清,本文采用随机折现因子的方法构建了SDF-LCAPM模型,将流动性影响股票收益的渠道分为两个:第一个渠道是股票自身的流动性特征直接影响股票收益;第二个渠道为流动性是系统风险的组成部分,影响股票的收益。SDF-LCAPM模型提供了联接两个渠道的框架,解开了流动性的波动性与资产收益负向关系之谜,解释了系统流动性与股票收益率对市场流动性的敏感度不被定价的可能原因,还发现了流动性与资产收益的协方差在资产定价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证发现,这两个渠道在不同类型股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这一发现为投资者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此外,SDF-LCAPM模型应用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可以提高投资组合的Sharpe比率。  相似文献   

12.
债券的流动性与违约风险都是影响债券溢价的重要因素,然而以往在违约风险最为突出的公司债券定价中却很少考虑两种风险相关性关系的影响,这与发达市场实证经验不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两种风险相关性,通过对Copula函数刻画的不同相关性结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和风险变化分析,以及对中国短、中、长期公司债券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均发现,流动性与违约风险的相关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对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的资产定价理论基础上,研究了考虑流动性风险因素的风险资产定价问题。首先在无套利下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得到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进而给出了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有效前沿。再从风险构成的角度给出了流动性风险的测度和市场价格,推导出两种形式的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相对量表示风险的LBCAPM和以绝对量表示风险的LBCAPM)并揭示了资产期望回报的形成过程。最后,介绍了定价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传统度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是计算股票的平均流动性水平,近年来逐渐考虑到了流动性的波动性,对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更加接近实际.本文在以上两种衡量流动性风险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横"与"纵"两维上的新的流动性风险测度模型--流动性"成本-风险"矩形和等流动性风险曲线,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7只A股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全面真实的测度股票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的流动性指标定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常见的换手率、Amihud测度和Pastor-Stambaugh测度等流动性指标,从流动性测度和未预期的流动性测度两个方面对中国股市的资产收益与流动性的关系进行检验.结合常数收益、CAPM模型和三因子模型3种收益生成过程均发现一致的结论,中国股市的流动性.风险被市场明显地定价,即存在非流动性溢价,未预期的(非)流动性与同期股票收益呈现正(负)向关系.整体而言,换手率和Pastor-Stambaugh测度在捕捉流动性方面要差于Amihud测度.因此,建议在研究中国股市流动性问题时更多地采用Amihud指标,以取得更合适的代理变量.  相似文献   

16.
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资产收益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投资者效用函数是二次型,然而实际中资产收益的分布呈现尖峰厚尾特征,因而无法在均值-方差框架下分析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与资产收益正常变化相比,极端变化带来的尾风险会对市场风险和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尾风险的度量方法和定价能力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依据极值理论,基于Fama-French的3因子模型无法解释的收益残差构建尾风险度量模型。选取中国股票市场沪深A股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滑动窗估计尾风险,投资组合分析和横截面回归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尾风险可以稳定地负向预测股票收益,在控制规模、交易量、非流动性、短期反转、中期动量、特质波动率、特质偏度等股票特征后,尾风险的负向预测能力依然显著。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发现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尾风险显著低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尾风险,而且可以消除尾风险的负向溢价,因而中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可能是产生尾风险负向溢价的主要原因。 通过买多-卖空组合构建尾风险定价因子,发现尾风险因子比投资因子和盈利因子有更高的风险价格,而且并不是相对于Fama-French的5因子的冗余因子。与Fama-French的3因子模型和5因子模型相比,Fama-French的3因子或5因子基础上包含尾风险因子的定价模型对股票横截面收益有更好的解释能力,因而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尾风险定价能力的忽略使已有资产定价模型受到广泛批评。因此,探究尾风险的度量方法以及分析尾风险的定价能力,不仅有助于完善和拓展资产定价理论,而且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股票价格的认知偏差,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维护市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国有股减持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存在着特殊的主体构成,其中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股权的流动性分裂引发了众多的市场问题,解决国有股的流通是发展证券市场面临的关键.从国有股减持具有的期权特征角度,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分析了国有股减持的,临界条件.从国有股减持价格的非对称信息角度,设计了政府(委托人)和市场投资者(代理人)各自的价值函数及激励策略,根据极大值原理建立了联合目标下的最优减持价格方程.在案例分析中,分别以每股净资产和股票内在价值为减持边界条件,给出股票市场价格与减持价格及转移价值的关系.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国有股减持定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条件下,国有股减持不能采用均衡市场条件下的定价方法,应结合市场的流动性溢价特性,提出对投资者的激励策略,在市场各主体利益均衡框架下确定减持价格.  相似文献   

18.
假设流动性偏好企业家拥有企业收益,其财富可用来投资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也用于消费;同时,市场是非完备的,企业特质风险无法被对冲。为了探究流动性偏好对企业家投资消费决策以及企业资产定价的影响,文章采用效用无差别定价理论与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企业家最优投资消费策略以及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的闭式解,继而得到如下结论:流动性偏好降低了企业家风险资产投资以及当前消费,同时减弱了企业家预防性储蓄动机和企业风险对冲动机,并显著地降低了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此外,作为拓展研究,文章引入了企业经济周期,发现流动性偏好削弱了经济周期对企业家投资消费和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的影响。最后,文章主要结论为一些金融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半鞅过程和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利用已实现幂变差的渐进统计特性,构造检验统计量,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下,对金融资产价格中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不同行业的股票,上证50 股票指数及其成分股的高频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 股市场中,噪音交易显著;约43%的风险来源于资产收益过程的随机波动风险,可用股票期权交易对冲;不同来源风险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随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跳跃风险以及异质性跳跃风险;流动性越好的股票越显示出跳跃、尤其是无限小跳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股票市场流动性风险计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流动性风险本质属性的探讨,提出了目标流动性的概念,建立了两个新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模型模型,一是用流动性不足的均值测度流动性风险模型;一是包含流动性不足及其波动性的流动性风险综合测度模型。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48只A股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科学计量股票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