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陈振烨 《经理人》2009,(9):96-96,98
朱威廉说他应该“感谢”史玉柱,如果当年不是因为写博客评论史玉柱被误解,被人说成是只会说、不会练的人,他也不会自己做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别人更不可能相信,拿着四五百万人民币就敢做网游,并且一年多就开始盈利了。  相似文献   

2.
悲情巨人——史玉柱(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悲情英雄,令人尊敬的是,史玉柱在失败后没有倒下,而是在外地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他在脑白金项目上有所喘息时重新站起来。点评:很多人认为“巨人大厦”是史玉柱的坟墓,但它也许会变成他人生历程上的“纪念碑”。我们这个时代太缺少史玉柱这样的悲情英雄了,真正的企业家也许就是从他们中间诞生的。梦断标王——胡志标(原爱多总经理)胡志标被抓既让人吃惊又让人可以理解,他因为涉嫌诈骗被汕头市公安局拘捕。爱多曾以2.2亿元的天价夺取中央电视台1998年“标王…  相似文献   

3.
当有人问水均益"怎样当一名合格记者"时,他颇有感触地说:"十几年下来,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一名记者首先要是一个善于待人接物的活泛人。用南方人的话说,就是要‘灵光’。作为一名记者,如果不会和人打交道,不会说话,不会办事,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结交朋友,那这个记者恐怕麻烦就大了。"事实上,水均益就是一个很"灵光"的人,是个很会和人打交道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河之洲     
<正>要有边缘化自己的勇气一天,和一个新认识的朋友聊天。他说,我在单位是个极其边缘化的人。我问,那样会不会很孤独,甚至被漠视或排斥?他说,孤独是会有的,但是自己是心甘情愿被边缘化的,自己本来就不属于那里,能够被边缘化倒省了很多麻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热闹,害怕离群索居;喜欢盲从,害怕特立独行。在人群中,你总能听到"大家都买了××,我不买就会显得  相似文献   

5.
肖伟 《经营管理者》2008,(10):33-35
相信每一个做企业的人都听说过史玉柱.他做营销几乎把傻瓜化法则运用到了极至. 在中国营销史上,史玉柱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中国的营销界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史玉柱这样拥有惊涛骇浪般的事业轨迹.  相似文献   

6.
人生似行路,事业如登山。有人说,“山再高没有人的心高,路再长没有人的脚长”,具备这种素质和毅力,焉有事业不成之理?中国企业家中喜欢登山或有过登山经历的人似不多见,王石和史玉柱可能算得上是特例。他们的登山之旅,耐人寻味。上世纪80年代王石创办了深圳万科公司,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短短几年万科就成了像模像样的大公司。但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王石踌躇满志之时,他突然被查出得了什么什么病。不啻是五雷轰顶,他顿感心乱如麻。那年他才33岁。如此年轻,大难临头,王石并没乱了方寸,他想到还有未了的心愿。他记起儿时在北…  相似文献   

7.
赫英 《领导文萃》2013,(2):58-59
即使经济再不景气,一般来说,一国总统也不会和"穷"这个字眼沾边。在有"南美瑞士"之称的乌拉圭,总统何塞·穆西卡却被称为"最穷总统"。自2010年3月宣誓就职以来,穆西卡总爱住在自己位于首都蒙得维的亚郊区的简朴农舍里。他说,冬天来临时,要把官邸让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他还把自己90%的薪水捐给了慈善事业,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最慷慨的总统"。  相似文献   

8.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吕端的属下听到了,很是气愤,就要去追查那个人的姓名。吕端制止了他,说:"不要去问了,你查清楚了我就知道是谁了,而我一知道肯定不会忘,着意地去报复对我来说是肯定不会的,但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涉及他,撞到我手里,想做到公正对待也一定很难。所以,还是不知道的好。"  相似文献   

9.
从农村包围城市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县城——怀远。他农村的生活经历并不多,如果非要找到他和农村的关系,要追溯到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1984年,22岁的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统计局农村抽样  相似文献   

10.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0,(23):110-110
<正>质量可靠有一个人搬东西时,不小心砸了旁边一个人的脚。砸下去的东西很沉,这个人非常紧张,对被砸的人说:"真对不起,砸伤你没有?"被砸的人满不在乎地说:"没事,不会受伤的。"  相似文献   

11.
尽管这种“没有文化含量”的广告手法和简单思维模式,经常被人批评和质疑,甚至漫骂和不屑,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史玉柱及他的“脑白金”成为“中国营销的奇迹”和“成功案例”写入商学院教材。  相似文献   

12.
博文集萃     
<正>为何工作多年仍然没有加薪1.你可能太普通了。你也许天天加班,配合公司做各项任务,但只要不具稀有性,薪水就不会调到让你觉得合理的地步。2."努力工作"已被职场"抛弃"。真正有升迁机会的人,不会整天埋首于工作,他们会把时间拿来塑造"公司不能没有他"的形象,扩大自己的影响力。3.超时工作并不会得到老板的肯定。老板只会对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神仙也有丢剑的时候。成功者也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可能有失误、失意和痛苦的时候。本刊"前车之鉴"栏目旨在探索成功者的某一失败教训。史玉柱,巨人集团董事长。以SAC2401汉卡发家,凭仅有的4000元人民币投入广告而一炮走红,成为中国电脑行业的一个奇迹。1994年,史玉柱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巨人集团当年销售总额奇迹般地达到3.6亿元,实现利税4700万元。"巨人"史玉柱曾经是中国杰出的成功人士。但面对巨大的成功,"巨人"不够冷静。1994年的业绩激发了高涨的创业热情,巨人集团打出了1995年销售额突破8  相似文献   

14.
自己的时间     
流沙 《领导文萃》2012,(22):104
已故著名作家孙犁有一件趣事。他有一个出国机会,却放弃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不会打领带。这个答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孙犁说,有人觉得出国是一种快乐,而他不觉得是快乐。那孙犁的快乐是什么呢?在《书衣文录》里,孙犁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1975年11月16日上午,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这就是孙犁的快乐:在冬日的上午,阳光洒在书桌上,没有人打扰  相似文献   

15.
"自从孩子收到您的捐助那一刻起,我就非常感激你,您的大恩大德我和孩子永不会忘记."2007年12月26日,平顶山市石龙区煤炭局职工李跃伟收到一位家长的感谢信,写信的是他曾资助的贫困学生的家长,李跃伟说"当看完这封数页的信,我深深地被打动了".  相似文献   

16.
贿赂之行古已有之.然而,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对贿赂之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不妨回望古时的一些清官廉吏,他们的品行和做法依然值得今入学习和借鉴. 公孙仪是战国时期鲁穆公的宰相,他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想求他办事的人纷纷送鱼上门,却都被公孙仪一口回绝.他的弟子很不理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这些人肯定不会再送给我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自己能够经常买鱼来吃."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之死     
刘澍 《领导文萃》2013,(3):84-87
李鸿章知道中国局势有大变,他问英国人卜力:"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杀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汉人?"卜力感到李鸿章暗示自己想当皇帝,便说:"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此间,孙中山派两个革命党人来见李鸿章,想让他举起推翻  相似文献   

18.
正同学面试一家地产公司,和HR相谈甚欢。虽然说着让朋友回去等通知,但已经明确暗示他被录用了。临走时,HR说:"有时候跟一个人喝一杯茶,就知道是不是你想要找的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你的名片。"HR说得一点都不夸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阿希姆·福尔斯丁曾今说过:"任何事情只听到或者读到一次,一个月就会逃出记忆,如果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会被夺走."读了这段话使笔者想到一个学生要想获得进步,就应该把他已学过的或正在学的学科天天去教别人,即使被教者需要雇来也得去教.由此笔者尝试了"先学后导,合作互助,当堂完成"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有句形容人能力强的俗语——"有两把刷子"脍炙人口,而林语堂为西南联合大学毕业生讲演的题目却是《我的"三把刷子"》。他自诩多一把"刷子",不是说本事高于他人,而是用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奔波经历,阐明为人处世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第一把是"问题刷"。人生在世,就是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人的社会知识几乎全是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的。林语堂说:"只要有问题跟着,你就不会懒惰。为解决时时引诱你去想的问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去解决它,就能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